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化解。”魏河阳皱眉道:“师父内功精湛,掌力强劲,完全可以化解。”伍青阳轻叹一声:“这里面的道理很深奥,如果落下的是块大石,为师有把握移开。
可是落下的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力量小了自然救不到人,如果力量大了,两股力道反击之下,就算你保住性命也要受重伤,这里面分寸拿捏丝毫马虎不得,为师可没有这个本事。”魏河阳想了又想,师父的意思很明白,可是飞上蓝天的诱惑力太大,还是不死心,接着询问道:“城主以刀成名,内功非其所长尚且能做到,师父家学渊源,精修内功多年,难道还不及城主么?”伍青阳当然不想让徒弟涉险,耐心解释道:“常霄的武功虽然是由外及内,可是他已经突破了内功千斤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手,内功已经领先为师很多了。”魏河阳终于认可了师父的说法,点头道:“看来要飞上天少不了城主帮忙。”伍青阳一笑:“如今常霄与六个妻子一道离开不夜城,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去向。”魏河阳颇为惋惜。
听说了大风筝的事,魏河阳念念不忘,如果仅仅是常霄和神目比丘飞上天,自己也就不想了,修为相差太多,没有可比性。
可是不夜城还有旁人也飞上了天,而且常霄竟然把妻子带到天上去,这么看来自己飞上蓝天完全有可能。
虽然伍青阳多方劝解,魏河阳还是念念不忘,脑子里盘算着找人制造大风筝。
伍青阳了解这个徒弟,不吃点苦头就不会死心,因此不急着离开,自己在跟前还安全一些。
武陵山有个百丈崖,风力极为强劲,自然是最理想的场所。
魏河阳下令制作风筝,身为掌握江南大权的武陵王,自然是一呼百诺,很快就送来十余个。
伍青阳毕竟有些经验,挑选出三个准备放飞。
制作风筝的匠人不知道魏河阳的用意,做出的风筝轻巧有余,但是不能负重,没有一个成功。
魏河阳不能把事情挑明,如果被玫瑰公主知道一定会阻止,夫妻两个感情很深,不能因为这样的小事争执,因此把制作风筝的理由说成是为了传递消息方便。
虽然伍青阳曾经尝试过,毕竟没有参与制作风筝,对于要领并不十分清楚,又不能把事情挑明,因此接连失败。
魏河阳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暂时放弃这个想法。
伍青阳不能久留,叮嘱徒弟一番就离开武陵山,取道回返雾灵山庄。
段昔云和尹天雷成亲的事虽然没有张扬,伍青阳也得到了消息,尹天雷与常霄的女儿蜻蜓成亲没什么,段昔云的妻子却是来自隐仙宫,这可是一股隐匿多年的势力,很多江湖人都在关注。
伍青阳也不例外,可是没有人能说明白,只有见到常霄才能了解详情。
如今的江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各路高手齐头并进,这样良好的势头与常霄的大力推动是分不开的。
如今够分量的高手或多或少都接受过常霄的协助,四大名门改变观念也是常霄的作用。
没想到,在这个时候隐仙宫忽然出现,为江湖增添了新的色彩,御剑术一直被传得神乎其神,这一回总算出现了。
当初醉霞道人修习的御剑术残缺不全,虽然取得一定成就毕竟有些缺陷,隐仙宫的人乃是正统传人,必然有独到之处,因此伍青阳很想见识一下。
打听得知,隐仙宫的人游玩四方,行踪不定,同行的人除了不夜城的剑童兄弟还有神目比丘。
伍青阳交游很广,了解到这一行人在山东境内蓬莱游玩,等候海市蜃楼的出现。
因此伍青阳回到家里安排一下就动身前往蓬莱,准备领教一下御剑术。
这时候隐仙宫的人玩兴正浓,久居深山多年,见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心里的兴奋自不必说。
神目比丘最喜欢热闹,与这么多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其乐无穷,因此把别的事抛在脑后。
剑童兄弟当然不能走,青年男女情意绵绵,岂能舍得离开?江飞鸾西湖比剑之后已经离开了,虽然没有得到御剑术,能见识到真正的御剑术也算不虚此行。
伍青阳并不急于赶路,隐仙宫的人要等海市蜃楼出现,不会很快离开。
海市蜃楼可遇不可求,有时候两三年不出现,有时候一月之中出现两三次,谁也无法预料。
伍青阳仗剑独行江湖多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对于中原的风土人情极为熟悉,因此到了哪里都不陌生。
这一日来到泰山脚下,日色正盛,有些口干,思量着找个酒店歇息片刻再走。
泰山乃是五岳之首,名胜古迹很多,伍青阳曾经来过数次,回想一下,这里有个酒店自酿的酒很有味道,店主是退隐的江湖人,与自己有些交情,何不前往叨扰一下,叙叙旧情?因此催马前行。
很快就看到了酒幌,还是老样子,这个酒店不大不小,毫不起眼。
伍青阳对店主知之甚深,此人本名史怀玉,十六岁投身镖局,从普通的趟子手做起,直做到副总镖头,后来另起炉灶,自己开设镖局。
因为武艺精熟,人缘又好,挣了不少钱。
在镖局最兴旺的时候全盘转手,得了一大笔钱,隐姓埋名,逍遥度日。
年老时回到老家,也就是泰山脚下,开了一家酒店安享晚年。
当年史怀玉保的一趟镖被强人夺走,碰巧伍青阳在山寨做客,为两家说和,达成了协议。
史怀玉非但没有损失反而有所收获,对伍青阳十分感激,后来隐居山野也没有断了来往。
今日伍青阳路过,想起这个人刚好前去看望。
很快来到酒店,伙计殷勤招待,伍青阳问道:“老掌柜一向可好?”伙计明白是熟客,躬身答道:“两年前老掌柜就不管生意了,醉心于酿酒,经常到各处寻觅清泉水。”伍青阳点头:“先来几样小菜,两壶酒。”伙计答应着下去准备。
店里走出一人,方面浓眉,青衫小帽,一脸忠厚。
看到伍青阳躬身施礼:“伍大叔,小侄有礼。”伍青阳认得,正是史怀玉的长子史廉江。
伍青阳点头:“好孩子,数年不见有出息了。”史廉江笑道:“大叔玩笑了,守着这么个小店能有什么出息?”伍青阳点拨道:“平淡也是一种福气,高官厚禄,前呼后拥的日子并不好过,站得越高,摔得越狠。”史廉江点头:“大叔的话小侄明白,伴君如伴虎,再高的官职也架不住皇帝一句话,那样的日子小侄想都不去想。”伍青阳问道:“那么你理想的日子是怎么样的?”史廉江一笑:“就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