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一片黑暗,唯有宋代的城市一片光明,这也使得宋代被誉为“光明之国”……
在春秋这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一座灯火不息的城市更是让人迷醉的。
叔向背着手,缓缓的走过街道,街道两边的店铺不时的有人出来挂灯笼,见到叔向走来,他们依次向叔向鞠躬致敬,叔向也一一谦和的还礼。
按照赵武的设计,政府官员是有制服的,制服的款式由政府规定,但服装不发放,而是发给官员服装费,由官员自己向店铺定制——这一观念纯粹是源自管仲的治国理论。
叔向身上穿的就是官员的制服。
因赵武的原因,扣子提前发明了,这也使得官员的官服更加贴身,更加节省布料。当然,赵武没有去摧毁“深衣”体系,在他设计的官服体系中,深衣褥裙属于“大礼服”。官员可以在隆重的典礼中穿这样的大礼服,而平常的时间,官员的制服,上身是类似现代的猎装款、这是一种有很多口袋的紧身夹克。而下衣则是长裤——完全是“胡服骑射”的提前版。
现在是冬天,叔向穿的礼服内还衬着一件薄薄的羽绒服,使他一点不觉的寒冷。
他这套礼服是呢绒制的,料子非常挺括,制服上金亮的铜扣在灯光下闪出青幽幽的光。
除了铜扣之外,叔向胸口还别了标志自己所属官衙的徽记。
执政府的徽记,是一面盾牌上彼此交叉的一张犁与一柄剑。盾牌中心用阳文,采用浮雕法铭刻的三个字:执政府。
这个执政府类似后来的总理衙门,赵武的改革措施将原来田园牧歌式的粗放式管理,变成了精耕细作的专业化行政体制,为了应付越来越庞杂的行政事务,于是有了“执政府”的诞生,许多从赵城学宫毕业的学生进入执政府中,协助叔向进行大量的文案工作,有了足够的行政人员,也使得叔向的各种改革措施能够贯彻实施,而眼前这座光明之城,也是叔向的得意之作。
最近,叔向琢磨着用治理新田城的经验,确立一部城市法案,规定城市所应具备的卫生状况,环境面貌,以及行政体制。这部法案将首先在国君直属领地内推行,然后责令各大家族仿效。因为心中存有这份心事,叔向一边走,一边观察着街道两边的情形,推敲着法案中的疏漏。
“不行,新田城之所以能做到家家点灯,是因为这里是国都,是天下财富的汇集,列国来经商采购的商人,使得商人有足够的利润,在夜晚燃气灯火待客,但小城市就不行了,强令商人点灯,那是对商人的一种盘剥与压榨,如果由政府出面,那么这笔行政费用会让政府不堪忍受……”
叔向正思考着,眼角看见一个肥胖的身影摇摇摆摆的在前方晃荡,那胖子前呼后拥的,身边的侍卫显得非常警觉——如此肥硕的身材,在新田城独一无二。叔向赶紧扬起嗓门,拱手招呼:“副帅,怎么您也有心过来巡视街道?”
韩厥转过脸来,让侍卫们四散开来,命令叔向靠前,他笑着,浑身的肥肉都在颤抖:“我哪有心思巡视街道,这种巡视的活有你们执政府的官吏就足够了,我是出来寻欢作乐的,因为看到灯火璀璨,所以让马车停在街口,四处遛一遛。”
叔向拱手行礼,憨憨的笑着。韩起一抖身上的肥肉,拍着叔向的肩膀,好奇的问:“我听说你今天又顶撞国君了,让国君好不郁闷。这可不好,国君喜欢玩乐,有时候不妨顺着他点。”
叔向微微拱手,谦恭的回答:“不能顺着国君,这次国君竟然要求列国筹集兵马,替杞国修缮城池,如今列国出兵帮我晋国征讨楚国,大军还没有撤回,君上又想劳动列国,这个口子可不能开……我还听说君上有意让鲁国归还侵占的杞国土地,这更加不行了,唯有严厉的打消君上的念头,才能维护我们霸主的权威。”
第二百五十二章 黄金鞋下不觉冷
第二百五十二章 黄金鞋下不觉冷
杞国国小,连鲁国都可以欺负他们,杞人日夜生活在忧患之中,所以才有了“杞人忧天”这个词,但杞人有幸,生了个好儿子——晋平公。
晋悼公在做公子的时候,娶了杞国国君之女杞姜,晋悼公中年去世,杞姜一手将晋平公抚养大,晋平公很尊重自己的母亲,如今晋国的霸业如日中天,杞国国君自然与女儿的联系密切起来,连带着,晋平公对这位外公也亲切起来。
等晋平公长大了,晋国的霸业在臣子们的努力下越来越稳固,再见到外公却日夜为国家存亡忧患不安睡不着觉,晋平公觉得应该帮外公做点什么,所以才有了替杞国修城墙,迫令附庸国归还杞国故土的打算,但这些打算符合外孙的身份,却实在不符合晋国的霸业。
晋国虽然是霸主,但动用附庸国的力量,必须是为了抵抗外敌,必须是为扩张自己的霸业。不能连自家外公修建城墙这点小事,还要召集诸侯国,出动武士大军……而且更加错误的是,他还命令鲁国归还杞国的城市。
韩起想了想,点头赞同:“没错,诸侯国大军帮助我晋国出战南方,武子那里连绵不断的运回战利品,使得我晋国现在一点不为去年前年的大灾荒发愁,诸侯为了我晋国霸业不辞劳苦,帮助杞国国君修建城墙这点小事,确实不值得劳动诸侯的武士……不如我个人赞助一点吧。
嗯,如果我个人赞助一点钱,叫小武再掏出一部分钱来,。它的家族看到我们的动作,多少也能出点钱……小武最近不是将修建南方道路的工程承包给商人了吗,我们几大家族私下里出点钱,把修建杞国城墙的事情承包给商人,如此,寡君减少了心事,也许能更加快乐一点了。”
叔向气的说不出话来。
韩起这是做老好人,他想用家族赞助的方式,帮助国君减少烦恼,但这个口子不能开,有了这个先例在前,没准以后的继任国君会继续援引这个先例,随时随地的要求各家族赞助,那么,各家族承担的义务就永无止尽了。
叔向想了想,把话题跳转过去:“元帅又来信了,要求我们尽快处理乌馀的事情,如今列国为我们征战在外,确实不应该让乌馀这个叛逆使他们忧心,杞国的事情还是等元帅回来处理吧,副帅对乌馀有什么想法?”
韩起摸着下巴,神色犹豫:“这不好吧?乌馀是先元帅范匄接纳的,如今我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