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窃玉偷香(求订阅!)(1 / 1)

水浒逐鹿传 任鸟飞 4555 汉字|5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二百九十章 窃玉偷香(求订阅!)

池州有一梁家,父子双将军,远近美谈。

其实这梁家本不是池州人,而是淮阴人,后因老梁将军来池州驻防,全家才从淮阴牵居到池州。

后因老梁将军举荐,小梁将军也投军从戎成了将军,梁家自那以后也就成了将门。

话说,这小梁将军有一子一女。

其子,都唤他做梁大郎,是个好武艺的汉子,三二十人近不得他的身,只是为人有些鲁莽,加上家里又只有这一根独苗,所以老梁将军和小梁将军不许他投军从戎。

不过,这也就是早晚的事。

老梁将军和小梁将军虽不喜梁大郎鲁莽,但私底下却无不喜爱梁大郎的好武艺,并说:振兴梁家之人必是梁大郎!

所以,他日梁大郎若是有了子嗣,必得投军,振兴梁家。

其女,人都称其为梁小娘子,名却是不得而知。

梁小娘子甚是与众不同,不喜红妆,只喜武妆,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了得的功夫,又生有神力,能挽强弓,每发必中,且精通翰墨熟读兵书战策,是远近有名的一个奇女子。

不少人听闻梁小娘子之奇名,又听闻梁小娘子生得貌美无双,纷纷来梁家求亲,可梁小娘子对那些少年子弟多白眼相看,誓不嫁凡人,以至于,已经十七岁,都还未婚配。

……

梁家后院,梁小娘子的闺房前。

梁小娘子手持一杆至少三二十斤重的混铁枪耍得是虎虎生风!

她手中铁枪,一会如鳅鱼穴中喷来,一会又似巨蟒窠内窜出,一会如连根拔怪树,一会又似遍地卷枯藤!

就在梁小娘子收势之际,一人突然叫好道:“好俊的枪!”

梁小娘子听言,身体一转,手中铁枪“嗖”的一声射向声音传来的方向,也就是她家的墙上!

梁小娘子还算有分寸,只是用枪杆去撞那“登徒子”,不是用枪尖戳他,而且也收了五分力——她只是想教训一下这个登徒子,并不是想杀他为家里惹祸。

那铁枪离了梁小娘子的手之后立即化作一条黑蟒向墙上之扑噬而去!

墙上之人见之,也不慌张,单手一抄就将那仿佛有无尽之势的铁枪稳稳的抓在手中,随后道:“好大的手劲,难道池州人都说梁小娘子天生神力。”

这时,又有一个很好听的女声响起:“叫你干这窃玉偷香之事,这回碰到扎手的点子了吧。”

男声笑道:“你不比她扎手,现在不也为我生了两个儿子。”

又有一个好听的女声响起:“她武艺不错,长得也不错,也不枉咱们绕了这么远的路来找她。”

随后又有一个很有磁性的女声响起:“身段也好,像是个好生养的。”

梁小娘子向墙上看去,就见墙上站有一男三女。

一见这四个人,梁小娘子就不禁一皱眉!

她有点搞不明白这四个人是来干什么的。

观这四个人的穿着打扮,非富即贵。

观这四人的气度,也均是不凡。

怎么看,这四个人都不像是毛贼。

难道真像那女子所说的他们是来窃玉偷香的?

可哪有窃玉偷香还自带女人的,而且还带三个?

梁小娘子不动声色的往一旁上移了移——那里有一个兵器架子,上面有长枪,也有弓箭。

墙上四人,也就是李衍、陈丽卿、扈三娘、方百花,见到梁小娘子的举动,全都是一笑,陈丽卿更是笑道:“我们四人若是想动手,你家这几十人就算是全来也没用,且不怕告诉你,不远处有我家五千大军,我们只要一声,就能将你家踏成平地。”

梁小娘子眉头更加紧皱!

