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1 章(1 / 1)

春秋小领主 赤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先大夫于九原也。”

这意思是:你祝祷的太好了,我赵武如果能够保证脖子上不掉脑袋,腰不受斩刑,平安地在这房子里歌唱与哭泣直到老死,不给祖宗抹黑地颐享天年,追随咱晋国前任卿大夫去到‘九原之下(“九原”是安葬晋国卿级官员的集体公墓,类似现在的八宝山公墓——这个词后来演变成“九泉”。而成语“九原之下”也变成“九泉之下”)’见祖宗,也就心满意足啦。

这些真实的历史记载都说明一个问题:无论是真实的赵武,还是现在的赵武,他家建的房子都颠覆了春秋人的常识,以至于连当时最聪明的人,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如何赞美。

嗯,可惜,现在的历史上,赵武的回答完全现代化,他说:“哦,美伦美央,这次好,原来我是‘美伦美央’第一人有什么啊。但……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自动电梯,窗户玻璃浑浊不堪,室内装修粗糙,墙纸低劣容易变色,门锁全是明锁,用起来既麻烦辛苦,实在是……嗯,勉强凑合住吧。奋斗到现在,总算有个家了,但愿我能在公卿争斗中幸存下来,年老的时候,依旧能坐在花园里看风景。”

真实的历史上,史料记载,赵武在盖这房子的时候,工匠们把房椽削平整,然后又开始打磨抛光,弄得很漂亮。张老看见以后,掉头就走。赵武赶紧乘车去追,说:“我房子建的有不对的地方,您也应当告诉我呀。”

张老回答:“天子的宫殿,房椽要加以磨光;诸侯的房椽,粗粗磨一下就可以;大夫家的只需将房梁削光;士的房子,削掉木头节杈就可以了。万事依照尊卑等级,这就是礼。现在你显贵了,忘了礼,我恐怕你不能免祸。”

赵武听了,赶紧调车回家改正,并叮嘱工匠说:“房梁不用要再打磨啦,削削就够啦!”

而后,赵氏家臣想把已经打磨好了的房梁重新削粗糙一点,但赵武说:“不必,已经打磨的房梁就不要动了。让后代人看到,那些粗糙削削竖上去的房梁,是知仁义的人做的;那些精心打磨的房梁,是不仁的人做的。”

现在的历史上,赵武也受了同样的指责,但赵武的答复完全不同。

第一百四十章 早有准备的“被入侵”

第一百四十章 早有准备的“被入侵”

当时,赵武听到赵老的指责,他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回答:”真老土——时代在进步,生产力在发展,过去耗费人工打磨房梁是虚耗民力,是骄奢淫欲,但现在,按照管仲的经营学说,这是在促进消费,是增加税收,是促进科研进步。

生产力是在不断生产中进步的,而不是不断‘收藏”。所以,张老就一老农民,总喜欢按照农民那种自给自足的想法看待世界……别管他!现在是商品社会了,我修建房屋又不是不给劳务费,赵地百姓获得了我支付的劳务费用,繁荣的是我赵地市场,他这厮是嫉妒。老家伙心理有问题,回头有空,让我找人‘心理关怀’一下……如果就算了。”

如今赵城的道路已经基本完成了硬化,城内街道都是坚硬的石板地,马车走到路上平稳而轻快,赵武怀着复杂的心情感受着车辆的震动,心里寻思:有了弹簧的出现,似乎马车可以加上避震弹簧,那样的话,车辆会更加轻便,士兵们会在战车上站的更稳。

当初,赵武将穿越时那辆汽车上的弹簧拆下,又指点铁匠们钻研弹簧钢技术,那时的情景恍如昨日,一晃眼,十多年过去了,当初种下的种子终于发出了芽,不易啊。

马车停在赵氏铁器坊,田苏站在门口迎接了赵武,吴熏站的稍稍偏后,两人一起冲赵武拱手,稍远处,师偃师修正在指挥武士警戒。

十多年过去了,师修显得更加白发苍苍,今天,他身边还带着一名中年武士,那是他的儿子伯州平——“伯”的意思是老大,“州”的意思是出生在国都之外的地方,所以“伯州平”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名叫“平”的外地人、长子。

田苏上前几步,搀着赵武走下战车,他手指在胸前划了一个圈,有意无意的说:“主上瞧一瞧这赵城,如此整洁而安定的城市,我在晋国可看不到第二座。”

稍停,田苏带着思索的神情,想了想,仿佛强调似得重复说:“确实没一座相近的城市,张老说它‘美伦美央’,恐怕全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座类似的城市来……但我听说主上有迁居居城的意思,我认为迁居这件事,恐怕会得不偿失。”

赵武点头表示赞同:“不错,一旦搬迁到甲氏,距离国都就远了,国中万一有什么事,我们应变就来不及。或者我身处国都,万一领地里有什么事,恐怕也无法应变——正是这种两方面都不方便,才让我迟疑不定。”

田苏看到目的达到,他微笑着退后一步,让师修牵着自己的孩子伯州平走到赵武身边。师修颤颤巍巍的向赵武行礼,而后他走上前来,慈祥的伸手去摸赵武的脑袋。

师修个子矮,赵武这几年已经长得很高大了,他努力低下头去,以便让师修够着自己的脑门。师修边抚摸边感慨:“老夫我亲眼看着赵氏重新站起来,亲眼看着赵氏一点点成长壮大,小武,你做得很好,比我期待的都要出色,可惜我看不到你的辉煌了,这是我儿子伯州平,就让他追随你,亲眼看到赵氏走向辉煌吧。”

此时,师偃布置好了警卫,他走到赵武身边,拱手施礼:“主上,我已经吩咐参与的工匠禁止谈论这件事,周围的警卫已经布置妥当……还有,听说君上明年打算在绵上举行阅兵礼,届时主上将就任‘上军将’……终于,我赵氏重新复兴了!艰苦奋斗了十年,我们终于又回到了上卿阶层。

咦——我刚才说十年,我还以为赵氏需要一代人的努力才能重新回到核心,没想到主上只用了十年就办到了。幸运啊,我赵氏能有了主上这样的人才,是赵氏的幸运,请允许我这位老师用隆重的礼节祝贺。”

赵武盯着伯州平,轻声问师偃:“师修这是打算退休(致仕)吗?你们已经商量过了?”

师偃用最隆重的礼节向赵武行完了家臣之礼,而后起身回答:“伯州平贤能而有才,他擅长计算田亩的收入,擅长管理田庄,身为家臣,我向主上郑重推荐这个人才。师修确实老了,他现在食欲不振,每天吃的饭很少,行动起来老是气喘吁吁,请主上允许他退下来休养。”

赵武叹息:“我在甲氏那里四处布设垦荒点,十年的开发,终于要见到成效了,恰好十年前我们收养的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