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9 章(1 / 1)

大唐玄甲 墨染千里雪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大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得不到的东西,那我们自然是要想点别的办法了。”

“叔父觉得他会答应帮助我们吗?”

“成与不成就看我们给出的条件他是否动心了,本来对于此事我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只想着让你安安稳稳过一生也就是了,没想到突然冒出了这么一位国师大人不说,这天地也是发生了变化,如此一来,我们方才有一线的机会。”

年轻公子皱了皱眉,说道:“叔父,你觉得父亲传下来的那份东西是真的吗?”

叔父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抬手,似乎有什么东西从他手里冒出,那些落在棋盘上的棋子就这么晃晃悠悠地漂浮起来,最终悬在棋盘的上方,这时,他才开口说道:“本来,我对于你父亲留下的那份东西还抱有怀疑的态度,但是等到我学了其他的一部分东西的时候,我就打消了这种疑惑。那份东西是真的,而那个地方也肯定是存在的,但是以我们的能力,没有办法进去,所以只能是找人来帮忙,而那位国师大人显然就是一个不错的人选。”说完,他的手缓缓往下一压,那些棋子再次落到了棋盘之上。

年轻公子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叔父,万一那个国师大人不愿意去那个地方,你也知道,那个地方里面有着什么,若是他知道里面的情况,我觉得他可能会不愿意去,毕竟若是打开了那个地方,将里面的人放了出来,恐怕他就会没有现在的地位了。”

叔父微微抬头,露出了一双锐利的眼睛,他咧了咧嘴,说道:“所以我们不会告诉他里面的具体情况,尽量说得模糊一些也就是了,可以多说说那些对他有诱惑力的,至于其他的,就不用详说了。”

年轻公子点点头,说道:“行吧,那我先去安排了。”

叔父挥了挥手,年轻公子便走了出去,而叔父继续低头看着面前的棋盘,陷入了沉思。

接下来的数日,所有人都想着苏子瑜要对付李彦和一家了,可是却没有什么动静传来,而一些风声也是逐渐传开了,说是有人暗中庇护了李家,让得苏子瑜无从下手,至于这个人是谁,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而所有人的目光都是聚集到了看似平静是苏府之上,他们想要知道接下来苏子瑜会怎么做。

苏府之中,罗七站在苏九的面前,有些惭愧地说道:“主公,属下办事不利,那李家的罪证似乎都是被什么人给隐藏起来的,能够查到的要么就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要么就是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根本没办法掀掉李家。”

苏九双手轻轻地在桌子上敲击着,淡淡地说道:“李彦和与李哲毅没有这样的本事,看来是有人暗中插手了,你在查那些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罗七摇了摇头,说道:“很奇怪,并没有发现什么,可以确定,那些罪证肯定是存在的,但只是被人给隐藏起来了,不过我有些奇怪,既然可以做到这样,为什么不直接销毁掉那些东西吗?难道他们不怕一个不小心就会直接暴露吗?”

苏九冷笑一声,说道:“很显然,对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继续去查,看看是什么人在动手,李家那边先缓一缓。”

罗七想了想,说道:“主公,若是真的想要处理那李彦和和李哲毅,属下有很多不会暴露的办法,何必要这么麻烦呢?”

苏九叹了口气,说道:“现在我正在编修新律法,若是连我都带头去违反律法行事了,就算没有实际的证据,那么你觉得其他人还会遵守律法吗?那么我做那些事不就白忙活了,还有的秩序还是要有的,贸然打破于谁都没有好处。”

“属下明白了,我这就去查。”

罗七的调查还是很有效率的,对方也是一不小心就露出了一些破绽,罗七顺藤摸瓜地查了过去,发现了不少东西,然后就回来告诉苏九。

罗七告诉了苏九几个名字,都是朝堂之上和苏九不怎么对付的,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去反对苏九,但是对苏九提出的一些意见总是持反对意见,只不过同意的人占了大多数这才能够继续实行。看起来这些人确实有这么做的动机,而且也有能力,再加上那些查到的蛛丝马迹,似乎这件事就是这个样子了。

苏九微微颔首,说道:“行了,此事你不用继续查下去了,接下来的事情我亲自来处理,你先下去休息吧。”

罗七点点头,然后就离开了书房。

苏九的嘴角微微掀起,他低声说道:“啧啧,看来这长安城里又混进来了什么东西了,我倒是要看看你们有什么打算,耍心机耍到我的头上来了,若是拿不出我看得上的东西,哼哼。”

第七百四十五章拜访

苏府出奇的平静,除了刚开始的时候让人去查了一下,后来就没有了结果,似乎是不打算继续理会此事,而苏子瑜也整日地投身于编订新律法的事情,没有再提起此事,这让得很多关注着这件事的人都是傻了眼。

而一些人也是松了一口气,比如说李彦和父子,本来他们还担心苏子瑜会暗中使什么手段,结果防备了半天什么动静也没有,这让得他们悬着的心也是放了下来,心里也是感激着那不知为何会帮助自己的那个神秘人。

这一日,苏九和几位刑部和礼部的大人将最后一条律法确定之后,就由数位大人将这份新律法带回了长安给李二和诸位大臣们过目,若是他们也没有意见,那么着新律法便算是编订好了。苏九将几人送出学院,大家含笑告别,然后便上路了。

苏九略微思索了片刻,然后就直接回了长安城,他特意在长安城里转了转,然后才返回了苏府。

没过多久,之前那位年轻公子便带着他的叔父上门拜访了,拜访苏九的人每日都不少,没有人注意到这两人,不过当两人的拜帖放到苏九桌案上的时候,苏九的眼中闪过了一抹思索之色,拜帖上没有多余的装饰和文字,只写一个“姜”字以及一句话,苏九淡淡地吩咐道:“去把那两人带到书房来吧。”管家应了一声,然后退了下去。

苏府的门口,年轻公子身着一身淡蓝色的锦衣,手上依旧把玩着那柄玉扇,而在他的身边,叔父穿着一身淡灰色的袍子,头发虽然没有束起来,但也是梳在了脑后,露出了一张儒雅的面庞,想来年轻的时候也是不比身旁的年轻公子差,气度上更是胜了数筹。

年轻公子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