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重新查看(1 / 1)

大唐第一少 墨青空 5402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重新查看

隔天,窦孝果照常到宫中去上朝,而后回到礼部办事儿,但是自昨天在老丈人家听老丈人说的那番话之后,窦孝果的心里,也就藏了事儿了。

在礼部,窦孝果是满怀心事,因为他得打听打听关于那份名单的具体消息,真要是像自己岳父说的那样,王守礼先前与琅琊王家有来往,那王守礼的女儿就不应该出现在那份名单上上的。

可是偏偏就出现了,自己还没有看出什么问题了,现在名册就这么交上去了,这已经是不能改变的事实了,所以,窦孝果更得弄清楚,以防后患。

“大人。”

窦孝果都进礼部的府衙书房,书房外的小吏向他行礼打招呼。

“把先前咱们礼部搜集到的长安城待字闺中的姑娘的名册,以及相关卷宗,全都给我调过来,另外,调查这件事的官员名单,也给我一份。”窦孝果说道。

“是。”小吏拱手应声道。

虽然这件事儿算是已经过去了,但是上司需要的东西,他就去办就好了。

窦孝果打算重看一遍名单,顺带着看看办这件事儿的官员的名单,至于那些官员与名单上的姑娘背后的家族的关系,也可以一一重新捋一遍。

从卷宗的记载上,肯定能查出蛛丝马迹的。

王守礼的家的这事儿不是窦孝果查探的,要是真出了事儿,窦孝果也有责任,谁让他是礼部的侍郎,是下头这些小吏官员的上司呢?

他的责任就是审查不严。

希望这件事儿,还是不要掀起什么波涛吧,这是窦孝果最想要的的结果了。

至于王守礼的女儿是否能够成为鄂王妃,这不重要。

即便是陛下并没有选中王憍梵,也会有别家的姑娘成为鄂王妃,至于那些落选不能进宫的姑娘,仍旧可以像寻常人家的姑娘一样,另外找一合适的夫婿嫁出去。

下头的人办事,也没多大功夫,窦孝果也查名单和卷宗的事儿就在礼部传开了。

“大人,尚书大人说让大人过去一趟。”小吏走进窦孝果的书房说道。

“好,我知道了,我这就过去。”窦孝果应声道。

他也料到了尚书会找他,因此,心里一点儿都不发憷。

若是名单有问题,尚书的责任,比他这个侍郎要大,虽然名单是窦孝果送进宫中,送到皇帝跟前的,但是这份名单,尚书也有过目,也有审核,毕竟是关乎到皇子的婚事,马虎不得。

真要是因为名单的问题而获罪,礼部尚书,首当其冲。

和窦孝果负责人是一样的道理,礼部尚书,整个礼部当众,官位最高的人,他是领导,出了问题他不负责谁负责?

而且,他也没地儿推脱去,推脱给两个侍郎?

真要是这么一级一级的推下去,谁还敢当官?刚做官,就成了给人背黑锅的了。

窦孝果收拾好了书案上的卷宗之后,就去了尚书的书房。

“下官见过尚书大人。”

“孝果啊,无须客气,你也来礼部这么多天了,而且,也亲手经办了为鄂王李厥甄选王妃之事,怎么样,感觉在礼部待的如何啊?”尚书看着窦孝果,笑呵呵的问道。

“一切都好。”窦孝果说道:“礼部的同僚们,在平常,也经常帮助下官在礼部做事。”

尚书乐呵呵的说道:“那是他们的职责所在,对了,听底下的人说,你现在在查关于名册的事儿?怎么?名册不是已经顺利呈交上去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窦孝果摇了摇头:“没什么大问题,之事下官觉得,有必要再看一看。”

“无妨,若是有问题的话,你可与本官直说。”礼部尚书说道。

看窦孝果的这表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当中有事儿啊。

虽然窦孝果是被陛下突然安排到礼部的,但是毕竟是窦家出身的大少爷,他的一举一动,背后可还有窦家的影子。

而且,先前窦孝果还跟玄家的大小姐定了亲,人家可是未来玄家的女婿。

若说窦家现在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已经大大的被削弱了,但是玄家没有啊。

玄家的那位齐国公,一旦是他要有什么动静的话,朝堂必定是要掀起什么风雨的,可别看那位国公爷不上朝,他一上朝,那就是要出事儿的。

前几天他不就去上朝了吗?退朝之后还去了宣政殿,与陛下交谈良久,而后宣政殿就传出了要给鄂王李厥选王妃的事儿,让他们礼部好一顿忙活。

长安城说小不小,容纳着好几百万的人。

但是说大也不大,就这么一座城,有点儿什么消息,没出个半天,就能传扬的满城风雨。

而且,昨天齐国公的帖子,可是直接送到了礼部,昨天晚上的时候,窦孝果肯定去见过齐国公了。

昨天晚上见的人,今天窦孝果就到礼部重新查看名单的事儿。

礼部尚书心里已经猜测到,估计是名单出了什么问题了,齐国公和窦孝果,都想要不动声色的查。

但是这也是礼部的事儿,他心里要是不知道的话,难受的很。

“大人也曾过目过名册,大人是否看出来,名册之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窦孝果问道。