一方面,她觉得陈丽卿太狂妄了,她家中可是有不少军士,他们四个怎么可能敌得过?

可另一方面,不知为何,她又有点相信陈丽卿所说的!

梁小娘子的美眸微微动了动,然后轻启朱唇道:“不知几位来我家所为何事?”

陈丽卿一指李衍道:“这你得问我家官人,我们也不知道他带我们绕了这么远的路来见你为什么,可能他听过你的名字,对你感兴趣,所以过来看看。”

梁小娘子看向李衍。

李衍笑问:“不请我们进去坐坐?”

梁小娘子直接拒绝道:“抱歉,您如果敢跳进来,奴家会立即攻击您,生死事小,失节事大,奴家不能让您坏了奴家的名节!”

说这话的同时,梁小娘子一把抄起兵器架子上的弓箭,大有李衍四人敢动她就放箭之势!

见此,陈丽卿和扈三娘一左一右移步到李衍身边本能的护卫起李衍来。

与此同时,方百花冲身后一伸手,道:“弓箭、盾牌。”

很快墙外便仍上来了两张弓和两壶箭以及一面大盾!

方百花接到弓箭和盾牌之后,将其中一张弓和一壶箭扔给陈丽卿,将大盾扔给扈三娘。

见到这一幕,梁小娘子的瞳孔就是一缩!

首先,梁小娘子判断出来了,墙外还有人接应,且人数应该不会少!

其次,梁小娘子从陈丽卿、扈三娘、方百花的身手上看出,这三个女人全都是高手,没有一个实力在她之下!

第一次,梁小娘子完全相信,陈丽卿刚刚所说的,他们四个要是动手,她家这几十人都没用,而且他们有五千大军。

梁小娘子沉声问道:“你们到底想干什么?”

李衍道:“不久前我做了一个梦,梦中九天玄女跟我说你会助我平定天下,所以我过来看看你。”

“平定天下?你?你是谁?官家?不可能,官家应是一个近四旬的中年,此人也就二十五六的样子……难道是太子?也不应该呀,太子最多二十岁,而且太子是不能出京的……你到底是谁?还有,我一个女人怎么助你平定天下,我有上战场杀敌的机会吗……”

虽然思绪万千,可梁小娘子却没发一言,只是静静的看着李衍,沉稳异常。

李衍暗自点头,认定自己没找错人,此女必是梁红玉,否则她绝不可能有此风度,然后又道:“九天玄女还跟我说不久之后你家将遭遇大难……”

说到这里,李衍将腰间的玉佩解下,然后一掰两半,再然后将其中的一半扔给梁小娘子。

梁小娘子下意识的接住。

李衍举起自己手中这半块玉佩,接着道:“待你家遭逢大难之时,持我手上这半块玉佩之人会来救你们一家,到时候你跟他走就行了,他会带你来见我。”

梁小娘子看了看她手中这半块玉佩,发现它,温中且寒,体之无暇,晶莹剔透,绝对是极品宝玉!

如此一来,梁小娘子更加纳闷不已,不明白李衍到底想干什么?

可就在梁小娘子想问个究竟之际,李衍四人却跳出墙外,只留下了一句:“咱们后会有期!”

梁小娘子看着空无一人的高墙,道:“装神弄鬼,绝非善类!”,随即就将手中的半块玉佩扔在地上。

不过——

想了一会,梁小娘子又弯腰将那半块玉佩捡了起来……

……

解释几句。

水浒有很多版本,主要分为:一百二十回本、一百回本、七十回本(这是三个水浒的主流版本。)。

不那么主流的版本,也有几个,如一百一十五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七十一回本,主要是上面三个版本的变种。

加上《水浒后传》、《结水浒传》(《荡寇志》),以及我要用到的《说岳全传》。

再加上正史。

真是好大的知识量。

当初写《水浒逐鹿传》的时候,说真的,就是一时冲动,原因我跟你们说过,就是以前写的书全都被封了,想写一本能安全写完的书。

而且,此前我从没写过历史文。

对了,写这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以前追的一本《水浒求生记》太监了,想试试自己写一本。

总之,全都是冲动下做的决定。

说真的,那时心态也不行,因为老书接连被封,那时的心态也有点崩。

说了这么多,真正想说的就是,我准备的不够充分。

到底有多不充分?

