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对象。
倒不是海族不想直接攻击魔法帝国的大陆沿海本土地区,实在是那些神术构成的乌龟壳太难啃,再付出了几万名海族战士的代价后,它们就知道了什么是神的威能。
战争进入了焦灼状态。
魔法帝国历18050年,海族旧时代最后一座大型海族聚集地被海燕战机拔除,大量海族因为陷入了绝望而自杀。
从此海族翻开了化整为零的新时代游击异族。
而战争到了这一年,魔法帝国方面的魔法工厂生产,也近乎停歇,30万魔法师阵亡于浮空站垒。
此后帝国的浮空战垒也失去了值得出动的目标。
魔法帝国历18056年,海族中诞生了一种可怕的生物,传奇人鱼女王和一头深海巨兽后裔,诞生了被爱迪生称命名为哥斯拉的怪物。
魔法攻击几乎对他无效,全身布满神孽气息却能保持着理智,连湮灭元素对它的造成的伤害都能快速恢复,哥斯拉第一次出手,便摧毁了一座有神灵庇护,面积不下于爱迪生前世夏威夷的海外大岛。
为此,爱迪生亲自出手将对方拉入至高神域。
但即使有轮回殿,斩仙台之类的存在,依旧只是让其重伤潜伏了起来,而没有完全灭杀。
原因则是这头怪物在被至高神域包裹前,就已经在神域外留下了一块肉,被海族保存着。
这一战,爱迪生虽然没有到传奇,但声望却超过了帝国大部分传奇。
魔法帝国历18089年,帝国对海族攻势开始放缓,一部分精力转入到星空之路和其他世界线开发上。
海族似乎成了过去式,人们对神灵的所求也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也越过越好,但不满意现状的人也日益增多,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片浮躁中,魔法资质似乎成了矛盾的焦点。
于是,爱迪生开始趁机对信徒传授改良过的念动之核,一举收获了大批信徒。
瞬间,一场原本针对他的阴谋还没开始就被瓦解在腹中。
同年,爱迪生发表了历史上著名的神谕我们的未来,在星辰大海,把整个人族的关注重心,一下调整到了外星探索上,极大的缓解了社会矛盾。
因为魔能晶块技术普及应用,整个人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大工业魔能时代。
魔法帝国历18132年,一直处于劣势的海族,一口气诞生了一位风暴女神,和一位海洋女神,又驱使着好不容易才恢复过来的哥斯拉直扑中央大陆。
没有神格基座没关系,反正能撑过这场战役,出现在战场上支援战士,就是最大的成功;至于今后,不胜哪还有今后可谈
但是“自然矛盾之神”让“祂们”领教到了,什么叫做有工业基础支持的神,和没工业基础支持的神是不同的。
此役,“镜像世界”一口气收集到了2块神格,彻底消灭了哥斯拉,为人族和海族之战,划伤了句号。
部分观赏性较高的海族,此时已经成了人族动物园里的珍惜物种。
本来还想陪大家走到月底的,现在想想,写到这里正好
不知不觉间,本书已经要上架了,上架前我先要在这里感谢支持我的书友,是你们一直的支持和鼓励才使本书能走到这一步。
其次是我的编辑大大,他总是能耐心解答我的提问,有时候时间很晚了,我去打扰她,她都愿意回复我。
最后,我要给我的父母一个拥抱,尽管他们总是说着不好听的话,说我天真,说我不务正业,但是却真的很为我着想,没有他们在背后的支持,本书上架前我可能就因为“衣食住行病”等方面的原因而放弃了。
而在这里,我也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我在一开始,会用这种旁白较多的写法来写小说。
其实刚开始写书的时候,对作者来说最难写的就是开头了,因为斗破流的之后流传的“黄金三章”定理,小说开头成了很多新人写手的噩梦。
三章感觉文章展开都不够啊可一本新人新书如果要构架自己的世界观,怎么都要510章才能入味,结果我想起了银魂、凉宫春日、幸运星等一系列的吐槽神作。
借用某位书友给我的评价:“感觉作者无时无刻不想着如何吐槽,这种大吐槽精神令人很是感动简而言之,你是把自己写的东西吐槽了个遍,然后还忍不住用吐槽的方式写下去啊”
没错,当时来说,我就是想要通过吐槽,让各位能在看本书的时候多一些笑容,多一些慧心一笑。
笑容是面对困难和逆境时最好的礼物,从前的我,不管有多少烦人糟心的事,每当我拿起一本喜欢的网文,我总能放下一切负担笑出来,而笑过之后,就会感觉很多事就能去面对了,能去做了,能做的更好了。
所以我真的很希望我的书能被更多人看到,给更多人带来笑容;当然,笑完之后能留下些思考,带来点成长,能让人在今后的人生里,更加从容的去面对困难,那就更好了。
可是,我想法是好的,实际操作貌似并不成功,一个说我的旁白出戏,影响阅读体验,两个、三个我还可以安慰自己是三人成虎,可不断有人提出这个问题,那就是我出问题了,所以你们会看到,现在文章前期的很多s现在没了,或者放到最后了,而文笔也在一直在磨练中。
而有些人说我喜欢在伏笔下面划个大大的粗线条,没错我是故意的,但我感觉更像是我出了一个谜语,希望你们能展开想象力去猜罢了可惜也许是我的写法不够圆润,结果大家都说我剧透的厉害。
哎稍稍有些理解,大神们为什么不轻易换套路的原因了。
写小说,真的是有很多不写不知道的事啊
好了,说了这么多,差点忘了,我是来求订阅啊
我不是说要大家每一章都订阅,不订阅就罪大恶极了。
网络时代下,网络写手其实是个弱势群体,我只是希望我写的东西能得到应有的订阅数量;但网络时代,看了盗版还来正版骂人的事从来不缺,而一本书总是被侵权简单,要维权困难;只要有心,有需求,盗版总是能看的。
唐太宗曾说过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每一章的订阅数量无疑就是一个写手明白自己得失的最好途径,知道自己写的好不好,明白写的受不受欢迎,这是一个人作为写手的最大幸运。
人心都是肉长的,今天读者能给写手一个明白自己得失,提升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