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兵器谱》,愿意献上这份《兵器谱》,以补足赵城学宫的收藏。”
《兵器谱》居然是吴国著作的,赵武依稀记得,似乎戏剧当中,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就是向吴国献上《兵器谱》的,从而获得吴王重用的,难道《兵器谱》不是楚国著作的?
赵武淡淡的回答:“你这份《兵器谱》一定记载着南方的各种名剑,南方各国喜欢使用宝剑,是因为南方林莽丛生,河多水深,步战、水战比车战更适合。轻便锋利的剑,成为山林水网中步兵近身肉搏的最佳格斗武器。
但我们北方战斗,多用兵车冲击,喜欢长戈大戟,兵器长度都在三米之上,不怎么适合发展短兵器……罢了,看你这么殷切,我代赵城学宫收下你的兵器,列国奉献的赠嫁人员当中可以减少十名武士的份额,增加各类工匠。”
季札站起身来,恭敬的施礼拜谢:“如此,多谢执政的厚意了。”
赵武点点头:“这不算什么深厚情谊,我听说吴国制造了一条罕见的大型楼船,命名为‘余皇(艅艎)’,据说这种船高出水面五丈(十余米,相当于现代200吨船的舷高),有4层舱室,桨手一百人,光划桨手就分布呈两层,列桨于左右……我对吴国的这种造船技术非常欣赏,希望吴国陪嫁的人员当中,多增加造船的工匠。”
季札拱手:“喏!”
赵武说到这,子产皱了皱眉头,他转向鲁国国君,以目示意,鲁国国君尴尬的笑了一声,帮子产询问:“我听说侯晋带领着晋国的船队去了海口,不知道他们成绩如何?”
赵武皱了一下眉头:“成绩不好,听说他们在大河入海口修造了城堡与码头,但入海之后,船只损失惨重,海浪一拨一拨的,打碎了很多船只,又令很多船只无法控制,漂流到不知什么地方,他们也曾遇见巨大的鲸鱼,但多只船队围捕,效果并不怎么样。
不过,这些都没有关系,万事开头难,想要摸索一项新技术,总要有牺牲的,侯晋送来服罪状,我却不愿意处罚他,告诉他只管不停的摸索,只要成功一次,下次再去做,就有了成功经验。”
叔向笑着说:“虽然侯晋屡屡失败,但他们在海口已经站住了脚,听说他们按照执政所绘的图谱,在海边修建的盐田却获得了巨大成功,今后我们吃盐就摆脱了齐国的控制,鲁国、郑国也将获益,以后我们的运盐船将从海口逆流而上,直接行驶到虎牢,廉价处理大量的海盐,鲁国、郑国可以去虎牢进行交易,不再受制于齐国了。”
赵武马上接过话头:“今年鲁国、郑国派遣的劳务人员(役夫),他们的薪酬我打算一半用盐支付,盐价比照现在的盐价降低五分之一,不知你们两个国家是否愿意接受?”
盐价降低五分之一,则意味着只要从中倒到手,就会获得巨大的收益。鲁国且不说,郑国的商人面向整个南方,他们只要把盐倒卖出去,便能获得难以想象的利润。
“当然好了,我们两国感谢执政的关怀……嗯,只是不知道晋国这次阅兵,需要我们小国出兵多少?”
赵武一笑,叔向连忙解释:“这是我晋国独自举行的阅兵式,我们阅兵的地方就在虎牢,附属小国无需派兵参与,如果想观看这场阅兵式,请提前打个招呼。”
说完,叔向画蛇添足的补充:“这将是我晋国更改兵制之后,首次集结起全国的军队,在这次阅兵式上,我们将统一武器,统一铠甲,甚至统一指挥体制。”
子产目光一闪,抢先回答:“我郑国以后要配合晋国进行作战,当然要了解一下晋国的新式军队。我这就送信回去,我国国君将前往虎牢,亲自观看阅兵式。”
鲁国国君低头沉思了一下,小声的询问:“那么卫国国君……”
祈午一声咳嗽,提醒赵武:“这次南嫁吴国,本没有卫国什么事,但卫国也派来了陪嫁的女子,国君已经接受了卫姬,许诺放归卫国国君。”
啊……一代霸主,不为国家体面,不为外交礼仪,只为了几个美人,就轻轻放过卫献公?
第一百一十二章 视觉盛宴1
第一百一十二章 视觉盛宴1
祈午说话说漏了嘴,叔向与赵武赶紧一起冲祈午瞪起了眼睛——说啥话呢?咱晋国要放回卫献公,不是因为自己的君主笑纳了一名卫国美女,而是出于对春秋利益的尊重,以及对法律,礼节、秩序……等等的维护。你可别把大实话说出来,照真实情况一说,晋平公的形象全毁了。郑国不要看扁了我们?
子产叹了口气,赶忙顺势转移话题说:“那么,也请晋国允许卫献公同时观赏阅兵式。”
叔向羞的脸都红了,他轻声回答:“当然当然,我们同意卫国国君参加阅兵式。”
于是,子产与鲁国国君一起告辞,季札也呆不下去了,他赶紧一同告辞。叔向将这三人送出赵武的府邸,在大门口,季札拉着叔向的手,语重心长的说:“吾子勉之——你们国君崇尚奢侈,卿大夫皆富可敌国,如今晋国,执政的权力在三个家族来回轮换,而你叔向一向喜欢直言,帮那个家族干活儿,不免得罪后来的家族,等其他家族上位了,你就有祸了——快想想自免于难的后路吧。”
叔向大笑起来,他送走季札,回头把季札的话告诉了自己的老师。赵武听了,更是觉得好笑:“我听说季札在郑国的时候,私下里对子产说:‘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你执政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地遵守春秋规则,否则,郑国就要败坏了)’。
这其实是一句废话,但更可笑的是——据说季札离开郑国的时候,送给子产的临别礼物是吴绫,你猜猜看,子产这家伙回赠的礼物是什么?”
叔向回答:“猜不着——吴绫、楚绢、齐纨、蜀绵、鲁缟,可是这春秋时代齐名的五种纺织品……哦,现在要加上赵氏的棉布、赵氏的羊毛呢绒。季札送给子产如此贵重的礼物,子产回赠的礼物也一定很贵重。”
赵武乐不可支:“子产回赠的是一件麻衣。”
叔向也笑了:“吴绫最适合用来上吊,麻衣最适合用来哭丧,季札送给子产哭丧的礼物,子产回赠的,倒也相称。”
两人一起大笑,赵武狂笑着说:“我终于明白季札为什么不愿意当吴国国君了,这家伙性格‘畏首畏尾’,凡事都先考虑其中的害处,首先想到躲避危害——说得更明白一点,季札这小子是患了‘迫害狂’症,总在担心着莫名其妙的危险,总在琢磨着退路和求得全尸的死法。所以他对子产说那些废话,对你也是格外提醒,我还听说他对孙林父也说了同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