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6 章(1 / 1)

春秋小领主 赤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低调,要低调点,我最喜欢的是躲在人背后打闷棍——打闷棍的人如果被人人警惕,那我就无法发挥特长了。”

孙林父点头:“明白明白……今年新年我就不回国了,让孩子们筹备年上阅兵——不知你府上能否留我一个床位,我好借你的府邸宴请客人。”

孙林父这么一说,赵武想起了国君的赏赐:“太好了,告诉你,今年过年,我有资格听音乐了,国君赏赐我半套乐队——编钟、洪钟大吕、罄钹、锣鼓,我们可以欢欢喜喜过个新年。”

孙林父赶紧搭腔:“把单姑娘也接回来,她最近去了父亲那里,有她在,我们还有资格听到(周)王室的丝竹之音……”

赵武一惊:“她怎么回家了?”

孙林父马上回答:“没事没事,我听说他父亲病重,所以回家照顾父亲,倒不是由于你家娇娇。”

赵武轻轻松了口气:“那我就按你的话,尽快把她接回来……我听说卫国的公族都逃往国外,你这下可算清净了。我帮了你这么大忙,执政是不是也该意思一点?”

孙林父胸有成竹:“我当然知道你家的房子不是白住的,这次我带来数千名仆人,特地给你留下一百名壮年男子,三百名识字的家仆——这些都是那些公族留下的,久经训练啊。”

赵武郑重行礼:“我新占领了中山国一大块土地,正需要识字的人手帮助管理,你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多谢多谢!”

孙林父倒也不客气,他说得很直白:“赵氏兴盛,则我孙氏也能兴盛,我们分处两国,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而帮助赵氏就是帮助我们自己,你无须跟我客气。”

孙林父说的是大实话,他是卫国执政,跟赵武之间确实不存在争权夺利的事情,如今孙林父已经走上了弑君的道路,他的家族要想在卫国安稳的生存下去,唯有更紧密的拉拢晋国。而这时候,一名晋国上军将的支持对孙林父来说至关重要。

孙林父都袒露心怀了,赵武不再虚伪,他哈哈大笑着命令人摆上乐队,好酒好肉尽管上,隆重招待孙林父。随着赵武的吩咐,歌舞乐队鱼贯走上堂来,师偃领着这些人来见赵武,他乘个空子低声汇报:“秦国的宗正赢颂又来了,他还与赵胜拉上了关系,主上招待客人,是否顺便见一下赢颂?”

这位赵胜不是战国时代的平原君赵胜,他是赵穿之孙,赵旃之子,属于晋国赵氏的旁支——在真实的历史上,他就是邯郸氏,封地是邯郸。

在下宫之乱中,赵旃因为已经从赵氏宗姓别出,逃过了那场灾难。从此他也不把自己当赵氏。

与真实的历史相同的是:这支赵氏旁支听到了赵武即将就任上军将的消息,在秦国赢氏宗正的撮合下,重新与赵氏合流;与真实的历史不同的是:这一支赵氏旁支现在还没有获得邯郸封地,他们的封地依旧是厉公赏赐的“贾”地,因此也被称之为“贾胜”。

“请上来……”赵武一边招呼师偃,一边向孙林父解释:“我秦国的亲戚来了,执政是否有兴趣见一下?”

谁都知道晋国人现在磨刀霍霍,就是想收拾秦国人。但赵武这位赢氏后人却可以公开可以接见秦国亲戚,这符合封建规则。

孙林父假装没听见,指着赵武的乐队打岔说:“你的乐队实在不成器,以前我想赠送你一些乐人,但礼乐是神圣的,没有国君的许可我不敢私自赠送,况且即使我赠送给你乐队,你也不敢私自享受。如今好了,你家已经有乐队了,就不存在违制问题,回头我送你几个礼乐班子,补上你家乐队的空白,你觉得怎么样?”

春秋时代送人礼乐班子,那是一种极为隆重的大礼,跟现代送人名车豪宅都不同,因为宝马豪宅,有钱你就可以享受到,而在春秋时代享受音乐,那需要行政级别。不够级别,再有钱你都买不到,还没人敢卖给你。

赵武大喜,他摆了摆手让师偃退下,满口感谢孙林父:“太好了,我原本对音乐有一些想法,可惜我的级别享受不到,如今有了国君的半套班子,加上你送的一些乐人,我就可以实现我的想法了。”

师偃慢慢退下,孙林父瞪大眼睛,问:“伯君(伯国君主,相当于称呼‘霸主’)只送给你半套班子啊?那么金石乐器你不能添加,你看魏绛拿到了半套音乐班子,他敢添加什么东西了吗?既然国君只赏赐你半套乐队,那么今后你家乐队的规格就是半套礼器(金石乐器),绝不可私自添加啊。

算了,我多送你一点歌姬,再加一点丝竹之声,金器就不送你了……”

俩人正闲扯着,师偃领着赢颂等人走进来。赢颂一路走,一路跟身边的人轻声谈笑着,他身边两人,一位较年长,一位十多岁。

赢颂依旧是那副人见人熟的模样,彼此相互介绍完毕,他拉着赵武介绍自己的身边人:“赢武,这位也是赢氏族人,他是赵穿之孙,赵旃之子。你们两人都在晋国,但这还是第一次见面吧?旁边这位年幼者是你的侄子赵获。”

赵武惊愕的张大嘴巴:“他叫赵获?我这个赵地领主怎么不知道?”

春秋时代,名字前加上封地的称号,那可不是随便的事。赢颂随便领上两个人来,就称呼他们姓赵……即使赵武容许他们认祖归宗,也不可能容许他们姓赵啊!

赵胜面色尴尬,他咳嗽一声,回答:“我贾氏赢姓,先祖赵旃也曾做过八正卿之位。下宫之乱的时候,先祖赵旃恰好病重,没能阻止那场阴谋。赵氏重新复兴后,我也恰好年幼,又没有赵氏那样的好家臣,所以没来得及来赵氏认祖归宗,请宗主原谅。

前段时间,秦国赢氏宗正来告诉我,他们已经承认赵氏为晋国赢氏宗主,我们也是赢姓,怎么敢游离于家族之外,请宗主容许我们认祖归宗。”

赢颂笑着帮腔:“赵氏孤儿形单影孤,赢氏宗姓能够在晋国枝繁茂密,也是一件好事。我听说赵氏最近正在大收附庸,没理由赵氏肯接纳外姓,却连本宗都拒之门外,那样的话,恐怕外姓都要笑话我们吧。”

孙林父端了酒杯,注意力全放在乐队上,好像没听到这里谈论。师偃低着头面无表情,一副听任赵武做主的架势。赵武眼睛转了一圈,找不到一个出主意的人,恰好这时,田苏洗浴完毕,跟着齐策联袂而来——后者作为韩氏留守,留在国都替韩起处理一些公务。

新客人来了,彼此打招呼又耽误了一段时间,等大家重新坐好,齐策马上点头接过话题:“我赵氏宗族力量薄弱,贾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