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将花笺折叠起来,小心翼翼放到怀中。
“观音婢,心中欢畅吧。”李世民含笑,低声道:“这个小子,夸起人来,简直就是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不留丝毫余地,让朕以后怎么办。”
长孙皇后灿然而笑,灼如桃华,风姿天成,让人不敢直视。
两人深情款款,神秘私语的模样,更让众人八卦之魂,熊熊燃烧起来,不过也知道讲究策略,在众人的推举下,平日最受帝后宠爱的长乐公主,轻盈走了过来,借献酒的机会,就赖在长孙皇后身边,不愿意离开了。
娇憨痴缠了片刻,仿佛耐不住乖巧女儿的软语相求,长孙皇后无奈微笑,将花笺取出,长乐公主就伸手抽拿,蹦跳两步,摊开默诵,不自觉地念出声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惊艳,绝美,众人闻声,目光不由自主望向长孙皇后,一时之间,只觉得诗如其人,其人如诗,恰如其分,恍过神来,众人回首,最多的是自然是贵妇、少女们,直视正襟危坐的韩瑞,眼睛里灿出灼热的神采。
如果,这诗是写给自己的……
高台之上,与李世民相隔几个位置,那四个风采各异,姿容艳美的丽人,也一阵心神摇曳,即使身份怎样高贵,毕竟也是女人,也有贪慕虚荣的时候,察觉几双略微炽烈的眸光,李世民一阵头痛,清楚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宫里恐怕没有那么和谐安稳了。
没有任何夸赞之声,因为众人心中清楚,这首诗就是最好的赞美之词,瑰丽、绚美,平常的喝彩叫好之声,不及其中的十分之一。
突然,李承乾站了起来,轻声道:“父皇。”
“何事?”
总体而言,李世民现在的心情还是不错的,笑容要比平常时候浓郁几分。
机会难得,尽管心中有几分紧张,不过李承乾还是壮胆说道:“韩瑞才华出众,儿臣想征辟他为东宫属官,恳请父皇恩准。”
嗯,李世民笑容渐淡,迟疑了下,随之说道:“此事暂议,来人,奏秦王破阵乐。”
一声令下,寺人应声,疾步而下,李承乾失望归席列坐,李泰目光闪烁了下,笑容灿烂依旧,却隐约多了分异样。
片刻,一阵雄浑的鼓乐轰然响动,声震于野,响彻云霄,传进众人耳中,有种莫名热血沸腾的振奋,适时,场中,无论男女,老幼,文官武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舞台之上。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苍劲有力的歌声传来,两方披甲执锐的军卫踏步而进,沉重的步声,与鼓乐的节奏伴合,极其符合韵律。
“这就是秦王破阵乐么。”身在席末,韩瑞挺直腰身,引颈张望,看着两方军卫,如同两军对战似的,踏着雄健的舞步,挥舞手中兵戈,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一举一动,牵引人心。
歌声抑扬,苍浑厚实,舞蹈雄健,挥兵对刺之间,令人懔然震悚、血脉贲张,视听效果,不比后世影视大片相差多少,至少在韩瑞认为,起码人家认真对待,模拟真实战阵对抗,不是胡编乱造而成,这点尤其让人肯定。
听说,这还是小场面而已,前年时候,秦王破阵乐再次编新之后,在玄武门首演,宴请蛮夷酋长旁观,擂大鼓,声震百里,气壮山河,军马二千,引队入场,场面之壮观,至今令人津津乐道,韩瑞听闻之时,也不禁为之神往。
小道消息,今年李世民生辰,也就是十二月二十二日,或许能观其全貌,韩瑞揉搓下巴,寻思着走谁的门路,讨张请柬才行,问题在于,宫廷宴会,不是现在这么简单,随从随行的办法,恐怕不怎么好使。
就在韩瑞浮想联翩之时,破阵乐已经接近尾声,最后一个击刺,众军卫大喝,收手直立,行了个军礼,却步而退,瞬息,喝彩之声,如同潮涌,久久不歇,尽管只是节选,就已经让人看得如痴如醉,那么舞乐之全貌,该是何等威武雄壮。
“万岁”
待军卫退去,众人情绪稍微冷静下来,不过那些武将,仿佛找到了宣泄的机会,举杯遥祝,后来觉得用杯盏不过瘾,干脆抱起了酒坛,肆意豪饮,喧哗吵闹,对此,众人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甚至连李世民也只是一笑置之,没有任何斥责的意思。
时近黄昏,宴罢,李世民率众先行离去,众人恭送,随之纷纷散去,一时之间,骊宫门前,轻车华盖,香帘飘飞,热闹之极,找了个时间,与虞世南、欧阳询等人作别,韩瑞翻身上马,准备离去。
不料,一人拦阻,恭敬说道:“韩公子,越王殿下有请。”
兄弟们,最后的十几个小时,不要留票了,都投给我吧,谢谢。A
第二百一十六章 给什么官
第二百一十六章 给什么官
李泰,找自己有什么事情,韩瑞迷惑不解,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个仆役走了过来,也是毕恭毕敬的行礼道:“韩公子,蜀王殿下有请。”
“韩公子,永嘉公主……”
“国公……”
“侯爵。”
仿佛是种信号,顷刻之间,韩瑞的身边挤满了人,都是王公勋爵之家的仆从,目的相同,在表达对于韩瑞敬意的同时,却是邀请他出席宴会聚会,态度之热情诚恳,与真是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怎么突然这么热情好客了?韩瑞继续迷惑,按理来说,他已经不是当初刚进长安的无名小子,名声早就已经传扬出去,即使不是众所周知,但是那些王公权贵肯定有所耳闻,前些日子,也参加过一些贵族的宴会。
只是后来,他与郑淖约的婚事传出来之后,一些人唯恐避之不及,别说人影了,连本来繁多请帖也瞬息消失无踪,而今才清闲几日,怎么他们又全部变脸了?仿佛变得才相识似的,个个投贴相邀。
嗯,翻看了几张请贴,韩瑞发现,这次邀请自己的规格,似乎有所提升,连房玄龄这种高官权贵的帖子,也列名其中,真是出乎意料,什么时候,这样的权臣,也开始关注自己了,换种说法,文人的诗名再响应,也不过是文人罢了,岂能因而入得权贵的眼?
要知道,现在不是宋代,以文入仕,高官或许文采不显,但是文采卓然的,肯定有机会成为高官,然而唐代却相反,文才再出众,不过是权贵大臣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宴会游乐的调味品,真正看重的,还是出身、背景、政治前途。
十分不巧,这几样,韩瑞没有一个是沾边的,现在却得到众人的盛情相待,心里难免有几分疑惑。
其实,也容易理解,归根结底,无非是李世民的态度,增席、列坐,或许在韩瑞看来,不过是平常普通的举动,却忘记现在可是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