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1 / 1)

科幻纵览 郑军 2000 汉字|63 英文 字 5个月前

父不同母。她有一位学者父亲,曾经创作过《政治正义论》的葛德文。母亲玛丽伍尔斯通克拉夫特(1759——1797)也是一位作家。书香门弟出身的玛丽雪莱自幼便有很好的文学功底。

不过,光有传统文化的底子,不足以创作出优秀的科幻小说。玛丽雪莱对科学的兴趣,无疑来自大诗人雪莱。象许多那个时代的先进知识分子一样,雪莱着迷于科学。在牛津大学学习期间,他的宿舍里堆满了玻璃瓶、蒸馏器、发电机、显微镜、甚至作实验用的火药、盐酸。雪莱于科学上的造旨多深不得而知,但他对科学的热爱由此可见一斑。

《弗兰肯斯坦》最初产生于一个文学游戏。当时,私奔的雪莱和玛丽雪莱住在日内瓦,经常与拜伦,以及拜伦的私人医生等人在日内瓦郊外聚会。一次,大家商议作个文学游戏:每人写一篇鬼怪故事。后来只有玛丽雪莱交了卷,那就是这部名垂文史的中篇科幻小说。

当然,每个读过《弗兰肯斯坦》的人都会承认,它是一部深思熟虑的作品。灵感可以一闪而至,但作者在动笔前肯定构思了很长时间。就是在今天,也极少有一个二十二岁的女孩子,能够创作思想如此深刻的作品。篝火聚会只是促使它创作出来的引信。

没有看到这本书的人常常把“弗兰肯斯坦”误认为是书中那个丑陋的人造人,其实,那是作者给作品里的青年科学家起的名字。弗兰肯斯坦可以说是早期的唯科学主义者,颇似今天执着于培养克隆人的雷尔教徒。他为了制造生命,从停尸房等处收集不同人体的器官和组织碎片,利用当时的生物学知识,拼合成一个人体。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雷电使这个人体拥有了生命。人造巨人天性善良,但由于面貌丑陋,被社会视为一种危胁。无法融入正常社会。他要求创造者为自己制造一个配偶,答应事成之后,与同伴双双远离人间,隐居生活。弗兰肯斯坦答应了怪人的请求,但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又担心怪人因此繁衍出自己的种族,反过来对人类社会构成危险,遂毁去了尚未成活的女性人造人。怪人杀死弗兰肯斯坦的未婚妻作为报复,从此与人类绝决。弗兰肯斯坦追踪自己的造物一直到北极地带,最后双双消失在冰天雪地之中。

《弗兰肯斯坦》确实有资格被视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因为它具备了太多的科幻文学的本质特点。它用自然观解释故事里的超现实情节:是雷电而不是魔法令怪人拥有了生命。它体现了科幻文艺的重要主题:科学进步与宗教、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弗兰肯斯坦为他侵犯了“上帝创造生命的特权”而自责,被科学创造出来的巨人则因为无法融入社会,而与人类激烈冲突。它塑造了“人造人”这样一个非人角色,而塑造非人角色,并借此来折射作者对人性的思考,正是科幻文艺的重要特征。它远远超越了当时乡土文学的狭窄视野,主题建立在人类整体的角度之上。故事本身也由英国一直延伸到北极,具备了科幻小说经常使用跨国背景的特色。

由于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备,《弗兰肯斯坦》拥有长久的生命力,被反复改编成电影,直到七十年代,还有通过它改编的最新版本电影上演。它也被译介到各个国家。直到今天,作为一本常销书,我们不难从较大的书店里买到它的中译本。如此深刻的主题,如此曲折和完整的情节,如此鲜明的人物形象,竟然出自一位二十二岁女作者的手里,这本身就是一个科幻般的奇迹。

到了今天,“Frankenstein”已经成了一个习惯用词,指科学创造的生命,并且通常是贬意的。比如,一部描写基因工程制造的怪鱼的科幻片就被取名为Frankenfish 《科学怪鱼》

不过,虽然雪莱夫人和雪莱一样都是自由派文人,但受束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作者还是在宗教上作了妥协,让主人公弗兰肯斯坦因为侵犯了“上帝创造生命的特权”而充满负罪感。

当时的玛丽雪莱自然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作了开宗立派的事情,但她对科幻小说这种门类多少具备了自觉性。1826年,她又创作了一部名叫《最后的人》的科幻小说。这部作品流传不广,但质量更高。

虽然打响了科幻文艺的头炮,但玛丽雪莱没有把创作科幻小说当成一项长久的事业来探索。

英国作家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 1859——1930)以福尔摩斯系列侦探小说著称。他同时也是早期的科幻文学探索者之一,创作过《拉弗尔斯霍的社交活动》(1891)、《洛斯亚眠戈斯的失落》(1892)、《恐怖谷》(1910)等科幻小说。

1912年,柯南道尔出版了他最著名的科幻小说《失落的世界》。小说描写了南美高原上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进化速度晚于世界其它地方数千万年,大量恐龙存活了下来。由查林杰教授带领的探险队前往考查,经历种种冒险,甚至将一只翼手龙带回文明世界。《失落的世界》从二十年代就被搬上银幕,广为人知。几十年后,美国作家克莱顿再次挖掘这个题材,创作了同名科幻小说,并也被搬上银幕。查林杰这位“挑战者”(英文中同为Challenger)的冒险性格也被作者塑造的栩栩如生。

在长篇科幻小说《拉夫兹豪的发明》中,柯南道尔塑造了一个悲剧人物。主人公豪发明了现代化的点金术,立刻拥有亿万身家。他心地善良,用自己的财富从事慈善事业,但誓与愿违,许多接受他恩惠的人坐享其成,甚至成为恶棍。主人公最后于悲愤中自杀。

不过,这些作品为他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的光辉所笼罩,在后世缺乏影响。今天,翻开文学词典、百科全书,我们只能在“侦探作家”的条目下找到他的身影。

十九世纪时,人们还不能肯定比重超过空气的物体能够飞起来。所以,那时候早已升天的气球成为满足人们飞行愿望的首选,也因此产生了大量关于飞艇题材的科幻小说。罗德亚得基普林(Rudyard Kipling)是其中的重要作者。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当然,原因不是他在科幻方面的创作成就。基普林于1905年创作了《夜班邮船》,又于1921年创作了《航空控制板真简单》。在这两部科幻小说里,作者全面的设计了未来的航空管理体系,只不过在现实上,负载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