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章(1 / 1)

宋煦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听,就是衣服穿得少些,也不知道那些卿家们进去是为了什么,朕很不解。对了,这是朕是第一次见到奏本,有些兴奋,写的有些多了。就这样吧。卿家安好,日后可多多写些给朕看。

赵煦写完,拿起来端详一阵,很是满意的点头。

“去,还回去吧。”赵煦递给陈皮道。

陈皮很好奇赵煦写了什么写了这么久,拿过来看了眼,怔怔出神,好一阵子才道:“官家,要……这样回吗?”

虽然他知道官家没有批阅过奏本,但总是看过高太后怎么批阅的,那是言简意赅,从来没有超过十个字,哪像这样长篇大论还一副家常语气的……废话。

赵煦点头,忍不住的笑道:“就这样。”

陈皮只好应着,又看了眼外面,道:“官家,孟唐那道奏本没有动静,多半是被压下去了。”

赵煦唔的一声,略一想的道:“不算奇怪,你找点人,在宫里散播一下,然后在宫外也安排一下。”

陈皮道:“是,小人这就去办。”

赵煦嗯了声,拿起身旁常看的《资治通鉴》翻起来。

陈皮将那御史的奏本送回政事堂后,又安排人散播孟唐那道奏本的内容。

秦炳从书吏手里接过赵煦批阅过的奏本,看着上面的内容,一脸懵逼。

他在政事堂也有五六年时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批阅,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秦炳看了好一阵子,还是觉得无法处置。

是还给御史台,还是扣下?还了,御史台那边看到后该是什么表情?不还,这是官家批阅过的,上面实实在在写着‘第一次’。

秦炳拿捏不准,问向不远处的书吏道:“相公什么时候回来?”

那书吏连忙起身,道:“回秦舍人的话,相公去见太皇太后了。”

秦炳眉头一皱,旋即也明白,应该是孟唐那道奏本的缘故,孟家现今非同一般,必须要知会太皇太后。

秦炳刚要回头,就一个小吏跑过来,在他耳边低声道:“秦舍人,外面有关于孟唐那道奏本的内容在流传。”

秦炳一惊,神色沉凝,片刻道:“我去找相公。”

就在这时,吕大防慢悠悠的踱步进来,淡淡道:“不用了。”

秦炳连忙上前,道:“相公……”

吕大防径直回值房,道:“我说知道了。”

秦炳怔了怔,旋即明悟过来,拿着赵煦批阅过的那道奏本,道:“相公,官家批阅了。”

吕大防顿住脚步,看了他一眼,拿过来翻看。

看着赵煦批注的那么多废话,吕大防还是面无表情,还给秦炳道:“按下吧。”

秦炳道:“相公,这是官家批阅的第一道奏本,也要按下吗?”

吕大防没有说话,直接进了值房。

秦炳看着吕大防的背影,心神暗凛,他越发觉得这宫里的气氛微妙了。

在吕大防回到值房不过一盏茶的功夫,陈皮就神色匆匆的来到赵煦的书房,道:“官家,被发现了。”

赵煦正喝茶,悠闲的道:“什么被发现了?”

陈皮双眉紧皱,道:“小人安排去散播消息的,不少人被抓或者找不到了,宫外也是这样。”

赵煦唔的一声,右手不自觉的捏着耳垂,慢慢揉搓着,道:“倒也不奇怪。”

高太后在宫里多年,她要想按住一些流言,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宫外那是相公们的地盘,陈皮那几个人有什么难找的。

陈皮看着赵煦,道:“官家,这会不会坏了您的事?要不要再做些安排?”

赵煦转头看向外面,政事堂方向,笑容很是明朗的道:“用这些手段,咱们确实不是祖母与吕相公的对手,这一次,要换个玩法。”

“什么玩法?”陈皮脱口而出。

赵煦道:“你去政事堂传旨,就说十五正常开朝,朕要听听诸位卿家对于孟唐奏本的看法。”

陈皮神情谨慎,道:“那,要通知太皇太后那边吗?”

赵煦收回目光,依旧笑着道:“用不着的。”

陈皮欲言又止,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开朝怎么能绕过她?官家这是要一个人去上朝吗?还是尊崇朱太妃为皇太后的事。

第三十七章 着急了

在赵煦与陈皮说话的时候,枢密使韩忠彦,三司使苏辙已经到了政事堂。

吕大防想要压住陈皮散发的消息,瞒得过其他人,瞒不了这两人。

韩忠彦,与苏辙听着秦炳的介绍,神情大震。

韩忠彦忍不住的道:“你说什么?官家想要尊崇朱太妃为皇太后?”

秦炳躬着身,道:“这道奏本,是孟美人弟弟,孟唐上的。”

韩忠彦怔了又怔,有些糊涂了。

这孟家是太皇太后高家的姻亲,孟美人即将立后,孟家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要尊崇朱太妃了?这样违背礼法的事,是绝对不被太皇太后所允许的!

苏辙上次经过赵煦的暴击,内敛了不少,沉默好一阵子道:“官家是什么态度?”

秦炳道:“孟唐的奏本被扣下了,官家还不知道。不过,也说不准。”

秦炳原本是意思是之前这道奏本泄露了出去,但韩忠彦却理解错了,道:“你是说,这件事,是官家在推动?他要做什么?”

这句话,猛的提醒了在场的人。

苏辙眼神立变,沉着脸。

即便是吕大防也缓缓抬起头,面无表情的脸上越发显得威严。

韩忠彦看着其他人的表情,突然也警醒过来,直接惊呼的道:“官家是要太皇太后撤帘吗?”

在场的几乎都是从宋英宗时代过来的人,‘濮议事件’他们清楚的很。

官家这是如法炮制,想要利用他生母的名分问题,逼迫群臣让步,太皇太后撤帘吗?

吕大防,苏辙都没有说话,不管怎么说,那位都是官家,为生母争名分也无可非议,关键在于这位官家的想法。

这位官家不像仁宗,更似神宗。

他们这些人,包括太皇太后都是力主‘祖制’的人,好不容易扳倒了王安石,神宗驾崩后归本还原,这才过去多久?

他们不允许再有人破坏祖制!

他们要的是仁宗,以及仁宗创造的前所未有的‘清平盛世’!

韩忠彦气息有些急促,看着吕大防道:“宰辅,我们去见太皇太后吧。”

吕大防又恢复了往常模样,抱着手,低着头仿佛睡着一样,平淡的道:“不急。”

韩忠彦急,道:“这还不急?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急的吗?”

吕大防抬头看了他一眼,少有的冷哼道:“濮议之事,还不是你爹与欧阳修干的好事!”

韩忠彦眉头皱起,倒不是因为吕大防提到他爹韩琦,而是想到了这其中的问题。

当初英宗与曹太后有嫌隙,后来发生了‘濮议’,其中朝廷里有两相是站在英宗一边,这才促使曹太后与外廷败北,这两人就是韩琦与欧阳修。

当然了,因为此事被贬的,包括了时为御史,支持曹太后垂帘听政的吕大防。

韩忠彦坐下来,思索着道:“你是说,现在我们没人支持官家,官家在单打独斗,没有可能?”

吕大防不说话,继续低着头,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