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5 章(1 / 1)

春秋小领主 赤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机来临的时候,向栾盈发出了警报。

古人无法解释栾盈为什么如此快获得国都动态,所以才意会出“飞鸟衔头”的故事。这才有了史书记载的一段玄幻。

栾盈接到信后,左右劝栾盈带领大军攻击新田城,栾盈沉思片刻,叹了口气说:“大势已去——我们在国都的党羽非死即擒,而魏氏虽然与我们亲厚,但我们跨越魏氏领地之后就要进入韩氏领地。韩氏与赵武亲厚,当年我父亲制造下宫之乱,使赵氏几乎覆灭,赵武重新接掌赵城后,与我父亲关系一直不好。韩氏与赵氏等同一体,我们进入韩氏领地,万一韩氏攻击我们,那就意味着赵氏也将发动攻击。

赵武以擅长突袭著称,面对这个人,我实在没有战胜的把握,况且,韩氏有了弓弩配合,守城那是一绝,连秦军的凶悍,都会韩氏的小村落无可奈何。我们在韩氏领地里行军,那将是一个胆战心惊的旅途……

唉,大意了,我实在没有想到范匄竟然这样大胆,不加审判就悍然发动攻击……”

栾盈是个聪明人,但他忘了,晋国的家族争斗从来不进行审判,从来不宣布罪名,也从来不讲究规则——当初他父亲下令攻击赵氏的时候,也没有宣布赵氏的罪责。

国都城内,范匄攻击得手,立刻开始宣布栾盈谋反——晋国的家族争斗,从来是胜利方宣布失败方有罪,并且总是事后宣布。

而这次范匄做得更大胆,他在诸侯盟会上要求诸侯盟誓,绝不收容叛匪栾盈。并宣布谁敢收留栾盈,那就是跟晋国为敌,晋国必将讨伐其国——这是国家公权第一次用于私斗,范匄动用公器,用泰山压顶般的姿态驱逐了栾氏。

于是,晋国国都动荡不安,赵、韩、智氏闭门自守……

第二百零八章 省钱省的“尽善尽美”1

第二百零八章 省钱省的“尽善尽美”1

季札心里感慨:省钱也不能这样省吧。

不过,无可否认的是,这群商人把赵城经营的不错,相比于沿路走过的城市,赵城市容市貌显得更加整洁,更加有序,也更加繁荣。

学宫副祭酒继续解释:“这几年,赵氏宗庙已经逐渐往邯郸城迁移,所以如今的赵城已经成了一座纯粹的学术城,城里基本上都是围绕赵城学宫谋生的人,他们或者是学宫里的老师,或者是寄宿于此的、列国前来学习的学生,以及给学生提供食宿的商人,至于城里商店买的东西,也多数以学生的需求为主,书籍、纸张、笔墨,以及各类研究材料……”

说到这里,副祭酒显得很骄傲:“今年,除了设计大桥之外,执政又委托学宫进行两项学术研究,其一是金属的延展性,其二则是攻城器械的研究,所以最近赵城多了一些铁匠。”

季札被副祭酒提醒,连忙问他听说过的几位著名学者:“我听说叶公如今在学宫教绘画,听说他画的龙不能画上眼睛,一旦画上眼睛,则龙便破壁而飞。”

对于这种神话学宫教授的话题,副祭酒笑而不答,他转身叫过来一名学者,向季札介绍:“这位就是叶公。”

被称为“公”,意味着他有贵族身份,季札赶紧按贵族礼节与对方打招呼,双方寒暄完毕,季札再问:“我听说秦国的伯乐擅长相马,他也曾在学宫停留,还有秦国的名医‘和’、周室的典藏官老聃……”

副祭酒微笑的回答:“这几位确实曾在我学宫讲学,如今他们都已经各自回家了,但他们留下的几位学生还在,这位是……;这位是……”

副祭酒一一给季札引荐学宫里的著名学者,而后他引领着季札走向学宫的中心。

学宫中心分三角形的竖立着三座主建筑,最中心的建筑是学宫书殿,这座书殿很有现代行政单位通常的“苏联式风格”——门廊是粗大的石柱,约十余米高,顶天立地。柱子后是高大的,约三米高的雄伟大门。

这座建筑也有现代意义上的窗户,只是这年代玻璃的烧制技术还不太成熟,烧出的玻璃五颜六色,连大小形状都不一致,所以书殿的窗户都是花里狐哨的,用青铜格栅制作的窗格,形状很不规整,窗格之间镶嵌着五颜六色的玻璃块——这种建筑风格在赵武的现代眼光看来,简直是简陋的无以复加,但在季札看来……

季札已经说不出赞赏的词了,在他看来整座殿堂不是人类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季札很怀疑这座殿堂建造的时候,有些鬼神贪图赵武的钱财,来赵武这里打了几天工。因为这座殿堂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它璀璨的无以复加,任何言词在它面前都觉得苍白无力。

季札站在书殿的大门口,他尽力抬头向上仰望,想看清柱子顶部的石雕,因为头抬得太高,帽子都掉到地上,季札都没有感觉,等副祭酒将帽子递到他手上,季札失魂落魄的说了三个字,这三个字也是他常用来评价华夏文明的字词:“观之止。”

这座书殿出现在这个时代,是极具震撼性的,副祭酒很满意季札的态度,他心里嘀咕:“祭酒(赵武)说宏伟的建筑本身就有征服人心的作用,果然不错啊。我赵城学宫在学术上称雄各国,我霸主国国力以及知识文化在列国称雄,这座建筑果然恰如其分的体现了我们文明的实力。”

季札这时已经回过神来,随从替他整理了官帽,季札还沉静在震撼当中,许久,他梦一般的又吐出一个新成语:“尽善尽美!”

副祭酒带着骄傲,手一引:“这边请。”

季札随着副祭酒走进书殿一楼。

赵城这座商人管理的城市果然充满了市侩气息,书殿的一楼全是各种各样的柜台,每个柜台后都有两三人像是商店伙计一样,脸上含着讨好的笑坐在柜台后面。季札冷眼旁观,不时的有人来到某个柜台前,低声与柜台后的人交谈几句,而后柜台所在的伙计满脸笑容的拿出一张纸来,在纸上记录着什么,有时,会有柜台伙计转身向后面走去,不一会儿,返回的伙计会拿来一本书,这本书或者是竹简,或者是羊皮卷轴,或者是纸制品。

季札冷眼旁观半天,不等他开口询问,副祭酒上前介绍:“这是借书的地方,我赵城学宫的藏书分门别类,列国游学的学生如果想借阅,可以按所属类别,到相应的柜台借阅……咳咳,当然,他们借阅也是要付费的。我赵城学宫每年培养很多学生,这些学生没有毕业的时候,就来图书馆抄录书籍,并以此为生。游学的人付的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