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这样,我就不是我了,韩瑞心中寻思,口中说道:“切记,安全第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我倒没什么,就怕你出事了……”
听到这里,武明空有几分欣喜,可是又听韩瑞说道:“你爹娘怪罪下来,我可担待不起。”
顿时,i姑娘的表情,由晴转yīn,昏昏暗暗的,好像准备下雨。专心行舟,韩瑞却是没有留意,i舟悠悠,对岸的长堤在视野中越来越清晰。
就在堤岸的附近,一艘渔船之上,一个渔夫,五六十岁岁,皮肤黧黑,面庞jing瘦,一件蓝布短衫已洗得发白,盘坐船头,身影有些佝偻,手里拿着钓杆,旁边搁着竹篓,聚jing会神,静静的垂钓。
残阳昏黄,晚风吹拂钓丝,老渔翁的身体纹丝不动,稳若泰山,就是在一动一静之间,构成了眼前美妙的景象,可是,又有谁能知道,渔舟晚钓意境的背后,渔家是何等的辛酸,韩瑞心中微叹,撑着i舟,慢慢的靠近渔船。
水中bō纹起伏,听到湖水哗啦啦了声音,老渔翁轻轻皱眉,抬头看去,见到韩瑞与武明空两人,苍桑的脸庞lù出几分笑容,扬声道:“i哥、i娘子,有事?”
韩瑞微笑说道:“老丈,垂钓许久,可有收获?”
“收获不多,三五尾而已。”看了眼竹篓,老渔翁笑呵呵道:“怎么,i哥有兴趣?”
“晚上嘴馋,想吃鱼膳。”韩瑞笑道:“却不知道,老丈是否肯均许予我。”
“自然不成问题,i哥想要几尾。”老渔翁豪爽答应,伸手进竹篓取鱼,手脚麻利的u了几根水草,穿透鱼鳃缠绕……
“全部。”韩瑞微笑,mō了串铜钱,轻轻搁在渔船板上。
老渔翁愣了下,连忙说道:“i哥,不用这么多……”
韩瑞笑了笑,随口问道:“老丈,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呀。”
“老头子了无牵挂,以船为家,还用什么回。”老渔翁说道,其中的苦涩,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清楚。
韩瑞沉默不语,这种时候,无论说什么也不合适,只是安静的注视老渔翁的动作,连续缠绕几圈,就把几尾草鱼连成了串递了过来。
韩瑞伸手接过,指着湖畔宴会的地方,微笑说道:“老丈,待会若是还有收获,不妨送到那里,想必他们非常乐意接收的。”
“……谢谢i哥指点了。”
韩瑞微微摆手,将草鱼扣在舟尾,支起竹篙,慢慢的向岸边划去,此时天è渐暮,夕阳西下,残云似血,红彤彤的,仿佛是在做最后的挣扎,山间的清风,慢慢涌下,空气之中,多了几分冷意。
众人头顶之上,已经系绳横空,悬挂了盏盏灯笼,地坪的中央,已经堆起了竹木,准备点燃篝火,前来的宴客却是越来越多,而且是以文人书生为主,让那些官吏士绅颇为惊讶,这些人,平时自诩清流,鄙视官吏奉承权贵的行为,现在怎么前来凑这个热闹?
打听之后,官吏才知道其中的原因,看似恍然大悟,其实仍然理解不了,文人书生为何这么狂热,但是不妨碍他们,更加重视此事,期待着韩瑞的到来,毕竟,大名士升官的速度,向来是有目共睹的,不指望能够与之ji好,至少也要留个好印象,等到天使回京复命,提到自己的名字,岂不是要少奋斗好几年?
即使知道,这多半是痴心妄想,不过有盼头,总比没有希望好,某些人心里琢磨,应该怎样讨得朝廷天使韩瑞之时,湖边i舟之上,武明空忍不住说道:“宴中有鱼膳,你为什么要自己买?”
韩瑞轻笑道:“钱多了,没有地方uā,偶尔也要挥霍下,不要都堆在钱库里发臭了。”
“我听得出来,你又在骗人。”武明空肯定说道。
“我不骗人。”韩瑞说道:“我只骗i孩……”
武明空怔忡了下,居然没有什么反应,韩瑞反而觉得有些奇怪,惊讶回头道:“咦,你不生气?”
“为什么生气。”武明空笑了,秀眉弯弯,眼眸好像是月牙,得意洋洋道:“我是大人,不是i孩,你故意这样说,就是想逗我生气,偏不上当。”
“机灵的i丫头。”眺望岸边,韩瑞说道:“你阿娘好像来了,送你回去,免得人家指责我拐带你,解释不清,那么我只得学三闾大夫,投江自濯了。”
“讨厌……”武明空呶着i嘴,低声道:“人家还想摘菱戏水。”
“现在不行,以后有机会再说吧。”韩瑞随口道,动作也有几分熟练了,竹篙轻轻点水,i舟似箭,破开湖水,轻快向岸边驶去。
这个时候,在冯长史的引领下,丁太医等人现身在宴会之中,立即得到在场官吏的围堵,客套见礼之声,络绎不绝,嘈杂喧嚣,好久才慢慢平息下来,随即有人不解,最为重要的太常博士,怎么不见踪影。
“稍后就到……不,已经来了。”冯长史就要打下官腔,含糊应对,忽然见到湖中驶来的i舟,连忙改口,脸上lù出和煦的笑容,快步迎了上去。
停舟上岸,身边跟着个亦步亦趋的inv孩,手里提着几尾草鱼,在众人的注视下,韩瑞坦然自若,微笑说道:“冯长史,在下没有来迟吧。”
“恰好,我们也是才来,怎么算迟。”冯长史连忙摇头,看到韩瑞手里的鱼,奇怪说道:“韩天使,你这是?”
“渔舟晚钓,一蓑一笠一扁舟,一杖长竿一寸钩,一上一下一来往,一人独钓一江秋。”韩瑞微笑说道:“情景ji融,十分难得,若是不买几尾鱼,真是对不住渔翁。”A
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能纵容
第四百四十七章不能纵容
按诗法论,一首诗之中,出现重字乃是大忌,但作为一种游戏之作,一字诗也别有趣味,诗中连续出现了十个一字,冯长史初闻,不由愣了下,仔细品味片刻,再对比眼前的情景,觉得要比那些文人书生,无病呻吟更加符合心意,顿时连连点头笑道:“自然理所应当。”
“一、一、一……不愧是名满天下的大名士,瞧人家作的诗,真是不同凡响。”
“不多不少,正好是十个数,十全十美……”
“诗,居然也可以这样作?”
旁边,前来的官吏士绅,文人书生悄声议论,自然有机灵的小吏,从韩瑞手中接过几尾草鱼,至于怎么处理,那是厨师的事情,现在主角到了,众人又围了上来,纷纷见礼,又是好一阵热闹。
人群之中,有几个善于丹青画作之人,听了韩瑞的诗,又见到渔舟晚钓的场面,灵感突然暴发,回家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挥毫泼墨,画成了图,再题以诗作,消息传出之后,上门求画的文人书生,络绎不绝,着实让他们赚了不少润笔费。
而且,湖中的渔翁,也成了荆州的名人,不时有文人ā客,追行韩瑞的足迹,由护城河飘流直下,到了瓦子湖转了半圈,找到渔翁,必然买上几尾草鱼,以示景仰之心,这个结果,韩瑞自然难以料到,偶尔知道了,只得感叹古代追星族的狂热,一点也不逊于后世。
除此之外,还有某个心思灵巧的士绅,就在宴会结束的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