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5 章(1 / 1)

春秋小领主 赤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产扒得个一光二净……但现在看了赵氏士兵的工作,中行吴跳楼的心思都有了。

人家赵氏士兵干活那才叫一个专业——沈国国君美丽的后花园,现在已经大变样,赵氏士兵挥舞着随身携带的工兵小铲,将花园掘得个一干二净,如今花园里到处是他们留下的孔洞。连没有用的野草也被赵氏士兵拔光,他们把这些野草编成简陋的绳索,而后用这种粗糙的草绳捆住花树的根部,这些花树,又随后被他们小心翼翼地搬上马车,川流不息地运出城外。

这还不算,远处齐策的叫嚷更是让中行吴后背上全是冷汗,只听齐策在那里喝斥:“柱子先不要掀,这房子毕竟要住人……嗯,栏杆就无所谓了,扒掉它也不影响住人,不管今后谁住这里,过去的那些旧栏杆,他不见得满意——扒了扒了!全是干透了木材,用来烧火,肯定不错……”

都拆到栏杆了,你可以想象赵兵干完活后,沈国国君美丽的宫殿会成什么样子。

如今除了房子的门框以及屋顶还完好外,整个院子没剩下什么——栏杆拆了,门口台阶前的踏脚石虎挖了,院子里盖的草亭也只剩下地基,连庭院里的池塘与沟渠都大大地拓宽加大……因为据说塘泥、渠沟里沉淀的青苔最适合沤地,节俭的赵氏士兵便把这些沟渠表面的浮土铲去了一圈……当然,沟渠里原来生存的鱼虾也都遭了秧,基本没有什么留下什么后代。

看见原先清澈可以见人的池塘现在变成一滩浊水,中行吴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向赵武走去,他拨拉开围着赵武的几名商人,恭敬地请示:“元帅,先驱军与戎狄部族游骑兵都准备妥当,你看派哪支部队先发?”

赵武冲中行吴点点头:“你先等等,等我把这里的事情处理完……我告诉你们我现在没有钱,但我可以给你们权力,征服者应当享受的特权,我这里只批发,不零售。我给你们开凭证,准许你们享受专许经营权……什么是专许经营权?那谁谁谁谁,不懂就不要参与了,你事后凭借我开的单据,向执政府申领工程款项得了——当然,那笔款子既然是赊欠工程款,我也按照规矩,根据拖延的时限支付相应的利息,怎么样,答应了我就签合同签契约。”

一名商人笑了回答:“元帅的信用我们是相信的……嘿嘿,有元帅签字,哪怕执政府不给钱,我们也可以找赵氏讨要这笔费用,赵氏,不会连自己家主的签字都不认账吧?”

两三名商人急忙打岔:“过了过了,这话说过份了,元帅是为国家修路,怎能让赵氏承担这笔费用,再说,元帅既然签字认可这笔费用,还给我们支付了相应的利息,我们怎么会不相信元帅呢?

不过,元帅说专许经营权,我们能不能先听听这个权力,再谈事后付款的事儿?”

赵武点点头:“我晋国本身的劳力就比较窘迫,所以我希望你们尽量从楚国,或者楚国邻近的盟国那里雇用劳力……我准备按照国内的薪金水平,替你们支付每一个劳工的付款。当然,如果你们最后如果能把这些劳力运回国内,每诱拐回一名劳力,我都会向你们支付一笔赎买费用,我要代表国家从你们手中赎买这些人,让他们成为平民,成为自由的纳税人。”

此时,齐策在指挥拆迁工作。齐策之下、在场的赵氏爵位最高的家臣卫敏及时插话,扮演帮衬的角色:“不过,这笔钱不会多,你们本来是雇佣当地人做工的,他们也不是你们的奴隶,所以,元帅刚才说的所谓‘国家赎买’,不过是变相给你们一部分补贴,这个具体价钱,我们回头再商议,也请诸位不要太贪婪。”

几位商人频频点头,中行吴不耐烦地提醒:“元帅,大军整装待发,你却与粗鄙的商人纠缠不休,将士们情何以堪?”

赵武瞥了眼中行吴:“征战大事,岂止在战场上决定胜负——你不要慌,事情马上结束……另外,我还对你们有一个要求,希望你们搜刮当地特别的物种,这个物种不见得是可以食用的,也许是用来观赏的作物,也许是用来闻香的植物,或者牛马吃的牧草,或者百姓日常的烧柴,总之,一切你们看上的植物动物我都感兴趣。

在这里我先提醒你们一下,你们采集的植物动物种子不见得我样样收购,有一些植物动物,连我自己都没有琢磨出来它的用处,你们可以自己去琢磨,自己去开发——或许是项收益,不是吗?”

齐策抄着手,闲闲地踱了过来,插话:“我们家族最近对萘树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们高价寻求萘树的种子,以及栽培方法,诸位只要看到山野间栽种的萘树,只管掘出来,我赵氏见到萘树就付钱,价格是……”

齐策看了一眼赵武,停了一下,等待赵武的暗示,但中行吴显然越来越不耐烦,赵武赶紧挥挥手:“具体的事情你们私下里商量,军队先出发吧,戎狄部族组成的游骑兵长相过于显眼,反正楚王所在的位置已经清楚,让先驱军首发,以游骑兵作为接应。”

……

胡国是小国,中国的历史上,对于胡国的姓氏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胡国是商朝王室后裔,妫姓,起源于尧舜时代的后夔,所以被称为“归夷”,他们原居于河南商丘一带,后来遭到商王武丁的讨伐,被迫四处搬迁。除一部分留居中原建立“归”国外,大部分“归”人继续向南迁移,于颍州汝阴(今安徽阜阳)建立起“胡子”国。

也有人认为胡国是姬姓,是周王室后裔,周朝建立后,才被封于今安徽阜阳地区,从而建国“胡”。后来因为受到楚国的煎迫,被迫叛离了炎黄周国,改投蛮夷楚国……

不过,胡国毕竟是一个灭亡小国,它究竟姓什么,对历史毫无影响,赵武从不介意、也不愿探究胡国国君究竟姓什么。

真实的历史上,在数十年后,胡国及其周边小国追随楚国攻打吴国,战后,为了避免吴国报复,以至于胡国等小国又倒向吴国,所以楚国强迫那些小国搬迁,然后在小国搬迁走后空置的土地上,安置了强大一点的:蔡国,以对抗吴国——所以,现在胡国的国都狐丘,又成了后来的蔡国国都新蔡。

如今,蔡国已经灭亡,灭亡他的是赵武。

真实的历史上,在胡国等国搬迁之后,他们为捍卫楚国的利益而耗尽了国力,随后,楚国毫不犹豫地兼并了那些搬迁小国——春秋时代,中华大地上一共有130多个国家,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