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所以,他是正宗的“士师”后代。
士燮是谦谦君子,他教导出来的孩子士匄虽然强横霸道,但性格中却是魏相一类的人,既文采斐然,又智慧卓著,而士弱身上武人的习气却非常浓厚,一路上,这名大法官从不肯脱下他的铠甲,他中规中矩的坐在自己的战车上,一举一动完全符合贵族礼仪。
赵武没有乘坐战车,他带着五百骑兵,两千持戟步兵、两千弓兵随行。
赵武的战马走得并不快,为了跟上战车的速度,他还特地放慢了骑兵的速度,这速度恰好让步兵不紧不慢的跟上队伍。
“弱子知道么,以前戎人经常来赵地骚扰,这霍城附近山地崎岖,战车难以奔驰,所以清剿戎人是件很麻烦的事情,为此,赵城不得不将追剿主力改成骑卒,这才取得了对付戎人的胜利”,赵武在战马上俯身向士弱解释。
士弱神态轻松,他翻了个白眼:“武子,赵氏的战车兵改成骑卒,是你的功劳;但晋国放弃战车作为追剿戎人的主力部队,却不是你的功劳,那是魏锜的功劳。当初是魏锜劝解国君放弃战车的——那时士兵都不愿离开战车作战,魏锜执行军法,杀了五十多名旅贲,这才完成了那次军事变革。”
赵武做出一脸无辜样:“弱子知道这事啊……那你怎么前往霍城,还非要乘坐战车?”
士弱撇撇嘴:“我这不是不愿抢你赵氏的风头吗?你赵氏单骑走马的功夫,我士氏学不来。再说,让我这名大法官像个狼狈的旅人一样单骑走马,也有失君上的颜面。人们见了我那副模样,不免以为我晋国连年战争,连大法官的车马都配不起。如此一来,岂不让戎人小看我们。”
士弱刚说完,迎面过来一队戎人,那队戎人全副武装,一路挥着马鞭赶着浩浩荡荡的马群,一路放声高歌,旌旗招展,气焰很是嚣张。
士弱跳了起来,伸手从战车的弓袋里抽出了弓箭戒备。但他一转脸,发觉赵兵对迎面而来的戎人不以为然,他们一副散漫的态度,令大法官对自己的紧张过度很不好意思,他翻手把弓呈递给赵武,掩饰说:“我听说赵氏制作弓箭的本领不下于韩氏,你这名编录《百器谱》的大匠师帮我看看这副弓怎么样?”
赵武随意的看了一眼,顺嘴夸奖:“大法官这副弓,果然是国中第一。”
士弱撇了撇嘴:“得了,小武休来敷衍我——这弓能有你送给魏锜那副弓好吗?”
赵武尴尬的笑了一下。
士弱毕竟最关切的不是他的弓箭。他把弓插回弓袋,指着刚才经过的戎人问:“怎么大队戎人穿过了霍城,已经抵达赵城附近,你们赵城士兵居然毫不戒备,难道戎人现在放弃了掠夺习惯了吗?”
赵武冷冷一笑,他打量着那群戎人,一边与戎人的队伍挥手打招呼,一边回答士弱:“狗是改不了吃屎的,要想让戎人放弃掠夺的习惯,比填平沧海还难。可这队戎人已经不属于戎人部落了,他们是我赵氏的牧马部落,专门替我赵氏牧马,他们赶得马也是我赵氏的马——你没看见马身上烙的‘赵’字,还有他们的佩刀吗?”
士弱细细一看,惊讶的回答:“也是,他们身上的弯刀虽然形状特异,但刀柄是曲柄的,雕着鸟头,这是你家的铸剑工艺——武子,你什么时候把戎人都变成自己的牧奴了?”
赵武纠正说:“不是牧奴,是牧人。他们不是仆人,而他们放牧的马匹,我全按正常价格收购,所以我跟他们是公平交易的平等关系。”
士弱看着戎人赶着马群与他们擦肩而过,他担心的问:“公平交易?你让他们去赵城进行交易,这些戎人性格放肆,让他们进入赵城,你放心吗?”
旋即,士弱又笑了:“我忘了,你已经把市场全部迁出了城,安置在七个城下町中。”
赵武补充的说:“没错,等接收了霍城,我就更不用担心他们了。说实话,我还真巴望他们在赵城闹点事,这样我把峡口的霍城一封锁,发动骑兵去搜捕他们,事后,也就可以合理合法的没收他们的财产了。”
士弱点头附和:“没错,我晋国怕过谁?这样一群戎人想闹事,那不是找死嘛。”
其实,士弱刚才跟赵武的交谈中忽略了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戎人都居住在霍城以北的太原盆地里,赵武还没有接收霍城,但已有戎人部落归附他,并开始在太原盆地替赵氏牧马——这说明赵城的势力早已经越过了霍城,抵达了戎人的地盘。
想收编戎人部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伙戎人轻车熟路的行走在通向赵城市场的大路边,同样说明赵武垂涎霍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早在国君还没将霍城分封给赵武的时候,他已经对霍城周边下手了。
这是一种越轨行为。
士弱是大法官,这样的僭越事情正归他管。
士弱不在意,因为霍城现在已经归赵武了,而此前霍城没有提出申述,此后,又怎能追究往事?
所以士弱对赵武的提前偷跑压根不在意。
霍城守军早已经接到国中的消息,霍城南门,城守霍达跪迎新领主,他恭敬向赵武奉上了霍城城门的钥匙,郑重起誓:“我,城守霍达发誓忠诚于主人——赵朔之子、赵城之主赵武。作为封臣,我绝不对违背主人,我将是您忠诚的助手,只要我的力量允许,我将以我的职责和我本人来给予您以劝告和帮助,决不欺骗和反叛,以使您能够维持和实行国君所赋予您的权威……”
赵武按照规矩,赐给霍达一套衣服、一柄玉具剑、一柄铁钺,庄重的接受了霍达的臣服,并宣示:“我,赵盾之孙,赵朔之子,晋国现任新军佐、霍城的所有者赵武,承认你的臣属权,赐你玉具剑证明你拥有的权力,赐你铁钺认可你在领地内的司法权……”
赐给封臣宝剑是春秋时代的封建习俗,它的意思是:“剑及履及……裨冕笏,而虎贲之士说剑也(《礼记.乐记》)”——也就是说,佩剑在春秋时代是身份的象征,是认可对方封臣的地位。
赐给对方铁钺则语出《礼记.王制》:“赐弓矢而后征,赐铁钺而后杀。”意味着承认对方拥有领地内的司法权,可以不通过上级领主,直接依据法律宣判与杀戮。
封臣礼中“赐以冠带衣裳……玉具剑”代表着分赐者拥有“最高所有权”,但这个权力不是无限的,作为霍城的领主,赵武还必须重申自己的三大义务:“我在此发誓,身为霍城之主,我将竭力保护霍城百姓的安全;尊重霍城百姓对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