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1 / 1)

大唐第一少 墨青空 362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一百二十三章:

德义退在李二陛下身后默不作声,这后宫的事儿,他也不好多说什么话。

“德义,明日,审问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尽早给朕一个消息。”李二陛下说道:“朕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朕要知道事情的真相。”

“诺。”德义应声道。

不过这件事儿着实让他犯了难,毕竟是后宫的妃子,他不过是个太监,这事儿做绝了也不好,凡事都要把握一个度,然而这恰恰是最难的。

次日,德义便带着侍卫将武媚带到了宫中一处荒芜的宫殿,这里将会被当做临时的审讯的地方。

宫中的后妃,在牢房之中审讯,那是不合规矩的,所以也只能如此,事情若是查实,正好,这武才人也就不必离开这里了,若是侥幸保住性命,后半辈子基本上也就只能在这里度过了。

“德义公公,为何将我带到这里来?”武媚打量了一番四周,在宫中这么久了,从来未曾来过这般清冷荒芜的地方,院子中的杂草都有半人高了,很显然,这里宫中的人鲜少踏足,即便连个清理的人都不会来这边儿,很难想象,这种地方会是在宫中。

德义微微笑了笑:“为何将武才人带到这里,才人心中想来也是有数,才人被陛下下旨禁足这么久,心里应该想的通透了吧。”

“不知德义公公是什么意思,还请明示。”

武媚虽说是李二陛下的才人,但是德义却是李二陛下身边儿的大太监,虽然身份不及武媚尊贵,但是毕竟是日夜侍奉在李二陛下左右,却是比她这个与李二陛下要亲近的多。

“都到这一步了,咱家觉得,才人也就不要装糊涂了,买通张家少爷暗中谋害太子的背后主谋,便是武才人您吧,而且,派人出宫在张家制造惨案,杀害张家少爷与管家还有门房三人,只为毁灭线索。”德义眯着眼睛说道。

“德义公公这般说,可是有证据证明是我做的?”武媚反问道。

德义笑了笑:“若是没有证据,陛下也不会让咱家来审问才人了,既然将才人带到这里,那咱家手中,自然是有了证据。”

“还请公公示之。”武媚说道。

没有亲眼看到证据,那就说明还有一线希望,自己只要挣扎下去,那即便是自己做的,也就成了不是了。

“侍卫小五在甘露殿外被打了个半死,送到御医那里第二天就有人去对小五下毒想要弄死小五,自然,他成功了,但是却也落在了陛下手中,那侍卫也不过是主子们抛出的一个诱饵罢了,为的,就是引出才人这条大鱼呢。”德义说道:“那人被严刑审问了许久,扛不住折磨,便将才人招了出来,而从宫中的花名册上记载,这人,的确是武才人身边的人呢。”

那人的确是武媚身边儿的人,只是他并不知道,武媚让他给小五送的东西上面已经下了毒,他还单纯的以为,那是武媚在关心小五。

毕竟之前在储秀宫的时候,武媚与小五的关系也算不错,而武媚晋升了才人之后,也没有亏待昔日与她关系不错的人。

“仅仅是一个宫人将矛头指向我,这就是证据吗?”武媚问道。

“既然才人还想听,那咱家就跟才人说说便是。”见到武媚这般嘴硬,德义也不恼怒:“经查证,东西呢,是才人这边的,宫中内务府各宫各殿的物件儿都有登记造册,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用来毒死侍卫小五的毒,可不是一般宫人能够弄得到的。”

“或许是宫人通过什么别的手段弄到的,仅仅这些,便要断定我的罪名,这恐怕也说不过去吧?德义公公。”武媚的目光直直的看着德义。

越是这个时候,自己的其实就越不能弱了去。

“来人,将武才人身边儿的那位带上来,既然武才人不肯认,那就当面对质好了。”德义说道。

武媚的心中划过一丝慌乱,但是面上仍旧强装着镇定。

人到了自己面前,自己不认,他还能怎样?

