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1 / 1)

我用闲书成圣人 出走八万里 3575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一回——”

  “法家文华凝獬豸,弯月入梦化铡刀”!

  说完,说书先生举起醒木,重重拍在了桌子上。

  啪!

  “话说商君罹难,一缕法家文华凝聚不散,飘飘间游荡于天地……”

  ……

  “法家文华,先天獬豸!”

  “好啊,好啊!”

  偏倚处内洋溢着兴奋的感觉,诸多官员的脑袋凑在一起,一起看着面前的那份报纸,而修为高一点的官员则依然保持着仪态,喝着茶,一缕神魂之力放出,同样浏览着报纸上的故事。

  看到故事的开篇,众人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来了。

  这一次,看样子是以官员为主角了。

  太棒了!

  他们可都是经历过科考的文人,对于故事的讲法也略知一二。若是主角是百姓,那不用说,定然是贪官当道,污吏横行。

  到时候,他们又要成为故事的背锅侠了。

  这也就是陈柱国当了法相,换成以前,哪怕是道主,他们也要硬顶的。

  清白最重要!

  现在,老大自己骂自己,让他们上哪说理去?

  可是《窦娥冤》的苦,他们不想再来一遍啊!

  眼下刚刚看到开头,这紧绷的情绪终于舒缓了一些。

  看看这出场,看看这人设,妥妥的法家高人没跑了。

  这总不可能说他贪污受贿,鱼肉百姓吧?

  包青天?

  事情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

  御书房。

  叶恒看着手中的故事,在字里行间仔细分析。

  “嗯,不错,这个故事里还是以皇权为尊。”

  “嗯,封赏也都是来自皇权,而不是天道!”

  “好!”

  “如果这样的话,如果再出现什么权限,天道应允后,也应该需要朕来同意!”

  “很好!”

  “朕又能收获一波威望!”

  “非常好!”

  ……

  而与人间看故事的一片热闹不同,高天之上,圣堂。

  此时,一张报纸悬浮在圣堂中央,诸多半圣皆沉默不语。

  半晌,那坐在首位的韩昌黎淡淡开口:“看出什么门道来吗?”

  “从这刊登的几回内容来,故事从先天獬豸入胎始,至包拯受诬陷罢官回乡止,总计四回。”模样威严的王半山淡淡说道,“其中既有赶考前与三品武神展昭相识,除金龙寺伪僧、擒隐逸村歹徒的经历,又有考中后任职宁远县,破获墨斗案、扇坠案、乌盆案的故事。”

  “总体来说,倒是塑造了一个善断案,为民请命的法家官员形象。但特殊之处,并未发觉。”

  颜百川摇了摇头:“不完全是。诸位请看这其中的乌盆案。现在陈洛的写法是受害者神魂被封印在乌盆之中,但是以老夫对他的了解,怕是他原本的想法可不是要写神魂,而是……”

  颜百川顿了顿:“诸位别忘了他刚从哪里回来?”

  “胡闹!”一名白发半圣说道,“若真是如此,需要去点一点他。两界规则,各行其是。不能以阳乱阴!”

  “贺老多虑了。”宋慈开口道,“,莫听颜匹夫瞎猜,这小子不是改成了神魂吗?轻重他应当是知晓的。”

  “我之前未开口,是关注到了另一处地方,有些迟疑。”

  “诸位请看开篇!法家文华凝聚先天獬豸,这种情形本圣可从未听说。”

  “应当是取自他家大师兄的来历。”另一名半圣说道,“竹林大师兄,本事先天文华青莲,遁入李青莲梦中,致李青莲梦笔生花。”

  “他拿来演化成先天獬豸,说得通。”

  宋慈点点头:“不错,这个没问题。可是再往前推一点,这先天文华最开始来自于哪呢?”

  众圣的眼神都微微一凝。

  商君!

  “这小子谁不好说,偏偏特地点出是商君罹难后一缕法家文华不散,游荡天地,最后凝聚散落的法家文华,化作先天獬豸!”

  “本圣以为,这才是陈洛那小子写这本书的重点所在!”

  圣堂再次安静下来,片刻后,范希文眨了眨眼睛,说道:“都写了四回,破了五案,还没点出重点来。”

  “这么说……”

  “我等被那小子断章了?”

  众圣看向范希文。

  混蛋啊,虽然都看出来,但是别说出口啊。

  堂堂半圣不要面子的吗?

  哼,趁那小子没万里通天,找个机会打一下屁股才好!

