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5 章(1 / 1)

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 当归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有麦子终于都拔到了房顶,在月光下像一片不规则的?金黄色波浪。

  全家?老少?不约而同地松口气,可算干完了……

  然而拔麦子只是个开场,随后几天里,姜冬月和?唐墨叉麦秸、种棒子、撒肥料、浇地,还得趁刮风的?时候扬麦子,凑出颗粒饱满的?拉去交公粮。

  因为每天从早晒到晚,两?人脖子脸都黑黢黢的?,远看像一对儿大小包公。

  好在有林巧英帮忙做饭洗涮,唐笑安也长了一岁更加懂事,姜冬月感觉今年麦天过得比去年还轻松些,叽里咕噜就到了星期六,有个梳马尾辫的?小姑娘来家?里问?唐笑笑去不去考试。

  姜冬月打?量她有点面?熟,可是想不起来叫啥,试探道:“是陈卫国家?的?小圆吧?你在哪儿上学?呀?”

  小姑娘摇摇头,爽快道:“那是我大爷,我爹叫陈爱国。婶婶,我在十三中上初二,我们学?校下星期招生?考试,笑笑考不考呀?”

  “要是考的?话,我、我能把?报名费拿到学?校,下个星期六再把?考号捎回来,星期天考试。”

  天呐,忘了这茬了!

  姜冬月一瞬间手心冒汗,用围裙随便擦了擦,认真道:“考考考,报名费多少?呀?”

  “十块钱。”

  “好嘞,你先等一会儿啊。”

  姜冬月说着,进屋从缝纫机抽屉里拿十块整钱,又用塑料袋装四个脆苹果,一并塞给小姑娘,“快拿着,大热天的?。”

  陈梦圆毕竟只有十五、六岁,能找到陌生?人家?说话已经算胆儿大了,抱着苹果特别不好意思,脸色红扑扑的?:“婶婶,那我下星期再来找笑笑昂。”

  “好,到时你赶晌午来,”姜冬月像对待同龄人一样?把?小姑娘送到门口,“婶婶请你吃饺子。”

  “嗯!”陈梦圆心满意足地离开,迈着轻快的?步伐朝另一条巷子走?去。

  老师说了,拉一名考生?奖励两?块钱,她得抓紧时间,免得被别人抢走?~

  姜冬月也待不住,跟林巧英说了声等她回来再揉面?蒸馒头,就骑自行车去街里找乡亲们打?问?谁家?孩子在哪儿上初中,什么时候招生?考试。

  九十年代通讯不发达,乡下地界尤其闭塞,有点什么政策消息全靠村干部大喇叭广播。像小升初考试这种不算顶重?要的?事情,村里根本没人管,学?校也只组织学?生?参加全县统考以及附近中学?的?考试。

  至于市区内的?一中、二中……十九中等等,这些学?校大部分不会对乡下小学?投注任何目光,仅有排名靠后的?几所会由班主任通知?各班学?生?,让他们周末回家?时捎带问?一问?同村是否有人想参加招生?考试。

  如果参加,普遍会收取报名费十至十五元不等,然后让考生?在规定?时间按考号自行到学?校参考。

  这种方式听起来还行,实际弊端极大,因为有些学?校没有本村学?生?,直接就把?考试错过了。再者学?生?脾性天差地别,像陈梦圆一样?外向敢说话的?会上门询问?,有些脸皮薄或者习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他根本就不会张嘴啊!

  姜冬月越想越后怕,热得脑门全是汗。好在石桥村地方小人少?,适龄学?生?更少?,她很快跑了一圈,发现全村只有九个孩子在市区上初中,其中还有六个都聚在十三中。

  剩下仨人里面?,一个在十中,俩在十五中,今年即将毕业升中专或高中。

  姜冬月马不停蹄地奔到对方家?里,得知?十五中没有定?考试日期,很可能是下下周,十中则是下下周一考试,忙问?清报名费让人给捎到学?校。

  在十中上学?的?姑娘叫刘静,接过钱小声说了个“好的?”,就抿住嘴不吭声了。

  刘静她妈气得撵闺女去厨房烧火:“你看这孩子!成天说话像蚊子哼哼,往后自己出门咋整啊,愁死我了。”

  姜冬月心想这样?是挺误事儿,嘴上安慰道:“女大十八变,过两?年就好了。”

  “好啥好,他爹那脾气几十年没变过,偏偏生?个闺女随了他。”

  “姑娘家?害羞嘛,能沉下性子学?习……”

  姜冬月夸赞几句,约定?下星期来家?里找刘静要考号,然后才?骑车离开。

  到家?一看,唐笑笑已经从菜地回来了,正系着围裙和?林巧英一块儿揉面?,唐笑安趴在旁边写作业,嘴里嘀嘀咕咕地不知?道念些什么。

  “冬月,刚才?会粉找你,想作伴去青银县买……买啥来着?” 林巧英边说边把?切好的?馒头放到盖帘儿上,“瞧我这记性,刚说完就忘啦。”

  唐笑笑往案板上撒点干面?粉,提醒道:“买棉花,还要买小孩包袱。”

  林巧英:“对对,是这个。她儿媳妇生?啦,是个大胖小子,七斤六两?呢。”

  所谓小孩包袱,在本地指的?是给新生?儿准备衣裳,最好能多到打?个包裹。当然,包袱大小全看各人心意和?财力,有的?一两?件薄衫,有的?四季俱全,都是同样?叫法儿。

  “改天再去吧,晚上我跟会粉说一声。”姜冬月洗了手把?闺女替下来,利索地将面?团搓成圆滚滚长条,“最近太热了,知?了叫得人心烦意乱。”

  至少?在笑笑的?初中有着落之前,她是没心思出门转悠了。

第136章 难得糊涂(捉虫)  因为粗枝大?叶差点?让闺女错过?考试, 姜冬月特别过?意不去,夜里等唐墨砂光回来,便对他把这事儿学了一遍, 琢磨着明?天跑市区找那些初中学校再打听?打听?,能考的全都试试。

  唐墨坐在矮桌前,呼噜一大?口清汤鸡蛋面,含糊不清地问道:“你打算把笑笑送城里上初中?”

  姜冬月:“先考考再看吧,我心?里有那么点?儿念想,又怕白折腾耽误孩子。”

  她边说边收拾碎布头,按材质和颜色用细绳分开捆扎, “老黑你看,咱村学习好的大?部分都上河晏初中,笑笑要是去那儿念书, 平常干点?啥多少有熟人照应, 离家也近。”

  “可是河晏住宿条件太差, 听?香惠嫂子说, 前几年?艳淑她们都住在尖顶旧平房里面,房顶还是瓦片呢。春秋天过?去看孩子, 宿舍潮得要命, 被?子都能挤出水。赶上下雨天,外面泥水还往里倒灌, 忒受罪了。”  后来河晏新盖了宿舍楼,结结实实的足有三层高,可谓是鸟枪换炮,贫下中农突变富户。奈何肥马也没?有瘦骆驼大?, 它一间宿舍上下铺正常应该住十八个人,为了塞进更多学生, 三人合睡两张床凑二十四个,轮流挤中间床缝位置。

  青春期的小姑娘们都挺瘦,冬天铺满被?子仍然挤得下,但宿舍没?有电扇,夏天就相当难挨了,每天醒来被?单都能湿透。

  教室桌椅同样不够,四个人合坐三张桌子,挤挤挨挨的没?半点?空隙。

  食堂自然也不咋样,甚至由于私人承包的缘故,比住宿更差。从?前姜冬月做了好吃的去学校探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