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5 章(1 / 1)

唐朝小地主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殿旁侍立的寺人宫女连忙行礼而去。

珠帘轻响,李世民走了过来,抱着长孙皇后,坐于榻间,两人乃是结发夫妻,共同生活了二十年,却依然亲密无间之极。

厮磨着柔顺清香的秀发,李世民心中温馨宁静,细腻纤手轻抚着他的脸颊,鬓角发丝,似乎又增添几分霜雪,长孙皇后望着心痛,轻唤道:“二郎,你……”

久久无语,长孙皇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李世民是天子,一国之君,注定他在享受无比尊贵的权力之时,又会失去了许多。

轻吻娇嫩的手指,李世民清楚挚爱的心理,轻轻微笑道:“观音婢,听闻你今日到东宫了,乾儿怎样?”

“一如往常,学业进步了。”长孙皇后说道。

“你呀,又替他隐瞒了。”李世民埋怨起来,却没有不满,只是叹道:“身为太子,却私下出宫嬉戏,成何体统。”

“乾儿知道错了。”长孙皇后柔声道:“陛下私下惩戒就行,不要在朝堂之上告知众臣。”

李世民微微摇头,说道:“我十八岁尚在民间,知道民间疾苦,即位以来尤有过失,乾儿自小生于深宫之中,不明世失,偶尔犯错也属正常,告诫几句,让他铭记即可,不必惩戒,自然不能告知百官,不然肯定又弄得满城风雨。”

“还是二郎通情达理。”长孙皇后轻笑道,有几分少女的娇媚。

李世民怦然动了几下,一双手掌揉抚进去,亲吻芬兰香唇,含糊其辞道:“不过,东宫寂寞,也该找个人,来陪伴乾儿了。”

唔,长孙皇后娇嘤答应,慢慢闭上眼眸……

谢谢书友天海闻汐,、sss的打赏。

第一百一十二章 偶像

唉,脑袋晕胀欲裂,恨不能用刀斧破开以减轻痛苦,韩瑞迷迷糊糊睁开眼睛,抚头轻拍敲打,半响才觉得清醒两分,左右打量,发现自己已经回到客栈之中,至于是怎么回来的,那就丝毫没有印象了。

宿醉呀,真是苦不堪言,下次,说什么也不逞能了。

韩瑞翻身起榻,推开门窗,发现外面艳阳高照,已经将近午时,叫唤让客栈伙计找了盆清水,只顾洗漱,却没有察觉伙计那类似崇拜的目光。

抹净水珠,又换过衣裳,韩瑞走出房门,到隔壁敲了几下,发现没有动静,迷惑不解之时,钱家的仆从连忙上来说道:“韩郎君,我家郎君昨夜留宿了,并没有回来。”

哦,韩瑞放下心来,突然想起事情,连忙问道:“对了,昨晚,是谁送我回来的?”

眼睛尽是仰慕,仆从说道:“是一帮少年公子,我等也不认识。”

感觉仆从的表情有些奇怪,不过韩瑞也没有放在心上,宿醉的后遗症仍然困扰着他,慢腾腾走下楼去,寻思着要不要找医生开药……走了半楼梯,韩瑞发觉有些不对,正要低头观望,一阵热烈的气奔涌而来。

“韩大侠!”

“韩兄。”

“哥哥。”

厅中,聚集了数十奇装异服的少年,见到韩瑞出来,连忙拥挤而上,小小的楼梯不堪负重,吱呀的晃响,他们却毫不在意,依然争先恐后地拼命往上挤行。

怎么回事?韩瑞还没有来得急细想,手腕就给人扯拉住了,身体不由自主向前前倾倒,这更合少年们的心意,或捧或抬,架着韩瑞下了楼梯,来到厅堂空旷的地方,还没有放下落地,旁边就有人急切的叫道:“大侠,还记得我吗,昨日我们举杯共饮……”

“韩兄,认识下,我是城东……堂的,诚挚邀请韩兄加盟。”

“魁首,只要你加入我们,就是我们的哥哥……”

哭着喊着抱大腿,七嘴八舌,吵吵嚷嚷,热闹非常,但是身为当事人的韩瑞,却依然稀里糊涂的,弄不清楚怎么回事。

“诸位……”

没有反应,不得已之下,韩瑞又适当提高音量,高声道:“能否容我说句话。”

还是充耳不闻,嘈杂的声音不断涌来,刺激着晕胀的头脑,韩瑞怒了,不由大声吼道:“都给我闭嘴。”

效果显著,杂声戛然而止,众人面面相觑,眼巴巴望着韩瑞。

呃,干咳了声,韩瑞脸上又恢复和煦的笑容,低声道:“几位兄台,能不能先把我放下来,有什么事情,我们可以慢慢谈。”

旁边几人恍然,连忙小心翼翼低身松手,脚踏实地,韩瑞安心几分,有些莫明其妙,迷惑问道:“诸位,寻我有事?”

“韩哥哥,我是白马堂的……奉贺兰哥哥之令,邀请韩哥哥赴宴,共商大事。”

什么大事,还不是想拉人入伙,一帮少年心中鄙视,也不敢怠慢,连忙开口自报家门,纷纷扰扰,其目的也不外乎是要宴请韩瑞,幸好,他们也学乖了,知道同时出声,肯定听不清楚,所以一个个的岔开。

了解怎么回事之后,尽管心中还有疑虑,但是韩瑞也顾不得细想了,还有许多人在等待自己的决定呢。

真是头痛,韩瑞摸着发胀的脑袋,灵光闪现,毫不迟疑道:“我初到长安,就承蒙诸位另眼相待,若是拒绝了,未免显得不近人情,但是诸位同时礼请,奈何分身乏术,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的确如此,一帮少年互相对视,尽管想韩瑞只答应自家的请求,却也知道希望不大,就在他们迟疑之时,却听韩瑞继续说道:“诸位盛情相邀,若是只答应赴一家之宴,就要推了其他宴请,也非我愿意看到的。”

听到这里,白马堂的使者脸上的笑容顿时垮了,其他少年却暗暗松了口气。

其实道理十分简单,只答应一个宴会的话,肯定会得罪很多人,在不了解情况的情况下,韩瑞绝对不会贸然应承的。

“而且,并非我故意推托,今日我的确是无暇,要到长安城中拜望一位长辈。”韩瑞苦笑道:“宿醉醒来,才发现我已经耽误了许久,若是再不出行,恐怕长辈就要动怒责怪了。”

百善孝为行,朝廷科举考的就是孝经,孝道已经深入人心,在场的少年,不管再怎么叛逆放荡,却有诚孝之心,闻言怎么敢再加以阻拦。

“来日方长,宴请之事也不急,待韩兄探望长辈归来,我们再细谈。”有个少年反应灵敏,率先说出乖巧机灵的话,旁人闻言,纷纷醒悟,连忙附和起来。

“如此,多谢了。”韩瑞行礼,害怕节外生枝,不敢再多说,快步出门,寻了匹马,匆匆忙忙离去了。

“不愧是我辈榜样,言行干脆利落,真是豪气。”

类似落荒而逃的情形,落入少年们的眼中,却得到一片赞叹之声,这种盲目信服的情结,在后世娱乐圈里,自然是屡见不鲜,放在唐代,却也适用。

韩瑞身影消失不见,少年们却不愿意离开,反而高声和喝道:“……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说白了,其实就是意气两字作怪,昨日韩瑞无意中吟咏的少年行诗篇,深深打动了自诩游侠儿的少年公子们。

游侠包含的内容很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