这事儿尚书大人知道了也是好事儿,至少,他要在礼部办事儿的话,肯定绕不过这位上司。

“本官并没有看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孝果啊,若是有话的话,不妨直说。”礼部尚书说道。

“大人可知国子博士王守礼?”窦孝果说道:“王守礼的女儿王憍梵,也在名册当中。”

“王守礼的女儿?她是有什么问题吗?”礼部尚书问道。

关于这些姑娘的家世,他也就只有个大概的了解,下面的人查清楚了就完事儿了,只要身家清白,生辰八字能对的上,就能够呈交到陛下面前,供陛下御览。

“王憍梵姑娘本身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出在她父亲,也就是王守礼的身上。”窦孝果说道。

说着,窦孝果看了看四周,见四下无人,这才开口说道:“大人可知道,王守礼先前,与王家,来往甚密。”

第一案三百二十六章:人选

“王守礼与王家?”礼部尚书愣住了。

王家是个什么下场他又不是不知道,这个王守礼,竟然跟王家扯上关系了。

若说陛下不恨王家,那王家也就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了,可见钱庄一案,陛下心里是十分果决的,谁涉案,谁死,甚至后来连跟王家关系亲密的官员也都遭到了连累,大部分都被降了官职,罚了俸禄,不过好在命是保住了。

这个王守礼.......

“孝果啊,你把王守礼的具体情况跟本官说说。”礼部尚书说道。

“是。”窦孝果应声道。

“王守礼如今是国子博士,正五品上官员,如今虽说国子监的名声相对于之前没落了不少,但是国子监的官员,依旧是各司其职,国子监之中的学生,也是照常上课,朝廷也依旧重视长安城的国子监这边儿,王守礼这个人,平日里也是规规矩矩的做官,但是他的心思,下官并非说有多了解他,因此,琢磨不透,不过通过往日他巴结王家的做法,此人,应当还是想在仕途上往上走一走的吧,另外,下官查到,自宫中传出陛下要为鄂王殿下选王妃的消息之后,这王守礼,是主动联系上咱们礼部的官员,想要将他女儿加入到这名单之中的。”

礼部尚书一边儿听窦孝果说着王守礼的事儿,一边点头,待听到最后的时候,才开口说道:“主动要将女儿的名字提名到礼部加入名册?”

窦孝果点头:“正是。”

虽然李厥十有八九能够问鼎太子之位了,但是也并非十成十的事儿啊,王守礼这着急的有点儿过分了。

他是要将宝压在李厥身上?

这行为,便是明显的站队了。

能够确认的是,王守礼这是为了能让自己去攀附李厥。

若是他女儿真的被陛下下旨赐婚给李厥,那他就是李厥的老丈人,不管他女儿在李厥的王府之中是正妃还是侧妃,都有这么一层关系在,那他以往与王家相交甚密的这个名头,也就无所谓了,谁还会去追究呢?

现在窦孝果怕的是,在此之前,人家追究起来,他们礼部是会倒霉的。

要是没有玄世璟的指点的话,窦孝果还注意不到这一层呢。

“没想到啊,这个王守礼,还真有一套!”礼部尚书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说道。

从窦孝果口中得知了这件事儿,他的心里也有点儿生气,底下的人怎么就这么不会办事儿,这可是大纰漏。

陛下若是知道王守礼的事儿,还会选择王守礼的女儿吗?

但是问题是,现在陛下不知道,而且,名册已经交上去了,陛下也已经看过了,这时候再去找陛下的话,必然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孝果啊,你是如何知道王守礼的事儿的呢?”礼部尚书问道。

“我岳父说的,钱庄的案子,是他查的,王家的人脉关系,他自然知道。”窦孝果说道。

这事儿也是人尽皆知,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他现在跟礼部尚书是站在一起的,要通力解决这件事儿,说出来也无妨,对自己的岳父也造不成什么损失。

所以,窦孝果面对礼部尚书的时候,在这件事儿上,基本上是有一说一,知道的,不会隐瞒。

“原来如此。”礼部尚书说道:“既然这样的话,该怎么查,你继续查,至于礼部之中,底下的官员小吏,本官也会注意的,这件事儿真要是被掀出来,他们是跑不了的。”

礼部尚书说这话,基本上就是确定了给王守礼走后门的官员的命运了。

出了事儿,他们就得为他们做的事儿付出代价,不找他们找谁?

