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2 章(1 / 1)

开挂抢红包系统 叉子也疯狂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全过程

仅仅经过一夜时间发酵,这个视频被置顶加精。刷出了数十万的评论。

“楼主大才”

“1”

“果然外国人好会玩城里人比不了”

“哥们这嘴巴子甩的爽”

没有人看到杨言误导黑人的那一幕,只知道黑人耍流氓,当街索吻。太不要脸

偶尔有一两个回复说可能是因为黑人壮汉的汉语不好引起的误会。不过被一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给淹没在了评论海中。

总之,黑人大兄弟火了

杨言拉着陈豆豆趁乱跑路。回到了陈家的杂货铺,焦白月的晚饭已经做好,满屋飘香。杨言闻着熟悉的味道,好像回到了大学时光。

一顿晚饭吃的不是味道,是回忆。

在陈家住了三天,杨言不顾陈豆豆与与焦白月的挽留,失望离去。而陈生全的直接表现就是把过年用的鞭炮放了。

没办法,陈生全和焦白月两人口风太紧,反应灵敏。完全套不出来话。而陈豆豆则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是一个傻白甜。

杨父杨母对于杨言跑到别人家住很不满意,多次打电话来催促杨言。

“大过年的自己有家不住,跑别人家去住你还要不要点脸了”

杨父严厉批评,如果陈生全在这里,一定会紧紧握住杨父的手,视其为知己。你说的太对了这小子特么就是不要脸啊

临近年关,却还没有置办年货。杨母把这跑腿的活儿直接甩给了杨父。杨父自然而然甩给了杨言。

一级压一级。

杨言只好驱车前往宝镇,去置办年货。王二哥蹭着杨言的车,一同前往,坐在车里呵呵直笑。

杨言纳闷,问道:“二哥你笑啥啊这一路把你乐的”

王二哥呵呵傻笑,把手凑在车里的空调处,烤着暖风。

“要不是你有车,今天置办年货我还得骑自行车去这一来一回一个半小时我不得冻成死狗啊你看车里多暖和,还没有风”

杨言咧咧嘴,拍了一下方向盘。警告安全系统不要出声。安全系统只好把到了嘴边的话憋回去。

安全系统想说什么,杨言清楚。

王二哥烤手的地方是安全系统的某个敏感部位。整座车内只有两个空调,按照杨言的要求。靠近杨言的这个空调是安全系统的鼻子。

至于另一个反正一共就那么两个地方能出气儿。

杨言也跟着呵呵笑,他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告诉王二哥实情,反正没有什么味道。只是心理障碍有点过不去罢了。

王二哥翻过来覆过去的烤手,把手烤的热乎乎的。又把脸凑过去,开始烤脸。

杨言看的有点膈应,扭头不去看。

王二哥问道:“杨哥儿你说这暖气是怎么出来的是用那什么化学药品弄的么我闻着也没有什么味道啊”

随着声音而来的,是一阵的吸气声音。

杨言脑袋里不自觉出现了一幅画面。身体健壮的王二哥把脸凑在某个不可描述的部位。一个劲儿吸气,脸上还带着疑惑

“呕”

杨言一阵干呕,太恶心了同时一阵恶心的还有安全系统,这感觉就像有个变态把脸凑在自己某个不可描述的部位

全身都是鸡皮疙瘩,一阵发凉啊

王二哥挠了挠头,正坐回去,问道:“杨哥儿怎么了身体不舒服”

杨言忍着恶心,摇摇头,说道:“昨天有点受凉了,没事。回家吃点药就好了”

王二哥哦了一声,自己给杨言找了个理由。

“天冷了,多穿点衣服。成天半截袖大裤衩不着凉才怪了”

跑车速度并不快,只有普通汽车的速度。因为宝镇距离大青山村也不远。20分钟就到了,两人把车停在一家店铺门前。就去了集市。

杨言穿了件黑色的呢子大衣,遮蔽风寒。毕竟出门还是半截袖大裤衩,有点吓人了。估计会被人当成神经病。

而王二哥则是穿着一件褐色皮衣,毛冲外,油光发亮。这还是前些年他自己打的皮子做的衣服。保暖性很好。

宝镇是这十里八村的唯一一个镇子。加上距离北市最近,所以一到年关,人非常多。不少村子都来人到这里采购年货。

集市摆了一条街,卖什么的都有。有的在叫卖小吃,有的在卖家畜肉,还有贩卖活鸡活鸭的。

鸡鸭什么的自己家里都有,无需购买。而王二哥家里打算过年杀一头猪。所以也不用特意买猪肉。

这样杨言可选的东西就不多了。在集市上四处溜达,悠闲的很。

王二哥和杨言分开,自己找地方买东西去了。

“冰糖葫芦好吃的冰糖葫芦”

“咧刚刚出锅的咧”

“爆米花爆米花刚刚爆好的米花咯”

这里小贩很多,在大声的叫卖。杨言看着冰糖葫芦和爆米花,有点嘴馋。这些东西小时候都是难得的美味,不过年纪大了之后,就很少再吃了。

此刻见到,想到冰糖葫芦的酸甜滋味,顿时停不住的流口水。

买了一串山楂的冰糖葫芦,咬上一口。

杨言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太酸了,刺激味蕾不停的分泌口水。又嚼了一口晶莹的冰糖,中和酸味,一酸一甜,在嘴里交织,美味无比。

一串冰糖葫芦下肚,杨言吐了口气,爽

兴致来了,杨言蹲到爆米花的摊位,问道:“能不能做米花糖”

胖乎乎的老板笑道:“哎呦来了个会吃的我在这蹲了半个集了没几个来吃米花糖的我做米花糖的手艺,那可是一绝”

嘴上唠着嗑,手却不慢。麻利的把白糖放进锅中开始熬糖。胖乎乎的双手显得灵巧无比。

杨言就蹲在这看着老板熟练的动作,呵呵笑。

不一会儿,喷香的米花糖就压好了。老板用刀割成了一条条的。看上去,每一条都等大。装了一个牛皮纸带。

杨言竖了个大拇指,凭这一手,就能看出老板的手艺好来。一般的哪能这么利索就把米花糖切的如此齐整。

老板拿起一块米花糖在锅边敲了敲,米花糖不碎,也没有糖渣掉下来。

杨言赞叹道:“老板好手艺不愧是家传的手艺以前肯定是走过街的人吧”

老板自豪道:“那是我八岁就跟着我爸挑担子走街了”

这做好了米花糖敲一敲锅边是这一行的规矩。早些年糖很贵,一般人家都吃不起。货郎自然也用不起。所以能找货郎做米花糖的,都得自己拿糖

做好了之后敲一敲锅边,米花糖不碎不掉渣。这是在告诉顾客,您带的糖,全都用了,我们一点都没有私吞。

付了钱,杨言一边走一边逛,吃着手里香气四溢的米花糖。果然还是童年的味道。

走着走着,看到前面一处摊子围了一大圈人。不时传来一声报价,引起周围人的笑声。杨言眼睛一亮,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