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6 章(1 / 1)

春秋小领主 赤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祀。卫国祖先的祭祀就能延续到我的子孙后代,吾愿足矣,岂可食言,以累吾弟耶?”

子鲜迫不得已,就答应了卫献公,但迟迟不想动身。一来二去,卫献公回国的事情耽搁下来……

中原三个大国都出现公卿架空君主的预兆。在这场波及世界的权力斗争中,赵武显得很悠闲,他甚至没有回到晋国国都,一心待在黄河南岸,整理他的领地——正如古代围棋下法一样,古人下围棋都要从中央开始落子,从边角落子被称为“不正”、“奇诡”,“偏颇”等等。

在春秋人一片“中央决定论”下,赵武不回国在朝堂培植势力,而从边角下手取势,占领实空的做法,似乎不符合这时代的主旋律。故此,无论赵武在外怎么折腾,霸道的范匄不以为然,反而对赵武的忍让回避态度颇为欣赏,在这场权力调整中,范匄也特地对三家联盟留了点情份……

赵氏有多年的垦荒经验,此外,赵氏还有许多功勋武士需要奖赏。因为赵氏在黄河南岸的新领地相当于一块飞地,所以赵武这次丝毫未吝啬奖赏,他只留下黄河南岸几片巨大的原始森林没有封赏出去,其余的土地以十里为一个奖赏单位,武士们只要有一点拿得出的功劳,赵武全给他们封赏了新领。赵氏全体武士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只一年的时间,上千位领主一起动作,黄河南岸出现了大大小小千余座封建城堡。

为了串联这些城堡,赵武动用十万奴隶整修了黄河南岸的道路,同时,为了保证新领主们能够自给自足,他还沿着河大肆兴修水利,让原本肥沃的黄河下游平原成为赵氏另一座粮仓。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赵氏的武士已经在这里扎下根来,而且看状况,他们已经立足于此地,微微出现了点扩张欲望。

这年冬,范匄召集附属国重新盟誓,大大提高了附属国缴纳的征税份额,属国苦不堪言……

第一百七十六章 螳臂挡车1

第一百七十六章 螳臂挡车1

在这次盟会中,唯一的亮点是郑国年幼的政治家子产,他陪郑伯到晋国送礼(交纳征税),范匄太忙没顾上及时接见,于是子产借机发作,派人把国宾馆的墙全拆了。范匄以晋平公的名义派人照会郑国,表示抗议,反而被子产一顿抢白,大意是说:咱们千里迢迢到晋国来进贡土特产,您却迟迟不接见,咱们不能及时表忠心,心里这个急呀!东西实在太多(暗讽范匄所要的征税实在是贪无止境),要是不拆墙,就没地方放财礼了,这罪过不是更大吗?

范匄这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被十多岁的子产训斥的跟孙子似得,他满脸羞愧,不得不取消了轻慢态度,用正式的隆重礼节招待了郑国使臣,而后在子产的逼迫下,减轻了郑国的征税额度……

这场盟会赵武没有参加,当盟会结束的时候,赵武正在黄河岸边四处巡视,看着领地丰收的景况,赵武心满意足。他悠悠闲闲的跟身边的齐策交流:“范匄还算识相,我虽然没有到场,但该我享受的征税额度,他一个不落,送给我了……”

齐策正在目眩神移的仰望着黄河河面上新出现的一座大桥——战国时代,为了沟通黄河两岸,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吊桥。那时候的吊桥是用数万斤钢铁铸成一支庞大的铁牛,屹立在黄河两岸边,而后在铁牛身上拴上铁索,铁索上铺满木板,成了悬索桥。

这种悬索桥在春秋时代已经出现,不过都是出现在小河叉上,在黄河如此宽阔的江面上几乎见不到,大跨度铁索桥的出现,应该推后到秦汉时代,也就是数百年后。但赵武的横空出世,让历史稍稍起了点变化。

这一年冬季,利用枯水季节河床浅薄的便利,赵氏数万奴隶选择江面最狭窄的地方,填埋了数以百万计的石块,让江面变的更窄,而后在狭窄的江面上修建起两座悬索桥,沟通黄河两岸。与原始建筑稍稍不同的是,黄河两岸用于悬挂铁索的不是两座巨大的万斤铁牛,而是两个巨大的城堡。

赵武从不做无用功,他修建起两座城堡拱卫两座悬索桥,悬索桥的索道被埋入城堡厚实的堡墙里,两座桥既可以用作驻兵,也可以用来收取过桥费。有了这两座桥,在任何时候,黄河南岸不再是赵氏飞地,至此,赵氏算是在齐国北部边境牢牢的扎下根去。

在春秋如此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上,横跨在黄河江面上的两座悬索桥,四座城堡,简直巍峨高大的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想象,望着如此巍峨的建筑,禁不住让过往的百姓生出一种非人力的感觉,这是晋国文化以及生产力水平的象征,连督造这座桥梁的齐策,虽然天天看着这座桥梁一点一点的成长,但他总是百看不厌,每次看到这种超出人类想象的宏大建筑,心中便忍不住产生一股膜拜的念头,恨不得匍匐在它的脚下,高声赞美它的神奇……

赵武刚才的说话,齐策听到了,他心不在焉的回答:“当然,实力决定一切,武卫军现在已经有三个整编师集训完成,而赵氏……嘿嘿,我们能动员的武士远远超出五个整编师,面对这股力量,即使主上不去参加盟会,范匄也无法忽视。”

“说到底还是实力决定一切啊”,赵武感慨说。

春秋人的历史局限性就在于此。

范匄号称“晋国第二才子”,而晋国又是天下霸主,所以范匄如果自称“天下第二”才子,大概没人敢发出一声异议……然而,范匄是“第二才子”,这个“天下第一才子”是谁,那就值得商榷了。

身为春秋人的范匄,虽然很有才,但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历史局限性。他忙于在国内搜刮钱财,把赵武的回避当作对他权势的屈服……他没有注意到,赵武在“国外”正在拼命扩张自己的实力,并与东北方诸侯结成牢固的利益链条……

齐策目光从两座悬索桥上收回来,自得的说:“这几年,我赵氏的农夫已经完全的淘汰了木制的耒耜,用铁制的铲子与锄头代替。另外我们研发出马拉耕犁……光此三项技术的革新,就使得我们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成。而采用了新物种,新的农作技术、灌溉技术,使我赵氏所产的粮食,足以供应整个晋国——这几年,我们赵氏的余粮已经完全能够支撑对如此大面积的荒地开发,我们滚动式发展的趋势,已经令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