若是通过正常手段让王憍梵的名字出现在名册上的话,估计名册也就不会这样被送到陛下面前去了。

虽然这么说有推脱责任的嫌疑,但是事到临头,都得先保自己,才有功夫去顾全别人。

“是。”窦孝果拱手应声道。

这下,有了上司的支持,办起事儿来,可就更方便了。

至于如何搪塞隐瞒他查这件事儿的真正原因,就成了尚书大人的事儿了,而底下的人,只知道窦孝果在查,一时半会儿不会知道窦孝果在查什么。

宫中,李承乾在拿到名册之后,当天晚上就带着名册到了苏皇后的宫中。

“臣妾给陛下请安。”苏皇后字啊听到外面的太监唱喝说陛下驾到之后,便打着宫女到殿外迎接李承乾。

“皇后无需多礼。”李承乾伸手将苏皇后扶了起来:“咱们进去说吧。”

“陛下请。”

李承乾率先走进了殿中。

“陛下可用过了晚膳?”苏皇后问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在宣政殿已经用过了,皇后也无需多忙活了,今日朕过来,是有要事与皇后商议,是关于厥儿的。”

“关于厥儿,几天前,陛下不是说要给厥儿寻一门好亲事吗?陛下难不成,是为了这件事儿来的?”苏皇后问道。

“正是。”李承乾说道。

临安将册子送上,送到苏皇后的手中。

“这是礼部拟定的册子。”李承乾说道:“礼部在长安城打听了各家待字闺中的姑娘,汇总起来,又让钦天监将这些名门闺秀门的生辰八字算了一遍,这是挑选出来比较合适的人选,至于选谁,朕想问问皇后的意见。”

苏皇后接过临安手上的册子,轻轻的翻动着,册子里有姑娘的名字,生辰八字,还有画像。

生辰八字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苏皇后只看这些姑娘的画像就够了。

那个姑娘长的有福相,那个姑娘看上去好生养,她都一一仔细的看着。

“陛下,这姑娘倒是不错。”苏皇后说道:“您看,面相温润,而且您看,天庭饱满,而且身子看上去也并非娇弱不堪。”

“哦?哪一位?”李承乾问道。

“这姑娘,臣妾看看。”苏皇后仔细看了看姑娘的名字,说道:“叫做王憍梵,名字也不错呢。”

“王憍梵?”李承乾仔细的想了想,好像有点儿印象。

名册他是看过的,能让他留下一点儿印象的姑娘,也都是不错的,可以说是在李承乾的接受之中。

第一千三遍二十七章:十分巧合

整整这一本名册之中,足足有三十多位姑娘的名字、画像、生辰八字,能让李承乾有印象的,也就这么几个而已,而王憍梵,恰巧就在其中。

“陛下觉得如何?”苏皇后指着画册的上的画像说道:“臣妾觉得,应该是个不错的姑娘。”

“既然如此的话,皇后可以多看几个,挑几个心仪的,再找个日子,让礼部宣召她们进宫,再好好瞧瞧。”李承乾说道:“毕竟,画像是死的,人是活的,具体如何,还得看过人才行,还有厥儿那边,也问问他吧。”

关于给李厥选王妃,在家世方面,李承乾倒是并不怎么看重,毕竟现在还有哪一家,能够比得上皇家呢?

原本李承乾也是想让皇室与玄家的关系更进一步的,奈何窦孝果在李厥前头,抢了先,入了安安的眼,李承乾跟玄世璟也就做不成亲家了。

不过也没关系,李承乾又不是没有女儿,玄家不还有两个小子吗?只是现在孩子年纪都还小,不着急。

剩下的,家世什么的,就无所谓了,甚至可以说,越干净越好。

李承乾登基也有几年的光景了,东宫太子的位子一直空着,先前李承乾没有好好思量,但是钱庄的事情在临近尾声之时,李承乾也就闲下心思来了,好好的考虑了一番。

之前朝堂上的群臣也因为这件事儿,直接上奏李承乾说要定下国本,太子之位悬空,对国朝不利,还是早些决定为好。

那时候李承乾哪儿有心思想这件事儿,一来二去,也就给耽搁下了。

所以,关于太子的位置的人选,李承乾也经过思量了,眼下来看,李厥,最为合适不过了。

因此,李承乾开始张罗着给李厥选王妃了。

“厥儿那边,陛下倒无需担心。”苏皇后说道:“其实上次那件事儿过后,时间一长,厥儿也就看开了,少年人心性,心思来的快,去的也快。”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如此的话,朕也就放心许多了,最近厥儿的功课如何?”

