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3 章(1 / 1)

唐朝小地主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交待。”

“也是。”大理寺丞同叹道:“身不由已,着实令人无奈。”

司法参军点头,提起精神,镇静道:“兄长,说吧,小弟我做好准备了。”

“……”大理寺丞也不再犹豫,轻微说了个名字。

司法参军错愕,很是意外,脑中有很多想法,甚至于猜测是……没有料到,居然是这个分外陌生的名字。不过,到底是京兆府官员,不仅要业务精湛,而且要牢记各种“护官符”,脑子转了几个圈,立即醒悟道:“哦,是……”

“知道就好。”大理寺丞咳嗽了下,声音恢复正常语调,微笑说道:“判司,案卷好像抄得差不多了。”

“真的,多谢寺丞帮忙,这份人情且记下,过两天,请你喝酒。”司法参军说道,与大理寺丞笑谈几句,几个书吏搁笔,快手整理案卷送了过来。

急着回府衙复令,司法参军立即告辞而去,大理寺丞也没有挽留,送他出了官署,看着司法参军远去的身影,心中忐忑不安,远远没有表面那样平静,毕竟有些事情,不是说撇清,就可以安然无事的。

很快,司法参军回到府衙,向京兆尹汇报此行的经过,呈上档案资料,听到和东宫扯上关系,京兆尹也忍不住吃惊,脸色变了,最后听说保释泼皮出狱的人名,也是愣了下,不知那人是谁,在司法参军的提醒下,脸色再变……

司法参军小心翼翼问道:“府尹,怎么办,要不要下官带人,去把他缉拿回来审讯?”

“不急。”京兆尹觉得脑袋有些涨疼,本来就知道,这件案子不会简单,可是现在看来,要比想象中的还要复杂。

考虑了下,京兆尹说道:“这伙人,不是全部出狱了么,才死了几个而已,你到大牢里,仔细盘查,看看有没有余下之人,有固然最好,若是没有,那就拷问那些嫌犯,看看他们是否知道什么线索。”

司法参军连忙应声而下,京兆尹也没闲着,吩咐衙役准备马车,不顾天色暮霭,又要进宫面圣,汇报案情的进展情况。

“……好大的胆子,行刺太子妃之后,又想谋害越王妃,下次该不会打嫔妃的主意吧,也不怕诛连九族。”京兆尹喃喃自语,到了皇城,理了下衣冠,下车步行而进。

到了宫殿门前,宫中内侍知道京兆尹为何而来,也没敢刁难,急忙通报,很快就返回,带来李世民传唤的口谕。

悄悄地扯了下衣袖,京兆尹不紧不慢,轻步来到宫殿之中,一番参拜,落坐于锦席之上,李世民目光瞥来,淡声问道:“查出什么了?”

“陛下英明,案情进展顺利,已经发现了关键人物。”京兆尹恭敬说道。

李世民不动声色,微微颔首道:“不错,你们辛苦了。”

“此乃臣等分内之事,将功赎罪,不敢言苦。”京兆尹一脸感动,声音隐隐哽咽。

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皇帝怒斥,那说明你还有被骂的价值,你应该感到高兴,要是什么反应也没有,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当然,称赞更是不得了,往往意味着赏识,器重,听到这话,京兆尹终于可以安心大半,要不是生性自矜,恐怕忍不住泪流满面。

京兆尹,从三品大员,也是朝廷高官大臣,还是要安抚的,李世民说道:“朕也知道,京畿要地,诸事繁多,不可能一一顾及,偶有疏漏,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不过在朝堂之上,百官群情鼎沸,朕也不好徇情……”

“陛下呵护之心,臣自然明白。”京兆尹激动莫名,这个模样,如果李世民让其去撞墙,估计糊里糊涂之下,真会听令而从。

心中颇为满意,李世民态度愈加温和,轻声问道:“卿家所言的关键人物,到底是谁?”

“岑文昭。”京兆尹脱口而出。

李世民皱眉,沉吟道:“岑文…昭,什么身份?”

“中书侍郎岑文本的幼弟。”京兆尹轻声说道,要不是证据确凿,他也很难想象,岑家,特别是岑文本,朝廷的新贵,怎么与这件事情有所牵连。

李世民一愣,脸色沉了下来,不怒自威,平静问道:“怎么回事?详细道来。”

本能的,心中一阵惊颤,京兆尹低头,仔细的汇报起来……V

第五百零八章 波澜

临近春天,气候反复多变,朝阳夕雪,本来还是晴朗的天空,一眨眼,就变得阴沉沉的,就好像李世民的心情,即使没有表露出来,但是京兆尹却明白,这个时候,皇帝绝对不是在高兴,想到可能暴发的雷霆之怒,京兆尹忍不住又缩了下身体,头低得更加厉害了。

“冲撞太子妃,意图不轨?”李世民问道:“可否属实。”

暴风雪前的平静呀,京兆尹连忙说道:“据大理寺官员核查,却是没有确凿的证据……”

表面上是这样,几个泼皮闲汉,在巾帼园附近嬉耍,无意中冒犯了太子妃的仪驾,只是无心之过而已,却先被暴打,又被关进暗无天日的天牢,真是倒了八辈子大霉,不过实际上是不是这样,京兆尹可以肯定,其中必有蹊跷。

宫殿之中,突然安静下来,李世民在沉吟,过了半响,慢声说道:“你可知道,岑文昭为何要帮他们脱身?”

“臣不知。”京兆尹摇头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去查,去问。”李世民淡声道:“怎么,需要朕教你办案不成。”

京兆尹慌忙说道:“臣不敢……”

“你是不敢。”李世民似在讥嘲,又似生气,虎目含威道:“秉公执法,有什么可顾虑的。”

“臣没有顾虑,只是觉得,兹事体大,特来汇报陛下……”京兆尹诚惶诚恐的辩驳说道,多少有些言不由衷之意,别看他身为京兆尹,官居三品,位于中书侍郎之上,然而中书省是朝廷机要之司,中书侍郎岑文本,更是深得李世民器重的官员,负责起草诏书,清贵显耀,一般情况下,还是不要得罪为好。

就算清楚京兆尹言不尽实,但是姿态做足了,李世民也不准备计较,微微颔首,指示道:“此事骇人听闻,朝廷百官,全城百姓震动,不管涉及谁人,一定要追查到底,将凶犯绳之以法,给天下人一个交待。”

京兆尹连忙应声,立即告辞而去,时间有限,耽搁不得,自然要争分夺秒,有了皇帝的允诺,那么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京兆尹退身而出,步伐匆忙,自然没有看到,宫殿之中,李世民眉头紧皱,目光变得十分深邃,隐约觉得,浮出水面的案情,只是冰山一角……

岑文昭,岑文本的幼弟,两人相差十几岁,性格也有很大的差别,岑文本性格沉稳务实,重于操守,而且非常谦虚,常常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所以做事谨小慎微,战战兢兢,自然得到李世民的常识。

然而,岑文昭,上有父母宠爱,下有奴仆奉承,中间更有岑文本这个靠山,性格自然与那些公子哥儿类似,非常喜欢热闹,经常招呼一帮朋友,到城中名楼酒馆宴饮,夜夜笙歌,通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