  ……

  安国公府。

  正在吃早膳的陈洛微微皱眉,总感觉有什么人在算计自己。

  “切,不就是断章之后的哀怨吗?”陈洛心中吐槽道,“只要不是半圣,我都承受得住。”

  吃过早膳,陈洛又重新回到书房,坐在了书桌前。

  书桌的一侧,放着一沓文稿,这是之前写完的《三侠五义》的部分。

  陈洛铺开纸张,接着往下写。

  之前写到包拯执掌宁远县,连破奇案,却因行刑时不慎,让凶手死亡,导致革职。

  而这,正是包拯生涯的转折点。

  经历了几年的修身养性,朝廷偏倚处立下都察院,翻查过往案件,发现那凶手之死情有可原,于是让包拯官复原职,又因为之前断案有功,升为一府的开封府府令。

  正是赴任途中,包拯收下了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这四名护卫,又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胸有韬略的公孙策。两人一见如故,公孙策决定追随包拯。

  一上任,包拯就在公孙策的帮助下破获了尸蛊案,名声大震。

  写到这里,陈洛嘴角浮现一丝笑容。

  前戏终于结束了。

  从现在开始,真正的包青天要登场了。

  当然,一点必不可少的修改还是需要的。

  陈洛顿了顿,在原著中,最大的反派乃是当朝庞太师,不过按陈洛的意思,自然笔锋一转,是某个祖上出过超凡绝伦的先人,但是先人为人族而陨落,不孝子孙走错了先人圣道的某个圣族。

  对,是庞家!

  和什么方家没有一点关系哟。

  陈洛继续落笔,这庞家家主独子庞昱,乃是陈州的州官。陈州靠近西域,受伪佛恶毒法术诅咒,先是洪灾,然后大旱。

  朝廷先后派了几波人前去赈灾,但是灾情非但没有减缓,反而愈发严重。陈州就像是一个无底洞一般,吞噬着朝廷的财富与大小官员。

  直到第十三次赈灾,已经没有朝廷官员愿意掺和进这浑水之中,一个个明哲保身。

  此时有流民来到包拯治下,包拯得知了陈州的情形,同时也知晓了百官的回避态度,毅然上书,愿意接下这个赈灾的烫山芋。

  公孙策劝包拯:“圣族治下,是非之地,何苦来哉。”

  包拯掷地有声:“官者,父母也。焉有见到子女受难而无动于衷之父母!”

  是日,抬棺上奏!

  当朝皇帝收到包拯的请愿,大受感动,拜包拯为龙图阁学士,挂二品衔,前往陈州赈灾。

  在原著中,公孙策向包拯谋划,让包拯面圣时请下三道御札,以便应对突发情况。

  皇帝也满足了包拯的请求,当面赐给了包拯三道御札。

  但是包拯万万没想到,公孙策在看到这三道御札后,当场一把火就烧了,取御札的谐音,锻造了龙、虎、狗三道铡刀,称为御铡!

  这便是青天三铡的来历。

  不过陈洛要写青天三铡,自然不能按照这个套路来。毕竟在现实中,皇权只是世俗权利,拥有大义名分,但并非对世家圣族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

  那要怎么办呢?

  不急,还记得陈落在书前面埋下的伏笔吗?

  包拯虽然有绝顶天赋,但是每次诵读经典产生的浩然正气都被额头的弯月胎记吸收。

  就是用在这里了。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正气!

  包拯虽然急切救民,但并不是一个莽撞之人,与公孙策交谈后,又与流民交流后,自然明白陈州之灾难赈的根本所在——庞昱!

  这庞昱,将赈灾视作大发其财的好机会,上下其手,将陈州上上下下都布满了自己的亲信。原本一百斤的赈灾粮食,层层下发到灾民手中,就变成了一斤粮食三斤米糠,其中还有砂石泥土充数!

  同时又趁机大肆低价购买灾民手中的良田、子女,充实自家的家库。

  灾民苦不堪言,庞家及其庞家党羽却一派歌舞升平。

  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过如此!

  但是庞家乃是圣人家族,律法无法管治,朝廷也只能申斥。曾有人将此事报于庞家,庞家家主也只是不痛不痒地写了一封信给庞昱,让他收敛一些,就再无后文。

  不解决这个问题,陈州赈灾只会重复之前的失败,最后无疾而终。

  于是,那一夜,包拯焚香,上启天道,愿舍弃此生文华,换天道刑器,保百姓安宁。

  作恶者,人不收,自有天收!