“每日都跟着宫中的师傅按时上课,上午读书,下午习武学习兵法韬略。”苏皇后说道:“至今不曾落下功课。”

“那就好,那就好啊。”

听到苏皇后说李厥在功课上这般用工,李承乾心里也是欣慰的,毕竟心中打定了主意,也就对李厥心中存了偌大的期望。

“这样吧。”李承乾想了想说道:“厥儿现在也老大不小的了,也不要整日里都闷在宫中,正好这段时日,齐国公在长安城之中,就让厥儿,暂时出宫跟齐国公待几天吧,齐国公胸有丘壑,腹有韬略,厥儿若是能跟着齐国公学习一二,必定会受益匪浅。”

苏皇后闻言,眼神之中闪过狂喜。

“是,臣妾替厥儿谢过陛下恩典。”苏皇后起身,向李承乾行礼。

“你我夫妻之间,无需如此,又没有外人。”李承乾笑着,拉住了苏皇后的手。

苏皇后是高兴的,可以说是非常高兴了。

虽然陛下没有明说,但是让厥儿出宫,师从齐国公玄世璟,这是一份天大的恩典,而且,这般看来,陛下是有意要让厥儿入主东宫了。

玄世璟是谁?

齐国公,晋阳公主的驸马,更是陛下亲封的太子太傅。

头两个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太子太傅的身份!

李厥作为一个嫡出的皇子,一个十多岁的时候就被封了王的皇子,师从太子太傅,名头上,就已经拔高了一大截了。

当晚,李承乾便和苏皇后商定了名册上的几名女子,待明日早朝过后,便让临安将名单送到礼部去,然后让礼部的官员安排这几名女子进宫。

名单被送到礼部,礼部尚书和窦孝果看了名单之后,一脸的愁云惨雾。

事情怎么就这么巧了。

王守礼的女儿王憍梵就在名单之中。

一时之间,这两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按照陛下和皇后娘娘的意思,安排她进宫吗?

这几名被挑选出来的女子,要先行到礼部,由礼部的官员教导她们宫中礼仪,而后才能安排她们进宫面见陛下和皇后娘娘,经过教导之后,也不至于在宫中失了礼数。

不仅仅是她们进宫需要在礼部学习礼仪,便是外省的官员进京,想要进宫面见陛下或者是参加朝会,除却鸿胪寺那边接待之外,他们也是要到礼部来学习礼仪的,言谈举止,方方面面,都要学。

不然的话,偌大的礼部,用来做什么呢?

礼部礼部,就是制定“礼”,遵循“礼”的地方。

礼部尚书让另外一名侍郎去操办这件事儿了,吩咐下去之后,就让礼部的官员们去各司其职了。

“窦大人,暂且留一下,本官有事要问你。”礼部尚书的目光看向窦孝果。

窦孝果看到礼部尚书的表情,也就知道他单独留下自己想要干什么了。

“是。”窦孝果拱手应声道。

等到所有礼部官员都离开之后,尚书这才开口。

“没想到,这王守礼的女儿,还真的被陛下和皇后娘娘看中了,要挑选入宫,虽说最后的名单没有定下,但是此番陛下挑选出来入宫见驾就只有七个人,被选中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想一想也的确是如此。

若是陛下看重鄂王李厥的话,说不准也不会仅仅就只下旨赐婚让李厥娶一个王妃,说不准是一名王妃,两名侧妃呢?

这在皇家来说,是很正常的事儿吧?

真要是这样的话,七选三,那这几率,可就更大了啊。

“这下可糟糕了啊。”尚书喃喃自语道,随后看向了窦孝果:“孝果,最近这两天,你可查出什么来了?”

窦孝果一直在查王守礼的女儿是怎么进入到这个名册当中的事儿,虽然说有礼部的疏漏在里面,但是事情总要查个清楚,是谁出的纰漏。

“虽然第一批名册当中包含的是长安城各级官员勋贵家的适龄姑娘,但是王守礼只是个国子博士,比起其它官员来说,还是有劣势的,若是他不主动,咱们礼部的人,不应当往国子监的人身上去打听。”窦孝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