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4 章(1 / 1)

宋煦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个小小的知县就欺负到了头上,大哥气到吐血,几个侄子更是入了狱……”

“李家没人了啊,断子绝孙啊……”

苏颂入门听到最后一句,老脸狠狠一抽,盯着大儿媳看了一阵子,最终也没有说话,直奔后院。

苏李氏见着,哭喊声更大。

“爹啊,什么经年之交,什么精贵之家……”

“全部都是正人君子啊,看着你死啊,全然不顾当年旧情……”

“爹啊,女儿不孝,嫁的是忠义之家,却奈何保留不住您的一丝血脉,女儿不孝……”

苏颂听着满脸铁青,双目怒睁,拐杖一个不稳差点摔倒。

下人见着吓了一跳,要去扶。

“滚开!”

苏颂怒吼,大步走向他的院子。

这位家主已经七十岁了,下人是心惊胆战,一路跟着,生怕出事。

大儿媳苏李氏见着,哭嚎不止,不知道多少人在围观。

苏李氏仿佛没感觉,丢掉了以往的知书达理,温贤恭顺,如同一个乡下泼妇。

苏家这里闹笑话,很快传了出去,又不知多少人在幸灾乐祸。

苏颂来到他院子,还没坐下,苏大娘子就沉着脸走进来。

苏颂坐在椅子上,直接怒声道:“你就不管管吗?还将我从政事堂叫回来,觉得还不够丢人吗?”

苏大娘子被吓了一笑,本来也一肚子火,不由有些怯弱的道:“李家在开封府的地被查出了不少问题,李家大侄子吐血病倒,几个孙侄子被知县衙门带走,李氏生气我们不管,一点事不做,我能怎么说……”

能与苏家接亲,李家自然不是小门小户。

苏颂倒是知道李家的事,但他又能怎么办?他要是去打招呼,指不定又要引起政事堂的内战。

他可以有条件的去压制章惇,但面对这样根本性问题,他不能,也做不到。

苏颂见苏大娘子这么说,表情动了动,心中慢慢泄气。

他知道‘变法’会引出诸多问题,甚至天下大乱,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烧到了他身边。

他这个宰相尚且如此,整个开封府又有谁躲得过?

这还只是开封府,若是推行到全国,那会什么样的场景?

苏颂想起了熙宁年间的一些旧事。

他登时面沉如水,那种情况决然不能再度发生!

哪怕拼了他的老命!

苏颂一敲拐杖,站起来,肃色道:“我去找章惇。”

苏大娘子听着吓了一大跳,连忙道:“不可!那章相公圣眷正隆,你可不要再与他起冲突,李家的事还不够吗?”

苏大娘子纵然不太懂政事,简单逻辑还是知道的。

苏颂与章惇在政事堂里的争斗外人或许不知道,她却清楚,李家的事,在她看来,十有八九是章惇在报复苏颂以及苏家!

苏颂眉头一皱,道:“那我去见官家。”

苏大娘子跟在后面,急声道:“你可谨慎一点说,官家已经对你很不满了。”

苏颂这个宰相,一直求‘稳’,在团结一致的变法背景下,着实十分扎眼。

苏颂仿佛没有听见,大步出了门,坐着马车直奔贡院方向。

苏颂一走,苏李氏顿时不哭了,来到后院,擦了擦脸,无声的跪在苏大娘子跟前。

苏大娘子叹了口气,看着她说道:“你啊,老东西已经七十岁了,你这是要逼死他。”

苏李氏双眼中的泪顿时又止不住,头磕在地上,哭声道:“孩儿不孝。”

苏大娘子心里不好受,扶她起来,拍了拍她的手,道:“罢了。老东西说了,今年之后,他就归乡。李家的事,我们尽人事,听天命吧。”

现在的朝廷,不是神宗年间,有什么事情,尽管闹,闹得足够大,王安石,神宗皇帝都得退让。

那时的‘新法’并不是你死我活,所有问题都是可以商量的。

就好比李家的事,如果发生在熙宁年间,多半是不了了之。

大家和和气气,继续过日子,这里不行,咱们变别处。

苏李氏默默无声,她出身书香门第,并不是愚昧妇人。她知道这是下策,但她没有别的办法了。

苏大娘子心里轻叹,苏李氏这般豁出去,真是难为她了。

这时,一个婢女进来,看着苏大娘子与苏李氏,犹豫了下,道:“大娘子,春衣做好了,总共是三百贯。”

三百贯,三百两。

苏李氏连忙道:“从我这里出,我去拿。”

第两百九十八章 以德导行

苏大娘子看着苏李氏的背影,忽然神情动了动。

苏家不是小门小户,苏颂入仕近五十年,赏赐无数,不缺钱,但春衣就三百两,现在看来,还着实夸张。

想着李家的事,苏大娘子轻叹了口气,自语的道:“希望老东西能全身而退……”

自官家亲政以来,倒下的相公不知道多少,苏颂是唯一一个太皇太后时期的相公,苏大娘子其实日夜担心,担心苏家突然一天大祸临头。

如果像吕大防一样,那真是覆灭大祸!

苏颂坐在马车上,马车转道御街,赶往贡院。

马车里的苏颂,面沉如水,心头不断的转着念头。

他不清楚他的姻亲李家这件事是否与章惇有关,但不管是与不是,他都要阻止。

一个小小开封府都能牵扯到他这个宰相,要是全国推行,能有几个人跑的了?

不说那些人,就是‘新党’,章惇、蔡卞等人就干净吗?天下有几个人干净?!

另外,宫里就干净吗?官家就干净吗?

或许官家年轻,刚刚亲政,还没来得及做什么,但大宋历代皇帝的事情,是不是要落在官家头上?

如果查出了皇家那些龌龊事,那些皇庄,那些永业田,那些采买,其中的种种肮脏,朝廷该怎么办?

朝野又有多少人对此心知肚明?

他们在等吗?在观望吗?

苏颂抱着枴,心里翻腾,一瞬万千。

他必须要阻止章惇了,没有任何私心。他这个岁数,已经不求其他,只希望天下太平无事,朝野和气,百姓安居乐业。

“主君。”忽然间,前面驾车的管家停住马车,拉开帘子低声道。

苏颂看了他一眼,撩开窗帘,就看到不远处,赵煦与李清臣,沈括已经出了贡院,正在沿着御街,由南向北,似要回宫。

三人不知道在说什么,有说有笑,似君臣之间没有任何隔阂,十分亲近。

苏颂看着这一幕,不知道为什么,本来沉重的心里,忽然一松,仿佛巨石落地,面露笑容。

管家一怔,刚才还见主君阴沉着脸,现在怎么又笑了?

苏颂想了想,拄着拐杖下了马车,道:“回去吧。”

管家很担心,苏颂的位置,其实比章惇危险,章惇纵然有再多的人弹劾,恨不得吃了他,但章惇有官家护着,没人能把他怎么样。

他家这位主君则不同,苏颂没人护着,‘新党’对苏颂的攻讦从未停过,不知道多少人想送这位‘旧党’魁首下狱,给章惇腾位置。

“主君……小心。”管家犹豫再三,还是小心翼翼的说道。

苏颂摆了摆手,拄着拐杖,迎着赵煦走过去。

这时,赵煦正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