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6 章(1 / 1)

焚天 流浪的蛤蟆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3个月前

所以他深深呼了一口真气之后,反而平静下来,只是把丹王安石清的两个弟子叫到身边,那陈七炼的凝真丹都分了下去。这两个青城派弟子心头极震撼,但是王灵官什么话也不说,他们亦不敢问。

  王灵官把所有的凝真丹送出之后,便悄悄的调动青城派庞大的实力,把各座宫室储存的灵药,但凡合用炼制凝真丹的,都送去了玉鼎宫。不过陈七这一次炼制的凝真丹已经极多,一时间青城派各位出战的弟子,倒也人人都分了一瓶,暂时不须顾虑丹药的匮乏。

  忙完种种一切,王灵官这才毫不声张的孤身一人,来在了玉鼎宫外。

  陈七送走褚燕灵,虽然这小贼头不知道,自己已经深深震骇了这位青城派最出色的弟子,还顺带把还未谋面的王灵官,也震撼了一把。但事后想起来,陈七也微微觉得有些不妥。不过他也是初次炼丹,并不知道别人的炼丹,该是什么样子。所以他也不曾想明白,究竟这一次,他出了什么错漏。

  好在陈七觉得,褚燕灵临走的时候,似乎对他颇有嘉许,没什么恶意。想了一回,也就放开,他虽然知道青城派跟人开战,但是因为也轮不到他来参战,仍旧十分清闲。送走了褚燕灵,陈七除了修炼,也没别的事情可做。

  这个小贼头倒也知道努力,所以并不曾浪费功夫。

  王灵官来到玉鼎宫外的时候,陈七正在尝试,运用玄黄之气,转化一种最容易理解的煞气出来,但是玄黄之气极难操纵,用来吞噬其他元气也就罢了,举手抬足便可,但想要转为其他种类的真气,便有许多难关,陈七试了好多次,都无结果。

  王灵官和褚燕灵所修道法不同,褚燕灵能够无声无息的来在陈七背后,王灵官却不能,这不是他的修为不及褚燕灵,而是两人所学的雷法不同,各有不同妙用。陈七忽然察觉有人来玉鼎宫,便散了玄黄之气,随手把太昊五光轮飞出,想要看看又是谁来。却见玉鼎宫上,一个身材雄伟,面目威严的男子,凌空走了下来。

  王灵官修炼的叱雷真解,乃是法武合一的法门,当他从天空走下来,陈七蓦然觉得,天地间似乎都被一股强横霸道的力量禁锢住,忍不住轻咳一声,用上了一气叱雷法,催动了太昊五光轮,放出无数雷光,这才破去了王灵官气势。

  王灵官微微点头,十分嘉许,低声说道:“某家王灵官,平时都是由我暂代师父管理门户。陈七师弟你拜入青城门下,我还未来见过你,不知你在山门呆的还习惯么?”

  陈七听得王灵官自报家门,比见到了褚燕灵还要惊震,忙说道:“有劳王师兄费心,我尚是头一次,有如此安闲平和的日子,比我在五气山胡乱修炼,可要好的多了。”

  王灵官微微一笑,说道:“方才褚燕灵师弟,从你这里拿走的了许多凝真丹,本派跟一家神秘教派大战,非常需要这种仙丹,所以我特意收集了一些灵药,都带过来给你。你且帮本派多炼制几炉丹药罢。”

  陈七点了点头,这件事也轮不到他不答应,陈七见王灵官随手一拂,丢下了许多灵药,然后也不走,以为王灵官和褚燕灵一样,急需这些凝真丹,要在一旁看着自己炼制,当下便抬手收了这些灵药,回转了丹室,运起小诸天云禁真法拍开了炉火。

  ps:求各种红票啊

  二百八十八、道心入化境,人心翻波澜

  陈七经过两次炼丹,积聚的经验比寻常炼丹师要多出十倍,原因无他,只是一个胆大罢了。

  就如寻常人守家拙园,数十年也只见得一方天,有浪荡之辈,行走天下,一年之中便可经十余处府县,两者之间,所差者,只是一个不敢,一个有胆罢了。

  从守护丹炉的扇火童子出身,又复有过采药群山的经验,自然知道一丝细微变化,炉火稍差,一炉丹就要毁去,更知道这些灵药来之不易,珍贵万千,待得自家炼丹时,就算不是缩手缩脚,至少一个小心谨慎也跑不了,只知道按照师父所授,半点也不敢弄的错了,往往一种手法,他们知道必须如此,却不知为何必须如此。

  陈七炼丹的经验,却都是从许多错处积累,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细微之处,亦知变化,不似寻常炼丹师死板。

  何况炼丹只有手法精熟,方能把炼丹的成品几率和速度提升上来,但是除非丹王安石清这样的大家,谁人能有那么多的灵药来挥霍?

  丹王安石清的两位弟子,一辈子跟师父学习炼丹,每一炉都务求谨慎,也未有小贼头这般,一糟蹋就是一百炉的份量。他们两人平生所炼凝真丹,合计也就是二三百炉,还未陈七这样熟手。

  王灵官见陈七随手把种种灵药抛入炉火中,手法变幻,种种法诀犹如行云流水一般,熟极而流,亦不禁赞叹,暗暗忖道:“看来褚燕灵师弟所言,句句真实,陈七师弟的炼丹水准,虽然未必真个比的上安石清师伯,但至少在炼制凝真丹上,也不输给当世的炼丹大家了。尤其这一份从容自若,许多炼丹之辈都比不来……”

  王灵官这一份暗暗夸奖,倒是有些小觑了陈七,除非丹王安石清这般的人物,道行,法力,炼丹都为一流,寻常的炼丹师多半修为羸弱,大部分的苦功都花在炼丹术上,甚至在磨练道心这一关上,也要差了许多,真个修为强横之辈,又有几人愿意去炼丹?就算丹王安石清,在三老之中,也是修为敬陪末座。

  王灵官以安石清门下的两位亲传弟子为标杆,来品评陈七,却是差了一点念头,陈七已经铸就道心,踏入道心四境的第二境心境之中,安石清的两位亲传弟子,却连道心第一境初境也未摸到许多边,还在将突破未突破的模样。所以炼丹的时候,也比不得小贼头,肆意妄为,百无忌惮。

  有了前番经验,陈七不但炼丹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就连道心,似乎都因为炼丹两百炉,变得通彻灵明,隐隐约约间,似乎要有突破道心第三境化境的意味。

  道心四境,前两道初境和心境,淬炼的都是自身道心,就算没有半点法力,也可以打磨出来。第三道化境,却是把道心和天地化为一体,可以把天地元气犹如自家修炼的真气一样,操纵如意,不见半点分别。道心化境,取意于出神入化,道境天成之意,非得有感应天地之机之能,根本无法参悟。但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