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9 章(1 / 1)

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 当归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多?平整啊,没事儿。”

  就这样,唐笑笑开着拖拉机,唐墨和姜冬月分立两旁,把?田埂上的一堆堆棒子飞快扔进?车斗。

  到地头需要拐弯的时候,唐笑笑就听指挥轻轻踩一点油门,从棒子秸上面碾过去,拐一个大弯,竟然开得十分顺畅,直到装满一整车棒子都没熄火。

  唐墨见状,比自己刚学会?开拖拉机那会?儿还得意,尾巴翘老高:“虎父无?犬子,笑笑要是个男娃,过几年就能顶门立户了。”

  唐笑笑扮个鬼脸:“爹你说的不对,我自己长大了也能顶门立户!”  唐墨“哈哈”大笑:“那行,爹攒点钱再盖个新房,以后?给你招上门女婿。”

  说着把?闺女举起来让她坐到棒子堆顶部,“抓紧喽,咱俩先回家卸车。”

  唐笑笑:“嗯!”

  父女俩轰隆轰隆地离开,姜冬月趁机在地头休息,又从塑料袋里挑了个水灵灵的雪花梨吃。

  往常拉棒子她必须回家盯着,生怕半路磕碰,但今年搬了新家,拖拉机能直接从过道开进?院里,再不用从巷子口一路肩挑手扛地倒腾,省许多?力?气。

  难怪那年买宅基地时,临街的比靠里的贵二十块钱,真是买着了。

  没过多?久,唐墨开着空拖拉机返回地里,“你妈在家蒸了菜包子,笑笑要留下烧火,没司机啦。”  姜冬月笑道:“那我开吧,今天?叫你见识一下技术。”

  “别别别,”唐墨赶紧摆手,“去年你就差点开进?河里,还不如闺女把?式好呢。”

  边说边把?拖拉机往前滑几米熄火停着,“咱俩凑合装吧,这一车差不多?能全拉走。”

  如此又忙了两天?,唐墨和姜冬月终于把?六亩地棒子全部运回家,沿着台阶堆成小山。

  全家人日剥夜剥,加上林巧英和姜秋红帮忙,堪堪赶在霜降前把?黄澄澄的去皮棒子拔到了房顶,薄薄地摊开晾晒。

  因为新房子盖得高,像以前那样用绳子拔太费劲,所以唐墨找陈爱党借了一架拔棒机。

  所谓“拔棒机”,是用土法焊接的简易农具,实际操作仍然靠手动。它正面由竖起来的两根铁管组成三?角形,背面是长方形支架,使?用之?前必须压七、八袋棒子,否则前重?后?轻无?法保持平衡。

  姜冬月在地下把?装满棒子的布袋用粗绳捆好,挂到铁钩上,唐墨就可以在房顶操纵三?角顶部的手柄,带动滑轮和钢丝,将布袋缓缓吊上去。

  “聪明人就是脑瓜灵活,改年咱们也找人焊一个,要能想办法接上电机,就彻底解放了。”姜秋红边说边扫院子,顺手将零星掉落的棒籽儿捡起来,又问姜冬月后?天?去不去青银县。

  “听你姐夫说,那边有一家服装厂没开起来要关门,清仓大甩货,你卖了小兔咱就过去看看,有便宜的买两匹。”

  姜冬月自然没意见。她早想卖兔子了,且林巧英最近一直帮忙看孩子、做饭,她多?少也得给亲妈购点东西。

第109章 卖兔子  “今天人咋这么多?比地里棒子还稠。”

  “闰八月嘛, 多个十五多个节,卖东西的当然得抓紧机会。”

  姜秋红边说边在前面掉车把,一会儿喊别人让让, 一会儿招呼姜冬月跟紧,在大街小巷不停地腾挪穿梭,终于挤过?人群,在花鸟市场不远处的十字街口寻了个空地儿安置下来。

  “呼~”姜冬月长长吐了口气,顾不得擦汗就把布袋解开,露出绑着脚的一只只兔子,让它们?透透风。

  又把水瓶掏出来给姜秋红, “姐姐,你先喝口水,中午咱们?去?饭馆吃刀削面。”

