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1 / 1)

科幻纵览 郑军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5个月前

志社。以现实中的《奥秘》、《飞碟探索》为原型。它专门刊登介绍各种自然之谜、社会之谜的文章。与原型不同的是,该杂志社组织了一个小组——“神秘事件调查组”,对读者报料的“神秘事件”进行调查:它们真得存在吗?如果真的存在,原因是什么。这样便构成了一个个悬念故事。

《神秘世界》系列可以说是中国版的《X档案》。它最大的改动,是把《X档案》主人公的身份从官方变成民间,变成媒体记者。这样两者的工作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政策界限也触及较少。“神秘事件调查组”当然不象莫德、斯卡利那样拥有搜查证,可以使用武力,并且有强大国家机器支持。但他们作为民间人士,又享受前者没有的自由。

“神秘事件调查组”成员不是专业科学家,但拥有一定科学知识,并且有科学精神。他们要将种种“怪力乱神”的表象剥离开来,最后获得自然的、科学的解答。这几个人介于斯卡利和莫德之间,既开放又严谨。

当然,具体调查组由多少人组成,他们各自又有什么特点,这是具体到策划阶段要考虑的。

每个“神秘事件”构成一到两集故事。最长不宜超过两集。故事采用改编和原创相结合的方式。改编范围涉及中外科幻小说。

二、《专利局》系列

现实生活中,躺在专利局档案中的发明创造,绝大部分都沉睡着,直到发明人无法、或不愿支付专利费,成为“过期专利”为止。科幻电视剧《专利局》正是以这种“沉睡专利”为线索讲故事。中国专利局中某位人士独具慧眼,辞职下海,组织人力,审查那些睡眠专利的价值。他挑出其中那些有商业前途的专利,以极低价格从发明人手里买到,再转卖给商家进行开发。让这些发明从纸面上进入现实。

如果仅止于此,这只不过是一个商业策划。构成《专利局》的故事,必须是那些能够引起戏剧性结果的发明创造。它们能够改变世界,但其后果却不见得是积极的,正面的。科幻小说史上存在着大量的“科学怪人”,他们以手工作坊的方式,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搞出许多稀奇古怪的发明创造:“反重力器”、“永生粮”、“导致性格分裂的药物”、“表情控制器”、“隐身术”、“物质——信息传输器”……,凡此种种,可以列出一个接近四位数的大名单。这些科幻小说都是本剧改编时可以考虑的对象。

《专利局》中的许多发明人都是这类人物的缩影,只不过要把他们改成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他们狂热、自信,有创意,但与人沟通不良。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的发明推销出去。许多人为了发明创造搞得经济困难,生活落迫。当然,这也是他们要廉价出卖发明的原因。他们多半是现实的失意者。本电视剧主人公和他的中介公司则成为讲述这些发明故事的引线。以笔者所见,用“专利”作为引线来讲这类故事,在国外科幻电视剧中尚未出现。

《专利局》系列不仅悬念迭出,娱乐性强,政治和道德上都没有多大问题。在提倡创造力,呼吁掌握“核心技术”的今日中国,它也更容易引起社会共鸣。

三、十部“科幻小片”原创素材

在第四章里。笔者单纯从艺术角度,谈了“科幻小片”的价值。抛开艺术,“科幻小片”在经济效益上也永远有其价值。诚然,科幻小片无法创造票房纪录,所以我们很难从只重视票房绝对数量的娱乐新闻里看到它们的名字。但是,假如一部科幻小片投资五百万,票房两千万;另一部科幻巨片投资一个亿,票房一亿五千万。哪部片子更能赚钱?这对于投资人来说,是个极简单的算术问题。

再从投资风险的角度来看。投入巨资拍一部电影,投资人永远要先把赔钱的可能考虑进去,而不会只考虑到怎么赚钱。投资一个亿的科幻片,和投资五百万的科幻片,如果赔钱,哪个可能赔得更多?这个算法也是很简单的。所以,很多大片半途夭折,随时会在策划、编剧、筹资、拍摄、发行等任何一个环节里死去,而小片却总能够过关斩将,闯到银幕上。

小片拍好了,也可以直接靠续集的方式转化为大片。这方面,第四章里已经举了很多例子,就不用赘述了。

由于中国电影市场仅有潜力而尚无实力,所以,如果小成本电影从市场中获利,电视电影是个不错的途径。江南大学文学院庄若江女士传述了导演郑大圣的观点,并加上自己的点评。导演郑大圣认为,一个国家本土的民族电影业遭受很大危机的时候,它的电视电影往往会异军突起。电视电影有一点像水库,会保存这个国家电影制作的一部分有生力量,等一拨新电影出来的时候,这个水库里已经容纳了很多东西,包括人才、包括风格样式的储备。笔者窃以为是,即使在美国本土和欧洲,低成本的电视电影也是一种对抗好莱坞庞大电影工业的重要策略。《中国电影:创作与市场》

一、倪匡《极刑》

故事大纲:

某蜡像馆里展示中国古代酷刑的蜡像。有受宫刑的司马迁、遭斩首的岳飞、被凌迟的袁崇焕等形象。这些蜡像过于逼真,甚至流出的血液还能验出血型!这便引起了冒险家卫斯理的怀疑……

推荐理由:

以笔者所见,这部小说远比《蓝血人》等等更值得搬上银幕。它完全秉承中国传统士人的价值观。对于科幻片的中国特色来讲,《极刑》是非常突出的例子。并且,倪匡在原著里也提供了丰富的恐怖片元素。

二、叶永烈《黑影》

故事大纲:

一个叫做“鬼山”的地方,路人经常看到莫明其妙的黑影。他的行踪远远超过了物理极限。叶永烈创造的系列科幻侦探主人公金明、戈亮必须去解开这个秘。

推荐理由:

这是八十年代引起巨大争议的一部小说。叶永烈在这部小说里体现了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小说本身拥有悬念片的主要元素。在发表不久,珠江电影制片厂就曾经计划把它搬上银幕。今天,它仍然可以成为一部优秀悬念科幻的题材。不过,毕竟时过境迁,现在再把它搬上银幕,原著主人公的遭遇和愤世嫉俗的心理状态可能要作新的设置。

三、王晋康的《死亡大奖》(福建少儿出版社出版)

故事大纲:

偏僻的北阳市里,某公司开办了一个彩券。获奖者得到巨款后,都会被神秘的白光焚身而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