我那时其实连《水浒全传》都没看完,开书的时候,《水浒全传》我只看到了七十多回(一会再跟你们说原因),《荡寇志》只看了十几回,《水浒后传》压根儿没看,《说岳全传》是小时候(十多岁吧)听的评书,现在早就忘光了,至于其它版本的水浒更是没看。

说说原因。

一是,我原来没底,不知道写这个类型的能不能出成绩。

那时,我做的是两手准备,一是成绩好,那就好好写,边写边准备,二是成绩不行,上架就切了。

时至今日,我真是没必要说谎,那时真就是这么想的。

后来,就在我不想写的时候,好多读者M我,还给我打赏,搞得我左右为难。

再后来,我上了冲动的劲,一咬牙,写!

那时真是咬牙写的,那时要是没有那几个读者反复找我,我肯定不写了。

其实现在我还挺庆幸我写了,因为我姑娘病了一事,那么多人打赏我,每每想起,心都特别暖和,哪怕我现在一个月只赚三千多块钱,惨得不能再惨。

人活着不能眼中全都是钱,还有情,真情。

这本不行,不是还有下本嘛。

顺便说一句,我姑娘现在没事了,喝了一个多月汤药,全好了,现在跟我妈去农村住一段时间,让她硬实硬实,然后就让她上学。

真心谢谢你们。

再来说第二个原因。

金圣叹爱水浒,曾经多次放言,古往今来最好的文学作品是水浒,古往今来最明事理的君子是施耐庵,其人对水浒的痴迷,由此可见一斑。

但有一条,金圣叹所说的古往今来第一书,是指将后三十回删去;如果有了后三十回,则第一才子书之说断不能成立。

也就是说,金圣叹心中完美的水浒是七十回的,到梁山排座位,水浒就结了,后面完全是画蛇添足。

而且,金圣叹认为,这七十回是施耐庵写的,后面画蛇添足的部分是罗贯中狗尾续貂。

(是不是这么回事,谁也不知道。另外,这里公平说一句,即便是如此,罗贯中也是续的最好的。)

跟金圣叹持相同看法的人很多,比如俞万春,他的《荡寇志》就是从七十一回开始写的,也就是说,他不认可罗贯中续的,他自己又重新续了一个。

大鸟开书的时候,仔细读过《水浒传》前七十回,发现其风格确实与后面不同,加上大鸟一开始打的主意就是将《荡寇志》、《水浒后传》、《说岳全传》全融入这本书之中,写一个逐鹿传。

所以,那时看完前七十多回,大鸟就停下来了,然后改看《荡寇志》。

《荡寇志》看了十几回合之后,大鸟就开书了。

(说真的,《荡寇志》真没个看,尤其像大鸟这样有强迫症的。

公平一点说,这书里有不少好东西,尤其是它对战争的形式的畅想,真是太难得了,别忘了,这是一本清朝时的小说,可那时俞万春就将坦克、潜水艇、定时炸弹这些东西以另一种形式弄出来,绝对是天马行空,也绝对是有见识。

不过,这书的糟点太多了,尤其是他毫不加掩饰的跪舔满清,实在是打消人看下去的欲望。

奉劝诸位道友一句,如果不是写作有需要,别看这本书了,你们看不下去。)