人被侍卫带了上来,很显然在暗卫的手中,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带过来的时候已经浑身伤痕累累,奄奄一息了。

“说罢,将你跟侍卫说的话重新说一遍,不过咱家看来,你的这位主子,似乎不怎么想认呢。”德义饶有兴致的说道。

“是......武才人......她...让我给小五......送东西。”

“你最好不要血口喷人,本才人何时让你做过这等事。”武媚呵斥道。

“我说的......都是真.....的。”那人断断续续的说道:“我都....招了,给...我一个痛快吧,求....求你们。”

“才人又何须动怒呢。”德义眼光闪烁着,武媚的这般行为在德义眼中,不过是恼羞成怒,再想否认,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德义心中明白,晋阳公主查探到的,可不仅仅只有这些,至于那些小公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那就不问就好了,小公主是个识大局的,能够处理好那些不能说出来的事。

而这位武才人,显然背地里可不像表面上这么干净。

德义在宫中这么长时间,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侍奉李二陛下,其目光何其毒辣,是真纯善还是假装出来的善良,他是能够分的清楚的。

况且,后宫中的女人在宫中生活的日子长久了,能够入的料李二陛下的眼的人,哪一个是纯善之辈?

宫中也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儿呢。

“我没有做过的事,为何要承认。”武媚说道。

“有些事,咱家不想说出来,因为一旦说出来,对武才人您,还有您宫外的家人、亲戚,都没有什么好处。”德义说道。

德义的话在武媚耳中,无异于晴天霹雳。

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

经过与李治的那一夜,在与李治的这一段关系上,武媚现在无疑是十分心虚的,李治现在不过是个王爷,还是无权无势的那种,除却身份上尊贵一些,别的也就没什么了,而自己可是陛下的妃子......

若是德义真的知道自己与李治的事情,那这后果.......

第一百二至四章:暂留冷宫

德义表面上说这些话是漫不经心,但是他的目光却是始终没有离开武媚,一直在看着武媚的一举一动,而武媚神色间的不正常,也没有逃过他的眼睛。

果然如同他所料想的一样,还有什么事儿,关于这武才人的,小公主不愿多说什么吗?

若是这样,那事情的结果可就有意思了,能让小公主都不想提起,那定然是有关乎皇家颜面的事情了。

虽然这武才人表里不一,但是有句话她还是没说错,毕竟她还是陛下的妃子,有些事儿,虽然是她弄出来的,但是却是在某一方面上,能够代表着陛下的颜面。

或者说,她的一举一动,传在外面,都关乎陛下的脸面。

想到这里,德义又添了一把火:“才人心中既然有数,那还要咱家多说吗?咱家之前听说武才人与家中兄长关系不怎么好,但是虽然关系不好,却也是血脉至亲,这是改变不了的,才人也不想弄的整个武家......都跟着倒霉吧。”

的确,武媚做出来的事足以让整个武家都为她陪葬。

不仅仅是谋害太子,还有与李治那见不得光的感情。

武媚低下了头,显然神情之间没有方才的咄咄逼人般的锐利,整个人低沉了许多。

“武才人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德义问道。

“没有了。”武媚低声说道:“应该说的,公公不都已经知道了吗?”

武媚没有多说话,而是顺着德义的话头往下接,因为面前的德义,心思实在是太过高深,她看不透,只不过,听其言语间,若是自己若是认了,家里人就不会有什么事儿。

但若是负隅顽抗下去,整个武家都会跟着她倒霉,既然结果都这样了,又何必拖上一个武家呢?

