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Act15:白垩时代(四)(1 / 1)

荷马的门 木更木更 1660 汉字|16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5章 Act15:白垩时代(四)

按照宇宙维度的时间计算,我们经过的半年航行与地球时间基本吻合,误差在48小时以内。桑切虽然是新时代人类幼童,但奇葩的非常喜欢用古老的纸笔来演算数据,他搬了个小凳子,像乖宝宝一样双膝并拢地坐着,耳朵上夹着一支笔。

飞船还没有打开,莫卿最后采纳了叶林的建议,停在了一处环山外的海边,开启了隐蔽模式。

昆塔放出了他的勘测机器人,工作是采集一些地表和空气中的样本,来判断环境是否适宜人类生存。

在此之前他们需要对标下地球时间。

桑切是唯一的物理专业,他的小本子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对于宇宙空间来说,在没有任何参照物的情况下,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只是相对的。所以我们就算从一个有限时间到达了另一个无限时间,只要我们本身的质量不变,就能通过地球时间来做参考。他把手稿本合上,抬手做了个分割,演示道,就像手心手背,这两面互相看不到对方,但不会影响手稿自身的参数,而唯一的区别可能在于我们的质量在相对空间里的大小是否有变化,比如我们在这个空间是分子大小,在另一个空间成了原子大小桑切卡了壳,他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通俗地去说明,只能求救似的看着众人,不抱什么希望地问道,你们明白了吗?

其他几个人都有些沉默,叶林眨了眨眼,接话道:相对论?

桑切打了个响指:宾果!他不太好意思,我做的比喻其实不够准确,还有些粗糙

罗恩笑着安慰他道:幸好我们这边还有人能懂。

叶林其实自己也不太明白为什么能理解桑切的意思,他中途甚至拿来了对方的手稿本,只研究了一会儿,突然抬头看着桑切道:那就把我们设为参照物X,将48小时这个误差设为Y,利用我们在这星球上的一个小时为坐标Z轴,不难推导出地球与这边的时间差。

桑切张大了嘴,他迅速低头做着演算,莫卿看了一眼叶林,不动声色地掏出了自动计时器,桑切算的满头大汗,他结结巴巴道:虽然感觉有些BUG但按照这个公式算下来,我们与地球的时间差在24:4369个小时之间。

182天。叶林快速回答道,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得抓紧时间了。

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半年,这个时间差虽然没有电影《星际穿越》里那么夸张,但在切身体会之下也好不到哪里去。

叶林只庆幸虫洞漏斗这边没有黑洞,要是星体本身就靠近黑洞,再有视界和潮汐力影响,他们的飞船大概率连降落都成问题。

在等待昆塔的勘测机器人回来前,桑切对叶林的身份显然非常好奇,他比之前热情了许多,主动搭讪道:你是物理专业的学生吗?

叶林自嘲道:我应该学过初中物理吧。

昆塔站在两人身边,他插嘴道:你地理也懂不少。

叶林看不出他有讽刺的意思,似乎是真心诚意在夸奖他,只能含混其词地解释道:大概是肌肉记忆吧?

几个人对他所谓的肌肉记忆都没表现的太认真,桑切看得出来很想成为一名白鹤,他对昆塔有着偶像一般的崇拜,看人的眼神都闪闪发亮。

我一直都想进入木马的F区工作。桑切的表情非常热切,一心一意在昆塔面前展示才华,每学期我的绩点成绩都是A+。

相反昆塔就显得比较不近人情:等你考上博士再说吧。

一旁安静如鸡的叶林只觉得自己像个文盲

勘测机器人总共放出去了五只,所得结果都会同步传送回来,昆塔打开自己的平板开始整合数据:大气层含氧量是地球的1.5倍,二氧化碳是地球工业时代前的六倍,平均气温高4deg;,地质方面富含石油,煤,盐昆塔缓缓皱眉,他喃喃道,推算时间为

叶林低声道:地球公元前1.45亿年到6600万年,白垩纪,显生宙最长的一个阶段。

昆塔诧异地看了他一眼,闭上嘴没有说话,勘测机器人自带录像功能,其中一只穿越过形状不明却巨大的蕨类植物,叶林整张脸几乎凑到了平板上,他严肃道:暂停一下。

昆塔操控着勘测仪停稳,叶林指挥着他调整录像角度,视野里的镜头突然剧烈摇晃起来,紧跟着骤然落下,勘测机器摔的位置并不是很好,两个黑色的孔眼凑到了镜头前面,叶林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白垩纪,大陆被海洋分开,地球变得温暖、干旱。最大的恐龙出现,包括了许多新的恐龙种类,他们成为了地球陆地上最强大的统治者。其中翼龙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动物统治着浅海。最早的蛇类、蛾、和蜜蜂以及许多新的小型哺乳动物也陆续出现了。被子植物同时出现于此时期。昆塔挪开平板,他补充了一句,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其余四个人的脸色都很不好看,特别是桑切,他太年轻了,恐惧几乎压垮了他:这个地方根本不能呆。他哀求道,我们走吧?

罗恩摇了摇头,他相对冷静很多:能走去哪儿?保护机制不到最后一刻荷马不会定位你的坐标将你送出虫洞,而且我们还有别的任务。他看向莫卿,后者点了点头。

我们得记录这里的能够被记录的生物样本。莫卿举起自己的AI手环,我刚才试了下,这里被记录的荷马诗卷相当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