说了这么多,真正想说的是,这段时间,我卡文了。

其实也不能说卡文了,我有不少东西可以写,只是我想将这些思路好好捋顺,别写得太狗。

不写是不写的,写了,就得往好了写。

这里说一句,我可以指着我的良心说,我从来没水过字,就如前天你们说的那些水军分布地,我实话跟你们说,为了查那些地名,我用了三四个小时,又自己整理,那些全都是我的心血,可惜我做无用功了,再顺便说一句,那我已经删了,我不会坚持这些,你们既然认为那是在水,那就说明,它们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留着只会让你们反感,但真心话,我那几个小时真是白干了。

《水浒逐鹿传》目前已经将真正的水浒(前七十回)写的差不多了,就剩一个打曾头市和一个打大名府了。

我一指压着这两个地方没写,是想流畅的过度。

我这是逐鹿传,不是水浒传,逐鹿才是大戏。

不过因为之前准备的不充分,现在麻烦了,我得将以前没看过的东西看了,没查的资料查了——我总不能凭空瞎编,找骂。

这两天我正看黄晓明演的《精忠岳飞》,演的挺好的,尤其是看到了刘兰芳老先生,当年我听的《岳飞传》就是她讲的,我记得那时候就管她叫老太太,没想到如今还这么精神抖擞,但确实是老了,看到她以后我真是感慨万千。

在看《精忠岳飞》的同时,我也在看《荡寇志》和《说岳全传》,也看《水浒全传》的后五十回,另外也在看其它版本的水浒传,尤其是简本,里面有打田虎、王庆的部分,比百二十回合全。

在看这些东西的同时,我也在看这段历史。

看的东西多了,也就杂了,想把它们摘出好故事揉合在一起就更难了。

尤其难弄的是,里有很多东西逻辑混乱,还相互驳克。

就比如,水浒里是先打辽,然后才打田虎、王庆、方腊,首先这是违背历史的,历史是先灭了方腊,才打辽,而且违背逻辑,辽好歹是一国家,打了结果一个没死,打个方腊却死了一大半,最重要的是,北宋打辽的时候败得相当惨,金打的非常顺,然后才敢动打宋的心。

总之,麻烦多多,我得一点一点捋,才能写出能看的故事。

有人可能会说,反正是YY小说,你就随便写呗,要什么逻辑。

我承认,我写的是YY小说,但我并不是毫无逻辑的瞎写,糊弄你们。

我从不当你们是傻子,因为我觉得,我如果真这么干,那么那个傻子就一定是我。

我可能是水平有限,写不出很多人期待的东西,但我真是尽了全力。

我还是那话,不写也就不写了,我既然写了,就尽量往好了写,我得对得起我这没日没夜的写作,也得对得起你们的支持。

总而言之,最近这些天,我虽然是在两更,但我没有偷懒,我正尽全力为你们写好的故事。

你们可能没留意,我是从哪天开始两更的,其实是台湾郡那章,那时我发现不能再那么写下去了,必须得换个方向,要不然就没意思了,不骗你们说,那天我看了一整天的书和地图,后来才想到开拓台湾,然后会一会江南的方腊,以及后面一系列剧情。

在那之后,我就一边写一边充电,争取给你们呈现一个一样的水浒不一样的故事。

最近我一直在捋主线,等我捋好了,我一定接着还账,我记得我欠了多少。

就说这些吧。

对了,再求求订阅和打赏。

赚的真的太少了,上个月才开了三千多,去了还网贷,去了孩子花的,什么都剩不下,还得去借钱。

您要是对这书有些期待,你就尽量正版支持一下,您要是过得去,就再打赏我点,您要是土豪不差钱,就赏给我一个白银,这白银盟现在厉害了,一个能涨上万收藏,成绩一下子就能上升一大截,我真想有这样的机会,我真想这书能有好一点的成绩,也真想有足够的动力写这书!

我现在真是太难熬了,不骗你们。

你们要是有条件,就尽量支持支持我,就当行善积德了,神佛会看到你们做好事的,我要是说谎,神佛也会看着我的,我会遭报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