  姜秋红:“没事儿, 我不渴。你是没到远地方卖过?东西, 我十来岁那会儿隔三差五往洪金市跑, 卖鸡蛋、卖头发、卖白?洋布……挣了钱就扣一毛两毛揣自己兜里, 一天走四十多里路也不嫌累。”

  “大妹子,你可真是个利索人!”旁边卖鸭子的老哥听姜秋红说得有趣, 主动凑过?来搭话, “我老家?大安镇,以前也是往市里跑, 春夏秋冬都裹个红头巾,害怕小兵把提篮抢喽。”

  姜秋红打量一眼那老哥,笑道:“我比你走运,卖东西没人查, 后来还给我们?乡下人划了块地方专门卖鸡蛋呢。”

  “哎呀,你晚生几年赶上好时候了……”

  说话间有人过?来询问老母鸭怎么卖, 想给家?里孕妇炖汤,那老哥赶紧回到自己的车前,三下五除二从嘎嘎乱叫的鸭群中拎出一只格外健壮的,“瞧这只咋样??一块八一斤,特别实?惠。”

  “你上称我看看几斤。”买家?显然心急,砍了个零头就把那只鸭捆了脚拎走,“肉不柴的话明天我再买一只。”

  “好嘞!你认准这根电线杆,我明天还在这儿嘞。”  姜冬月在旁边看着,心里颇有点羡慕,但家?畜家?禽的买卖不方便吆喝,只能买了两根冰糕和姜秋红一边吃一边等?。

  太阳越升越高,即使?三轮车斗里垫了沙沙蔓,兔子们?也开始发蔫,恹恹地躺着没啥精神。

  好在十点多钟来了个开饭店的厨师,挑挑拣拣后发现这些兔子真是吃草喂养的,便开始谈价:“一斤便宜五毛钱,我把你这里四十二只大兔全部买走,咱们?都省事儿。”

  姜秋红:“便宜那么多就成赔本买卖了,你往前头转转看,数我们?家?兔子喂得最精细……”

  双方你来我往地磨了一盏茶功夫,那厨师终于原价将兔子买走,但白?饶了两只小白?兔做添头。

  临走又留了张纸条,让姜秋红以后有兔子直接送货。

  “俺们?店里专做农家?冷吃兔,喂饲料的不要昂。”

  “行,我记下了,回头把那几只捎过?来。”

  目送大主顾开着三蹦子离开,姜冬月把剩下的小兔往中间拢了拢,让它们?趴在草堆里,喜道:“姐姐,咱们?今天真是来对?了,开业大吉啊!”

  姜秋红也挺高兴:“咱姥爷还在的时候,经常夸我胆子大,会卖东西,以后早晚能成富户。可惜你姐夫脾气太温吞,不然怀静静那年我就该进城做买卖了。”

  姐妹俩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中途零卖了四只小兔,等?日头挂到正南方,便推着三轮车去?吃刀削面。

  因为上午赚了钱,姜冬月坚持要两大碗面,并各加了一个鸡蛋和一块豆腐。

  吃完饭重新回到老地方,街口摊贩已走了大半,也没什么人来问价,那卖鸭老哥便推着自行车慢悠悠家?去?。

  “牛市和羊市后晌都冷清,明天再赶早吧。”

  姜冬月沿街转了转,又找卖冰棍的打听,发现确实?如此,跟姜秋红一合计,索性直接收摊儿去?那家?快倒闭的服装厂。

  到地方一看,进进出出的人特别多,手里俱是大包小包,甚至还有人挑了根扁担。

  姜冬月把三轮车停到树荫下:“姐姐,你先进去?逛逛,我在外面看东西,你买完了我再买。”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