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0 章(1 / 1)

科幻纵览 郑军 2000 汉字|42 英文 字 5个月前

幻短篇《过失难免》中,冈恩描写了科学家预测地震的故事。不惟科学家预测旧金山要发生一场大地震,而且详细描写了一个老年教士的行为。他在大庭广众下宣布这里要受到天遣,吸引许多人观看他的演讲。

在篇幅浩大的《银河英雄传说》中,田中芳树将北欧原始宗教作为银河系“莱因哈特王朝”的背景,将大量此类宗教知识融合到小说里,使“太空时代”和“英雄时代”结合在一起,堪称科幻小说对象化处理宗教的一个典范。

第六卷:科幻与科学 第二章:科学VS宗教(3)

第三节:拓展式处理

拓展式处理,就是描述人们面对无法理解的自然规律,或者异常宏伟的自然景观时所体验到的宗教情怀。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把科学宗教化的处理方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要属阿西莫夫的短篇科幻《最后的问题》。这个“最后的问题”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小说情节开始于二十一世纪,人类建造了自动化电脑“万能AC”。这种电脑贮存着海量知识,能够进行种种发明,并且能够不断地自我完善。有一天,两个为“万能AC”打下手的程序员百无聊赖,向它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才能使宇宙中熵的净值大幅度地减低。万能AC的回答却是“资料不足 恕难奉告”

从那以后,人类逐渐进化,先是不断延长寿命,后来干脆抛弃肉体,以精神体的方式生活,到最后,单个的人类精神体合而为一,成为“整体的人”。而人类使用能量的范围,也从太阳系发展到银河系、河外星系,乃至整个宇宙。与此同时,“万能AC”也逐渐进化为“行星AC”、“银河AC”、“宇宙AC”。不过,尽管“AC”们的水平越来越大,但每当有人问到这个问题时,它都以“资料不足 无可奉告”来回答。

几十亿年过去了。宇宙中已无人生存,宇宙的能量也被人类消耗殆尽。那最后最高级的“AC”终于弄明白了这个问题。虽然没有人来听它的答案,但这已经不重要了:“AC的灵运行在一度曾经是宇宙的空虚混沌上,一步一步地,该完成的、必将完成。AC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科幻海洋丛书》第一册,11页,2001出版。

当然,阿西莫夫并非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真的在《圣经》里,而是在抒发一种感受:对于这些“终极问题”,科学理性往往是无能为力的。

类似的作品还有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在这篇科幻小说里,外星人留下的“黑色长方体“从几百万年前就遗留在地球上。它于冥冥中引导着猿人使用工具,引导着人类一点点进步。直到2001年,它在木星附近的太空里,现身在宇航员戴夫的面前,引领他羽化成仙,进入天人合一的状态。整个情节神秘莫测,玄不可解。克拉克意图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他的主题:异常发达的科学技术具有宗教般的神秘性质。

在《思想爆炸公式》中,爱因斯坦上书罗斯福,制造原子弹的史实,被改造成他要求美国总统拨款,研究从能量中制造物质的方法。全篇以此为中心展开。除了情节本身有足够想象力外,法国作家彼埃尔布勒完全以描写宗教圣徒的笔法描写科学家。构造了浓厚的“科学宗教气氛”。

小说一开始,便以讲道般的笔法去描写爱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或者E=MC2”表现了化身的秘密,它和基督同样影响着世界,并且出于同样奇迹的原因。结论是,E=MC2是爱的象征,在这绝对的爱中,肉体和精神的完美结合达到了永恒的心醉神迷的境界。《世界经典科幻小说金榜》上卷182页。从这里出发,整篇小说被作者写成了宗教布道文。

小说的主人公不是爱因斯坦,而是意大利科学家卢士奇(似乎是以费米为原型)。他在二十岁那年,偶然间在书店里买到爱因斯坦的著作,看到了“E=MC2”的公式,立刻获得了天启般的感受。霎那间,他被他所有的感觉所控制。他凭着直觉感到了新世纪的气息,其绚丽的光彩使他目眩,并使他以往所享受的那些苍白的快乐索然无味。这绚丽的光彩由高尚的真理的光辉组成。《世界经典科幻小说金榜》上卷190。卢士奇竟然马上与情妇断绝关系,从此将全部身心投入“E=MC2”这个新宗教的传教事业中。

小说里虚构了爱因斯坦访问日本的情形。在这个片段里,读者看到的,不是一个科学家的来访,而是一个宗教教祖的驾临。爱因斯坦要走过的路上,到处都是“E=MC2”的标语,有的用鲜花组成,有的被绣在地毯上。市民们花大力气将落下的栅花收集起来,再由飞机洒在他走过的道路上。而当爱因斯坦表示,他忘了这座日本城市的名字时,市长居然谦逊到极点:今天迎接您的城市毫无出众之处。对她来说,未来最崇高的荣誉就是曾经用她最好的方式接待过您,并向您表示了她的敬意。《世界经典科幻小说金榜》上卷190。

后来,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被作者虚构为研究能量造物的实验工程,地点仍然在洛斯阿拉莫斯沙漠。作者别居匠心,用印弟安土著“雅卡”的眼睛观察这些科学家:他不了解那些在高地上来来往往的人们的活动,便给它赋予一种宗教上的意义。渐渐地,他开始崇拜这些人了,他们沉静的举止和他所认识的其他白人完全不同。他们给人一种安详和仁慈的印象,这使他感到放松并对他们肃然起敬。这些贤哲有时抬起他们充满神往的眼睛望着天空,他很自然地把他们奇异的活动和无数美妙的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他窥视着他们的每一个动作,生活在他们身边,使他感到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世界经典科幻小说金榜》上卷219页。作者在这里,完全是在描写一个迷途羔羊遇到先知的过程。

香港作家黄易的《上帝之迷》,是中文科幻里这种倾向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是凌渡宇系列中的一部。千万年以前,一个极度高超,无法理解的宇宙生命来到地球,与大地结合在一起。而非洲原始森林——黑森林的核心地带则是它定期观望宇宙的窗口。那里只有植物,没有动物,鸟兽无法靠近。到了现代更成为民航飞机屡屡失事的地域。只有非洲土著俾格米人能够自然地融合在黑森林的原始环境里,在这一地带的外围生活。

自从人类文明诞生以后,由于智慧程度相差巨大,这个宇宙生命从不与人交流。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