自从父亲去世之后,武媚与他娘在武家兄弟的欺侮下日子过的并不怎么样,但是虽然如此,武家兄弟两个还是与她有血脉关系不是,事到如今,就别将他们也拖进来了。

武媚不想“欠”他们的。

“既然如此的话。”德义看着武媚,语气稍微一沉吟:“那还请娘娘暂且委屈在这边,等候陛下的发落吧。”德义说道。

武媚点了点头,再次环顾四周,不再对宫中为何有这般荒凉的地方感到好奇,而是对自己现在的处境感到迷茫。

接下来会是个什么结果呢?当德义将这结果告诉陛下,自己若是不死,以后的日子恐怕就要在这里过了吧。

德义留下四个侍卫在这里看守着武媚,自己则是带着身边儿的太监回了甘露殿。

德义离开了,武媚干脆自顾自的在这荒凉的冷宫中转悠了起来,而身后跟着的四个侍卫,她则是万全忽略了。

既然想跟着,那就跟着吧。

甘露殿中,李二陛下得到了结果。

“果真是武媚做的?”李二陛下确认道。

“老奴亲耳听到武才人承认,错不了,只是老奴隐隐约约的觉得,这件事情,似乎并不算完。”德义说道:“太子殿下与武才人无冤无仇,为何要谋害太子殿下?而假若太子真的出了什么事儿,受益的会是谁?”

李二陛下一边听一边点头,太子的位子空出来,定然是其它的皇子受益,放眼这长安城中,仍旧留在长安的,也就只有三个皇子,吴王、魏王还有一个刚刚成亲的晋王。

这三人......

现在李承乾与吴王和魏王三人之间,几乎就是一个三角形的框架,若是吴王和魏王有心皇位,大可不必让自己这般受累,这么多年都跟李承乾走的这般亲近,在朝中完全不去培养自己的势力,至于晋王,这才刚刚成了亲,往日在宫中也是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人。

李二陛下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了。

“德义,你没有问武媚这个问题吗?”李二陛下将问题抛给了德义。

德义摇摇头:“先前老奴审问武才人之时,武才人拒不交代,老奴是用了一些言语手段诈出来的。”

“也罢,既然已经知道是他做的了,若是暗卫针对此处去查,想必很快就会有结果了,让暗卫去查探去吧,另外,这段时间就先让武媚在那处冷宫好好冷静冷静,派两个宫人过去,把住的地方给她收拾一番,等到事情全都查清楚之后,再另行处置。”李二陛下淡然说道。

后宫当中的妃子耍这种手段,李二陛下是十分不喜的,无论是那一朝的帝王,都不会喜欢这样的妃子。

“诺。”德义应声道。

“另外,这次宫中的事儿,兕子做的不错,赏赐她点儿什么好呢?”转而李二陛下想起晋阳在处理小五的事情的表现,心中十分欣慰。

一个侍卫的性命算不得什么,让李二陛下高兴的是,晋阳处事的手段,不愧是他李世民的女儿,果然是颇有父风。

李二陛下的这个问题倒是让德义犯了难,小公主在宫中什么都不缺,还能赏赐什么?内务府的稀罕物件儿,除了在立政殿就送到暖阁去了。

“陛下,元日前夕南诏使臣进贡来的那些宝石还在内务府中,陛下不若让工匠打造些首饰给殿下,老奴看晋阳殿下与皇后娘娘一般,在宫中衣食住行都十分朴素,头上的首饰,也没有华贵到哪儿去,小女孩家,总是喜欢漂亮的首饰。”德义提议道。

“你不说朕倒还忘了,那些宝石什么的,让工匠全都做成首饰,拿出一部分赏给兕子,另外的,全都放在内务府,等到将来,全都算作兕子的嫁妆。”李二陛下说道。

提起嫁妆这事儿,李二陛下想起了当初长乐出嫁的时候,他想要多给一些嫁妆,可是被那些大臣们极力劝阻,到最后不得不按照祖制来。

好歹也是嫡亲女儿,身为一个父亲想多疼爱自己的女儿也成了错,等到兕子出嫁的那天,无论礼部的人如何反对,这嫁妆,绝对不能少了去!

德义微微一笑,点头应下了此事。

从小公主十岁的时候,陛下在平日里就已经开始为小公主准备嫁妆了呢,这一点一滴的积攒起来,到如今,估摸着也不是个小数目了,今儿个在小公主的嫁妆上,又是添了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