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5 章(1 / 1)

青城十九侠 还珠楼主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不用仇人,就二凶人便可将自己了账。意欲杀以灭口,未得其便,现正好觑便下手。因此等二凶人一走,便命谷加在崖顶破石凹中埋伏待敌。谷加见他全无感激之状,仍是骄横待人,发令严厉,心想:“自己为了忠心于他,连家都不顾,而所作所为俱犯大规,日后还不知道能回家不能。”心中不免大忿,积威之下,虽未十分发作,却也点了他几句,意思是叫乌加放明白些,不要忘了自身的事。乌加见状,益发存了戒心,除他之念便急。

乌加正待下手,恰值吕氏父女带了牛子赶来。乌加早把灵姑畏若神鬼,哪里还敢上前发难。偏那不知死活的谷加,常跟乌加往来各寨,认得牛子,知他所通汉语比被擒的凶人鹿加还高得多。恨牛子帮助汉客泄机,自以为藏处绝隐,又有响箭可乱敌人的耳目,打算施展出凶人杀人惯技。因先前和乌加斗口怄气,匆勿上崖埋伏,忘带响箭。偷由上面绕向崖后,举矛示意给乌加,自己这里下手,他那里便放响箭,以便将其余二人引入歧途。乌加这时藏在崖侧一个土坑里面,上有草棘遮掩。望见谷加在崖顶后方举矛打暗号,明知敌人近在咫尺,又是大白日里,三个敌人倒有两个会仙法,一旦被发觉,休想活命,心中却巴不得谷加自寻死路。因此不但没有示意拦阻,反倒作势催他速急下手。

等谷加举矛要发,乌加还恐敌人万一不曾发现,特地把一枝响箭径朝崖顶上射去。

那响箭原是多环族秘制,平日与外族交往,无论情分多好,从不泄露分毫。杆是精钢和药未淬制成的细杆,中套发音的苇管。箭头上有一极薄铁叶风车,箭柄绣有鸟羽。

发箭之物也是一个特制的钢筒,中设机簧。发时只要不遇大风,远近随心。箭质甚脆,触石便成粉碎。那“姑拉”怪声只发一回。问或落在浮土软草之中,都不会完整,敌人拾去,决不知它用处。每次害人仇杀,总在下手以后将箭往相反路上射出,以便遁走。

各山寨土人见他杀人之后有声无迹,畏若神鬼,实则此箭作怪而已。

谷加手中的矛刚掷出手,猛听头上响箭飞过,“姑拉”一声,料到乌加不怀好意,知道上当,下面银光业已飞到,立时了账。

灵姑杀了谷加,搜出腰刀,又将尸首号令示儆,跟着往下搜索。乌加见飞刀如此厉害,益发吓得亡魂丧胆,一面放出响箭把敌人引向远处,一面飞步逃跑。拿加、鹿加正往回赶,途中与乌加相遇。乌加不敢告知灵姑厉害和谷加已死,以防胆怯。只说发现仇人踪迹,正好放箭吓他。叫二人随他一同藏好,四外放箭。直到吕伟等三人回去,他遥遥尾随,看明所居之地,才假装自己也是外出寻敌,刚往回走,放了些箭,怎不见谷加响应?故意同看,发现谷加已死,才向二凶人说:“谷加定是适才分散落单,遇见仇人走来,寡不敌众,被他杀死。杀了我们的人,还敢将刀夺去,此仇怎可不报?”二凶人本和谷加有亲属瓜葛,果然大怒,咬牙切齿,非代复仇不可。乌加这才说起敌人厉害非常,又是汉客,诡计多端。并说:“你们看谷加藏得那么严密尚且被杀,人数又多,平日杀人方法恐无甚用。想报此仇,非听调度不可,也许十天半月,三月五月,都不一定。”二凶人间计,乌加知非仇人对手,当时也说不出所以然来,所以当晚并未放箭生事。

事有凑巧。第二日乌加和二凶人因复仇日期未定,所打山粮剩得不多,当地虽有野果,却无野兽。只马熊偶有发现,但既猛恶,皮又坚韧,四人合力方始弄到一只,还几乎受伤,不敢轻去招惹。商量了一会,打算乘着日内无事,去远处猎兽。凶人身手矫捷,行路如飞,不畏艰险,习知蛇兽藏伏之处,又能闻风嗅味。往山阴晦塞之区走才数十里路,便闻到腥风中带着兰花香的臊味。凶人最嗜腥膻,佑量前途不但藏有各种猛兽,而且还有极厉害的奇怪东西。凶人野悍,也不害怕,依旧往前找去。

三人所行之处,恰在一座极高大的峻岭背面,乱石杂沓,地势坎坷,甚是险峻,几乎无路。一会走入一大片森林以内,地既卑洼,日头又被来路峻岭遮住,黑压压不见一丝天光。那些林木俱是数千年的古树,小的也有数抱粗细,高达数十丈。森林耸立,虬干相交,结为密幕。地下落叶堆积甚厚,有的朽腐,有的霉烂,发出极难闻的气息,毒蛊蛇蝎穿行其中。走着走着,前面树干上星光闪处,就许挂下一两条长及丈许的大蛇。

凶人本常以蛇为粮,身带一种奇膻之味,寻常蛇类多半见即畏避,并不在意,只嫌林中黑暗难走。乌加便说:“这里蛇多,足可随时来此取用,何必再走多路?”拿加。鹿加却为那香中夹臭的怪味所诱。说蛇吃多了身上发痒,不如打野东西好。横竖没事,坚欲一探就里。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第53回 擒怪蛇 奇迹述穷荒 逞凶心 巧言诓野民

话说乌加等三人正走之间,闻见那怪味越来越浓。三人正在心醉,忽觉林中四处寨饵乱响,身侧不远暗影中,时有一条一条长长短短各色影子,由树梢草皮之上朝前如飞穿过,有的头前还有两点或红或蓝的星光。凶人对这类事自是当行,一看又知前面有了奇怪蛇兽之类,林中群蛇定是闻了它的奇怪香气,不是赶去献身送死,便有一场恶斗残杀。凶人天性残忍,最喜冒险残杀,这原是平日最爱看的好戏,又知那斗处地势一定险峻非常,又是有天光的明爽所在,一则藏伏不难;二则深知这类蛇兽习性,当它们斗时都是一心注敌,决不二用,只要看出它来踪去迹,避开正面,不去惹它们,明明被看见,也若无睹。互相商量,前进之心更决。

三人又走一会,因离高岭已远,又当日中之际,林内逐渐现出天光。再往前走,林木渐稀,那四外的蛇东三条,西两条,似箭一般昂起个头向前穿行,络绎不绝。因为数多,凶人也没敢招惹。仗着视听灵敏,身手矫捷,左闪右避,随着蛇行方向飞奔赶去。

又追有顿饭光景,前面天光透处,闻得各种野兽猛啸之声,森林业到尽头。

三人出林一看。除了来路,余下三面仍有森林包围,郁郁苍苍,甚是幽晦。只当中一座小小的孤崖,四外方圆不过百亩,高只三数十丈,上丰下锐,石色墨绿,寸草不生,光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