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自己交托的这就够了,现在还是听听魔、计都、墨三对于西渡联合的意见。
曹灵宝见人家不理会自己,面色依旧慈悲,毫不在意,此行能够让自己佛性大涨,足矣。
事到如今,他不由想起当初国师老道跟自己所说的国师真实内涵。
国师,似魔似道似儒,更似佛,魔者,主杀戮,严酷森冷,有横扫繁杂之果断,灭邪祟之无情,道者,主安和,讲求不干涉,放养平淡的无为而治,必要时还有利于百姓的稳定,儒者,积极进取,欣欣向荣,为天地的文明传承火种,佛者,则是在杀戮冷酷、无为清和、发展传扬中增添人性,保留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给整个天下增色。
综合上面,更深的意义也揭晓,那就是如果说一个国家的领导班子是明面上的统辖,为国家强大而努力,那么国师就是给这个国家守护、督察、帮助、促进的存在,国师国师,国家之师,非是前世的那些神棍,胡邹乱说的那种人。
明悟后,曹灵宝感觉这个异世界很有意思呢。
瞧瞧很是落后的神明体系,却能产生诸子百家,更是诞生国师一脉这样的存在,很接地气的独特一家学说,真不知晓创始人是谁,或者说国师一脉压根不属于一个人、一代人的智慧,而是许许多多人的摸索,然后结伴而行,坐而论道凝结下来的精髓,真正适合天地人三界的大论调、大学说
这不,曹灵宝对如今在正德大殿谈论的西渡问题,心里头很是赞同。
当然这不是说从此曹灵宝就接受国师一脉的职责,相反他决定忙完这最后一件事情,彻彻底底斩断与梁国的关系后,就准备高坐九霄,好好的当自己的仙神。
至于这些国师的玄妙,门下不有那么多人么,该是让他们去体悟体悟。
呵呵,为被某人留在东王府的徒儿徒孙默哀三秒。
至于某人该做什么,哼哼,国师一脉不是有老祖的职位么,反正真正的老一辈统统陨落,那理所当然的要诞生新的老祖,他当仁不让,美其名曰替门徒把关,当后盾。
江山代有才人出,年轻一辈也是需要机会的嘛,这国师一脉的玄妙,门徒理应享有。
思绪到此,魔家、计都、墨家方面也谈出了个所以然,那就是一致认同了曹灵宝西渡,一来是请西方教相助,二则是完成那劳资百家争鸣,三方虽然对于第二点有些不快,但在玉宗帝陈列许多实情后,他们也无可奈何,毕竟这里是梁皇室统治的梁国。
至于说灭掉梁皇室自己统治这样的蠢话,没人会想,没有与梁皇室合作就不知道这个看起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国度,实则已经足以与各家睥睨,甚至还更强,试问如何灭,老老实实合作还好,若是不配合,好要暗中搞事,说不得人家还联合其他家来灭了你的道统,相信真有这样的机会,还是很多人会乐意的。
如此想来,增加一个西方教学说,似乎就不难接受了,左右蛋糕只有那么大,而且还在做大中,一切等真正落实再谈,现在嘛,还是合作比较好,双方互利。
不得不说,能够代表一方学说的出使者,智慧是很大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六章 梁三藏唐三藏
那么事情既然同意,剩下的就是询问当事人是否愿意西行了。
“三藏大师听了好一会,可又眉目”玉宗帝问道。
曹灵宝点头:“见我如来,小僧当仁不让,敢不效命”既然已经决定,何不爽快点。
“善,大善,朕在此代天下黎民百姓,谢过三藏大师”
玉宗帝抚掌大笑,起身,下了高台,恭恭敬敬就朝着曹灵宝拱了拱手,很是诚恳。
“三藏大师高义,我等谢过”
文武百官见女皇陛下都如此,那里敢坐,连忙起身,下了小高台,分列两边,朝这里拱手。
曹灵宝这才再次看清眼前女人的真容,方才两人有些距离,而且你一个和尚总不能盯着别人看吧,所以现在才是真正的看清。
黑红龙纹袍,肃穆威严,平天冠两头的十二琉冕随着动作摇摆,发出清脆的声音,面貌依旧是那般秀美,就是多了丝丝缕缕的王霸之气,很是煌煌,让人不敢直视,也短暂的让人忘记眼前是一名女儿身。
不过那王霸之气也只是对别人而言,曹灵宝却是毫不在意这些,微微打量的时间很短,现在他还要回礼呢。
“陛下言重,各位大人抬爱,小僧所行所做均是发自内心,顺着本心而为,这便是我佛,何谈其他,百姓是梁国的,小僧亦是梁国的一份子,算起来此行小僧还是恩还母土,如此一来便无什么好传扬的了。”曹灵宝道。
“哈哈,说的好”
虽然感觉眼前人打量自己,不过玉宗帝也不在意,只是闻如此慷慨直言,大喜。
想了想,玉宗帝又道:“敢问三藏大师,可否告知俗家姓名,又是否有亲人在世,朕也好善待他们。”
“见我如来,小僧从小在金蝉寺,父母不知是谁,家中唯我一人,亲人什么的,陛下无需挂念”
曹灵宝暗暗翻了翻白眼,哼,我是谁你会不认识,坑我的时候怎么不说不认识,还装上了,呵,那小僧也不是吃素的,于是他很坦言道。
“哦,抱歉,是朕失言”玉宗帝恰到好处的露出歉然之色。
“陛下不必如此,虽然我不知父母是谁,但俗家姓名还是有的。”
不料某人又开口。
站着左边的东王眉头闻言不由微微蹙起。
玉宗帝笑道:“不幸中的大幸,有名有姓那就好,说不得朕还能帮你巡查一番,找出三藏大师被带入斜月三星洞金蝉寺前的家呢。”
得,比我更有劲头,还真杠上了,曹灵宝无趣,不欲纠结,直言道:“陛下有心了,小僧既然入了空门,那便是一切尘缘都散去,寻不寻过去,意义不大,至于我俗名乃陈玄奘也。”
“哈,看来是朕肤浅了,嗯,此事就此作罢。”
玉宗帝失笑,后又道:“那三藏是大师的法号”
“这女人要干什么,不行,不能这么问下去了。”
愣了愣,曹灵宝突然想到西游记中唐三藏被唐王赐名的一幕,心头一惊,连忙道:“回陛下,三藏正是小僧法号,同时因小僧幼年喜欢在金蝉寺一个游玩,遂主持及师兄,多唤小僧为唐三藏,至于在外面,若为方便,称之为唐僧亦是可以。”
“塘三藏奇怪的名字。”玉宗帝有些好笑。
“不,不是池塘的塘,而是唐突的唐。”
感觉有些奇怪,这唐三藏没什么好笑呀,转过头,想着自己说的故事,曹灵宝心里明白对方误会了。
“唐三藏唐僧,也罢,既然你有这个全称,那朕也给你什么梁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