  作孽者,法不罚,自有天罚!

  “包拯抬望夜空,此时乃是十五之夜,天空圆月如盘。”

  “忽然间,狂风皱起,吹乱全城,唯有祭坛之烛,在狂风中摇曳,却明亮不熄。”

  “遮天的乌云不知从何而来,遮蔽了漫天星辰,也遮蔽了那轮圆月。”

  “当此时,包拯浑身文华大放,额头月牙胎记闪烁,随即,包拯头顶,浮现了獬豸虚影。”

  “那獬豸冲着苍天嘶吼,浩瀚的浩然正气如同瀑布一般直冲天空。”

  “那是包拯苦读数十年积攒的浩然正气,是他明知不可为,而坚持为之的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在开封府上空铺展,蔓延,转眼间笼罩了全城。”

  “全城百姓抬头,只见天空之上,青色的浩然正气取代了天幕,散发着凛然威严。”

  “而此时,就在这青天之上,一道弯月浮现,闪耀着锋利的光芒!那青色的浩然正气尽数被这月牙吸收。”

  “当最后一丝浩然正气也投入到‘弯月’之中,弯月向天一划,顿时划破了天空的乌云,那皎洁明月重现天空,而此时的满天繁星却组成了一道璀璨星河,灿烂无比。”

  “那弯月划开天幕之后,化成一道流星,落入开封府后衙!”

  “后衙内,包拯望着面前三柄闪烁寒光,透着天道威压与浩然正气的铡刀,露出了笑容。”

  “我包拯,以一身文华,换来这三柄天道铡刀,值了!”

  “说罢,包拯转身:展护卫,星夜启程,前往陈州!”

  ……

  陈洛停下笔,青天三铡,出来了!

  不过故事里包拯有了青天三铡,现实中他陈洛呢?

  就在此时,那桌上的文稿突然无风而起,飘浮了起来。

  “来了!来了!”陈洛面上大喜。

  果然,只见文稿之上有一轮月牙虚影升起,那月牙之后,陈洛依稀看到了一个人影。

  那人影穿着古时衣着,此时对着陈洛躬身一拜,一道声音在陈洛耳中响起。

  “鞅,谢过小友!”

  陈洛一愣:鞅?

  商鞅!?

  陈洛正要仔细看去的时候,那人影直接冲入了月牙虚影之中,紧接着,月牙虚影化作一道七彩光柱穿透安国公府的屋顶,直冲云霄!

  那七彩光柱射入中京上空,顿时引来诸多百姓的围观。

  “嗯?那是……安国公府?”

  “柱国又在整活了?”

  “这次又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啊?”

  “是《西游记》,还是刚出的《三侠五义》啊?”

  “天道亲儿子啊!”

  ……

  就在中京百姓还在诧异之时,御书房内,叶恒一口茶喷地老远。

  这……这么快?

  此时那皇帝玉玺中一道七彩光芒闪烁不停,一道信息浮现在叶恒心头——

  “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斩。”

  “万民唾弃,即刻伏诛!”

  “以万民之意,代天行罚!”

  叶恒叹了一口气。

  果然,这小子,要对世家圣族动手了!

  是《三侠五义》这本书吗?

  该死,自己现在在御书房,没有观众啊!

  臭小子,不知道在人多的时候弄一出吗?那样朕还可以替你分担一点责任!

  浪费了一个刷威望机会。

  叶恒站起身,整了整衣冠,单手托起玉玺,威严开口:“以朕大玄皇帝之名,准!”

  顿时,那玉玺之中仿佛传出万民欢腾之声!紧接着,三道七色光芒从玉玺之中飞出,射向开封府。

  ……

  偏倚处中,众人还在轮流看着《百姓法制报》,突然间每个人的官印都微微一颤,随后,那光影释放出七彩光芒,将整座偏倚处笼罩,那偏倚处的屋脊上出现了一尊尊石兽,状似麒麟,威风凛凛。

  “这是……獬豸?”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又有三道七色光芒从皇宫飞来,落在开封府大堂,三道七色光芒落地,露出三尊獬豸虚影,那獬豸虚影匍匐在地上,随后化作了三口巨大的铡刀!

  “这是……”偏倚处官员一个个皱起眉头,“什么玩意?”

  “看着好渗人啊!”

  而此时安国公府内,陈洛摸了摸下巴,皱起眉头。

  “我这青天三铡,和书里的青天三铡有些不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