第 346 章(1 / 1)

宋煦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在不是熙宁年间,却比熙宁年间更为可怕,激起的是最深层次的矛盾。

如果,蔡卞,章惇二人扛不住,那最后的矛头就是赵煦了。

赵煦这个皇帝,要怎么办?能怎么办?

那是天下几乎所有的士绅,官吏!没有‘新党’冲锋陷阵,皇帝独木难支!

赵煦脚步平缓,神情没有多少变化。

苏颂说的这些,他自然有考虑,却不会任由苏颂说的这般发展。

苏颂,韩宗道去留,由他决定。章惇,蔡卞更是如此。

什么时候,轮到所谓朝野,天下士绅左右他了?

赵煦背起手,笑了笑,道:“重病须猛药,猛药往往有副作用,撑不过去就是死,撑过去了就能长的更好,活的更久。这个过程,有去无回。卿家,这件事,无需再说了。”

苏颂来之前就有所预料,心里轻叹,继而道:“官家,世上的路,没有笔直的康庄大道,该转弯的时候,必须要转弯,否则走了岔路,就无法回头了。那样的后果,官家比臣看的清楚。”

赵煦忽然转头,看向苏颂,道:“卿家,你觉得,李家的事,该怎么处理?朕听说,那李家的家主是仁宗朝的侍郎,素有威望,现在嚷着要撞死在县衙。”

苏颂骤然脸角绷直,沉色。

李家的事,人证物证确凿,闹起来是没有一点好处。偏偏朝野,士林间不看这里面的事情,只认为是朝廷‘新法’所致,或者是章惇恶意报复,加大了对‘新法’的抵制以及章惇的攻讦。

苏颂作为姻亲,自是要避讳,默默再三,道:“官家,此事臣不做评论,希望大理寺据实判断,勿枉勿纵。”

赵煦笑了笑,道:“卿家,以往不知道李家的事情吗?”

苏颂脸色微变,心头沉重,停下脚步,躬着身,道:“臣知罪。”

苏颂不止知道李家的事情,朝野大部分人,基本都是如此,他以及朝野绝大部分人心知肚明。

这是公开的秘密,朝廷里,又有几个干净的呢?

赵煦背着手,看着宣德门近在咫尺,道:“卿家,这些事情,都是你这样的态度纵容出来的,绵延了数十年,还要继续纵容下去吗?”

苏颂跟在赵煦边上,没办法回答。

第两百九十九章 压人

苏颂能怎么回答?

很多事情,他们心知肚明,之所以到了现在还不肯大动,无非就是事情已严重到极致,尾大不掉!

不动或许还能没事,一动反而会加速‘死亡’!

赵煦见他不说话,迈步走向宣德门,道:“圣人说,苛政猛于虎,亚圣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卿家,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苏颂忽的停住脚步,静静的看着迈入宫门的赵煦的背影。

他神色有些复杂,沉凝无语。

苏颂明白赵煦话里的意思,‘没有回头路’说的是朝廷的苛政,说的是‘新法’,说的是新党,说的也是赵煦自身!

到了现在,决然没有回头路!

赵煦或者朝廷妥协退让半点,那反对声势必更加汹涌澎湃,要求赵煦与朝廷退让的会更多,直至废除‘新法’!

苏颂微微躬身,没有跟着进宫。

他的管家悄悄从不远处走过来,见苏颂没有进宫,低声道:“主君,官家生气了吗?”

苏颂轻轻摇头,缓慢的转身道:“回府吧。”

大儿媳还在府里闹,不管怎么样,得给她一个说法。

管家悄悄看了眼从未进过去,犹如深渊不见底的皇宫,连忙扶着苏颂。

苏颂回到府里,将大儿媳苏李氏叫到书房。

没多久,苏李氏红着双眼出来,一句话都没有。

苏颂出了书房,苏大娘子过来,神色无奈,说了几句话。

苏颂脸色骤变,当即叫来各院所有管家。

也是从这这一天起,苏家异常的低调,摒弃了以往的奢华,一夜之间仿佛洗尽铅华,回归真我,简洁朴素。

赵煦回到宫里的时候,青瓦房似乎很紧张,用尽办法,想要探听苏颂与赵煦说了什么。

自然,他们谈听不到什么。

赵煦先是去了庆寿殿,用借口糊弄住朱太妃,没有过多追究赵佶怎么没回宫。

而后,他又去了仁明殿,与孟皇后坐了一阵子。

当夜,他夜宿在刘美人院子里。

第二天,赵煦在垂拱殿,招待章惇与蔡卞。

在偏殿里,三人中间炭火熊熊,中间的铁锅热气腾腾,香味弥漫。

这时候还没有炒菜,绝大部分都是煮。

赵煦吃的是满脸的汗,还不忘招呼两人,道:“赶紧吃,再不吃就煮烂了,没了原味。”

章惇与蔡卞较为拘谨,吃的很慢。

听这赵煦的话,连忙动筷子。

吃了不知道多久,蔡卞有些忍不住了,抓住机会,开口道:“官家,开封府抗拒新法的人事还是不断,但总体控制住了,丈量队以及田亩丈量发展迅速,预计今年能丈量五六成……”

赵煦吃着肉,哈着气,道:“嗯。对了,我听说,近来各种告状的挺多?”

赵煦说的‘告状’,不止是各级衙门,大理寺,刑部,御史台接到的状纸,还有各种关系网,属于‘私人告诉’。

蔡卞也是深受其害,没有遮掩的道:“是。不过,臣等暂时还压得住,朝廷里反弹的声音并不高。”

李清臣,章惇这样的直臣,对于四周亲朋好友的施压能做到完全不在意,但并不是所有人。

‘朝廷’里,三品以上的官员近百,有的是以各种理由‘表达意见’的。

加上全国范围内,军政两界的官员,三品以上就更多了。不管是立场如何,总之退而求其次,渴求‘新法暂停’的大有人在。

赵煦笑着看了眼蔡卞,继续盯着锅里的菜。

章惇见着,放下筷子,道:“陛下,青瓦房在计划着分地了。”

赵煦眉头一挑,筷子在锅里翻了翻,道:“火大了,烧焦了,快吃。”

章惇听懂了,微微躬身道:“陛下,现在全国流民非常多,其中军队里,兵部通报的就有近二十万,尤其是厢军。”

大宋的军队,其实如同官场一样,都有着‘养闲制乱’的目的,因此过度臃肿,庞大。厢军里,有相当一部分流民。

赵煦听着章惇的话,不知道为什么,突兀的就想到了李自成。

有个段子说,有个快递员因为不服裁员,拉起一帮人,硬生生干倒了公司。

这个公司,就是大明,李自成就是被裁员的驿站快递员。

赵煦迅速遏制发散的思维,在锅里翻了下,随口般说道:“军改的事,由枢密院与兵部去做。”

蔡卞神色一凛,瞥了眼章惇。

章惇仿佛无所觉,道:“陛下,变法是一盘棋。”

赵煦看了他一眼,继而就笑着道:“章卿家说的也对。分地的事,不要着急,等丈量了一半以后再着手。朕听说,新税法推行的不太顺利?”

大宋的税则,已经运行了近百年,早就运转成熟,现在大幅度调整,地方上很难适应。并且,十分容易走歪。

大宋现在的官场,尤其是地方上,着实复杂,尤其是‘开封府试点’在全国沸沸扬扬的情况下。

章惇见赵煦否决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