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6 章(1 / 1)

正德五十年 竹下梨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三十六卫,迁移军户十四万三千三百六十户共五十余万人于云南。这些军户,发展到现在,已经是足足有七十多万户!其中可战之兵,超过三十万!

云南是当初大明军户制改革中唯一一个例外,这三十万大军,吃着黔国公的兵饷,被黔国公世代统率,已经在云南深深的扎下根来,他们眼中,只有黔国公没有朝廷。他们。在实质上已经是相当于黔国公府的私军。

三十万大军,这是实实在在掌握在黔国公手中的,从这一点说,黔国公对于朝廷的威胁,甚至远远超过鞑靼瓦剌这些外敌。

应该说。朝廷和黔国公双方,是相互依赖的关系。

沐国公需要大明朝廷作为依靠,背靠着大明,用着大明的大义名分,一切行事包括给自己谋取私利,都是非常的便利。而沐国公手下有数十万英勇善战的大军,为大明镇守边疆,威压土司,稳定政局。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之前历任沐国公,都对大明忠心耿耿,但是这一任的沐国公沐绍勋(想了想,还是不自己起名字了,用历史上的吧,沐国公的名字改为沐绍勋)。却是有些不同。

去年征安南,在没得到朝廷同意的情况下,沐绍勋便因为自家士卒伤亡过大而擅自停止前进,把大难题丢给了朝廷。而且,本来按照朝廷的意思,沐国公的大军是要在云南驻扎至少一年,等待越北朝稳下来之后再撤的,但是沐绍勋悄没声的就带人撤了,只是事后跟朝廷言语儿了一声。

此等作为,若是说的严重一些,已经是不臣之心,若是换成三十年前的正德的话,只怕立刻就会采取雷霆手段。

但是现在,朝廷却不敢跟沐国公撕破脸——经过了数十年前的朵颜三卫和女真相继独立的事件,朝廷已经理智了许多。沐国公在云南经营超过百年,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根本不是朝廷所能比拟的,在云南,一切政令都出于沐国公府,三司不过是个摆设而已。若是真的撕破脸,情况立刻就会变得非常的糟糕,云南只怕会成为第二个女真,整个云南都会从大明独立出去,而大明对此,根本是无可奈何。

至于发兵去打?想想沐国公那三十万云南土生土长的大军,就觉得这个想法非常愚蠢。

而毫无疑问,若是这一次让沐绍勋做统帅,那肯定又会让他的权势威望更上一层楼。

任何增强沐国公势力的行为,都是正德所不愿意看到的。

杨慎这等最顶级的朝廷大员,自然是对这一段很了解的,他苦笑一声,道:“皇上,此举实在是无奈,若是不让那沐绍勋做统帅,他定然是不肯出兵的……”

正说着,林雄奇忽然从外头哈着腰进来了,道:“皇爷,通政使费浜费大人觐见!”

“费浜?他来做什么?”

“奴婢也不知道,只是费大人脸上神色很焦急,说是有大事。”林雄奇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恭谨道:“云南那边儿的。”

“宣!”正德神色郑重道。

通政使费浜急匆匆的走进来,先是向皇帝磕头行了礼,然后又向众位同僚点头示意,取出一份奏章,满脸焦急道:“陛下,这是黔国公沐绍勋的奏章,刚刚到通政司,臣看过之后,赶紧便赶来了。请陛下过目。”

“不用了。”正德眉头一拧:“里头写的什么,这奏章你肯定看了吧?给我说说!”

“是!”费浜神色难看道:“黔国公说,此次安南灭越北朝,身为近邻,本该立刻出兵,然则去岁征安南半年有余,大军疲惫不堪,战死甚多,云南府库已经消耗过半。而后支援越北朝,云南府库最后一点儿家当也被耗光,无钱无粮,大军困顿,至少一年无法征战,还请朝廷体谅,自己想办法。而最近,云南以西的高棉王国,以南的暹罗王国,最近纷纷增兵边境,黔国公不敢怠慢,已经是加强军备,然则士卒的粮饷已经欠了三个月没发,还请朝廷拨付白银五百万两,粮食一千万石,兵甲若干,否则恐怕大军有变……”

群臣哗然,沐绍勋这等言辞口气,公然威胁朝廷,这是要明目张胆的造反啊!

话还没说完,便看到正德脸色越来越紫,他身子一晃,一口鲜血便是喷出来,身子一歪,晕倒在御座上不省人事。

四四零 惊变!

(感谢‘东游瞎逛……风舞雨林’、‘v老头等兄台的月票,谢谢()

感谢‘李劲龙’兄台的评价票。

松花江地面平定,下一步就是和女真的大战,请诸位兄台继续支持。谢谢!)

群臣哗然,沐绍勋这等言辞口气,公然威胁朝廷,这是要明目张胆的造反啊!

话还没说完,便看到正德脸色越来越紫,他身子一晃,一口鲜血便是喷出来,身子一歪,晕倒在御座上不省人事……分割线——————

就在朝廷中的诸位大人为已经隐隐出现不稳征兆的云南黔国公沐氏一族而头疼的时候,连子宁已经率领大军进驻了宣城卫。

克复宣城卫,征服虎林地面,对于连子宁还有整个武毅军来说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代表着把虎林地面正式纳入了武毅军的统治,整个松花江将军辖地全部成为了连子宁的地盘儿,连子宁这个松花江将军,终于是实至名归。

整个武毅军团体上上下下,也都是对此非常的重视。努尔哈赤、赵南金、杨沪生等人进城之后,便是大索全城,把一干不稳定因素全部清除,积极联系各大家族,做好宣城卫的维稳工作,同时派出小股部队,由各大家族的人陪着,去接收宣城卫以外的那些地方政权。

这些举措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安定了虎林地面这些大家族的心,虎林地面的局势很快就稳定下来。

六月二十二,连子宁率领武毅军大部抵达宣城卫,一干武毅军将领及宣城卫八大家族族长出城三十里迎接。

大军到来,遮天蔽日,刀枪如林,一眼望不到边际。这等强大的武力,也让这些投诚的家族更加安心。在东北这片地面上,没有比强大的武力更能让人安心的东西了。

武毅军步卒排列成整齐的方阵,沿着大道向着城门方向大步走去,龙枪骑兵却是向着这些在路边迎接的队伍行来。

潮水般的龙枪骑兵中间分开一道缝隙。连子宁在一干护卫的簇拥下缓缓策马行来,为首一人,一身铠甲,正是连子宁。他没有戴兜鍪,头发用一根碧玉环束了,上面插着一根墨玉簪子,英挺中带着俊秀。整个人就像是一头慵懒的猛虎。虽然并不刻意展露锋芒,但是却透着掩不住的霸气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