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1 / 1)

龙鳞宝刀 暮寒君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虎,江湖都传遍的消息怎能有假?于是问道:“你凭什么认为常霄没有死?”燕南楼解释:“我不是不知道段青霄的威名,也承认他的刀法在常霄之上。

如果他首先与常霄比武,我完全可以认定常霄必死。

可是段青霄首先与醉霞道人决战,第一剑客归天的消息千真万确,常霄不是傻子,不可能自寻死路。”南海龙王登时来了兴趣:“不错,常老弟智勇双全,不会贸然送死。”燕南楼接着解释:“醉霞道人归天的地点是在聚龙山庄,很显然,这位第一剑客把身后事交给了常霄。

他经营了多年,手上一定握着几张对付段青霄的王牌,临死之前一定交给了常霄。

试问常霄有什么理由孤身犯险?”南海龙王赞道:“大有长进,你的分析头头是道,看来老夫选对了人。”燕南楼笑道:“还不是龙王教导有方,依我看来,常霄一定在积蓄力量,时机成熟就会重出江湖,只要击垮神刀门就是武林至尊,我们旗帜鲜明站在他一方肯定会有好处,我认为这一注值得押。”南海龙王点头认可:“不错,换了老夫也会这么做。

不过眼前的危机如何解决?”燕南楼展颜道:“龙王放心,当今朝政腐败,官员贪婪成性,只要我们送几份礼就可以打开通道,甚至可以把进贡的漕粮弄到手。”南海龙王大喜:“好主意,看来老夫的担心是多余了,你完全可以应付眼前的局面。

既然如此老夫就回去了,你要留神对方派遣高手行刺。”燕南楼答应:“我记下了,龙王尽管放心。”

送走南海龙王,燕南楼紧皱双眉,说着容易做着难,如今官府是奉了玫瑰公主的谕旨,等闲的官员根本不敢违抗,如果玫瑰公主回京还好办,可是她偏偏赖在江南不走,要打通商道谈何容易。

南海船队人员众多,米粮消耗很大,目前的存粮顶多支持一个月,再不解决就要出现危机了。

燕南楼明白,如今的段青霄君临江湖,凭借南海的力量根本无力抗衡。

这时手下人兴冲冲前来禀报,有一个庞大的船队从成都来到,船上全是米粮。

燕南楼大喜,马上吩咐人预备礼品前去拜访。

粮船与南海船队隔水相望,燕南楼吩咐人送上名贴,一名青年随小船过来,见面施礼:“我家员外有请。”燕南楼点头,心里打定主意,就算出三倍的价钱也要把粮食买下来,先解燃眉之急。

青年把燕南楼引到一个酒楼,三楼的雅间里摆着一桌精致的酒席,一名中年人当门而立,身材颀长,腰杆笔直,好似一根竹竿,与普通的客商大不相同。

青年引见:“这就是我家员外,”中年人施礼道:“方子寿,祖籍成都。”燕南楼还礼:“南海燕南楼,方老板的身家果然不小,五十只大船的船队在内地极为罕见。”方子寿笑道:“哪里,这些船只有五只是我的,其余都是借的,专为运送这一批精米。

燕老板才是家资巨万的豪客。”叙礼落座,燕南楼开门见山,首先发问:“方老板的货有买主了么?”方子寿笑道:“当然,没有买主岂能转运千里?说实话,定金已经收了。”燕南楼当然不死心,继续问道:“这些精米都有主了么?”方子寿摇头:“还有二十船没有买主,家母一向礼佛,要我把这些精米救济贫苦百姓。”燕南楼马上接口:“能不能把这二十船精米卖给在下?我愿意出高价。”方子寿皱眉道:“家母谆谆叮嘱,不好违命。”

燕南楼虽然是江湖人,也明白商界的风气,方子寿是在抬价,试探自己有几分诚意,如果知道自己急需这批货再加价。

于是展颜道:“不瞒方老板,我的船队遇到难处,急需一批米粮救急,只要方老板答应,价钱好商量。”方子寿笑道:“商人自然以利当先,只要燕老板的价钱合适,方某求之不得。”燕南楼大喜:“方老板果然爽快,价钱任凭吩咐。”方子寿举杯劝酒,试探道:“燕老板能吃下多少货?”燕南楼一笑:“有多少吃多少,就看方老板的手段了。”方子寿点头:“这个不用担心,我有成都平南将军的公函,江南的官员无权过问。

今年蜀中收成不错,有大批的余粮。

可是别人弄不到船,只能经我的手,如果燕老板有这个能力,我们不妨长期合作,精米要多少都有。”燕南楼心里欢喜,拍胸脯担保:“价钱好说,只是一定要精米,不能以次充好。”方子寿笑道:“既然要长期合作,自然不能做手脚。

精米的价钱要经过官府上税,不能定得过高。

方某久闻南海广有奇珍异宝,这二十船精米是家母要我济贫的,最好燕老板能用一尊珍贵的佛像交易,只要家母喜欢我就有了交代。”燕南楼点头答应:“这个好说,蜀中富户不少,方老板可以带回一些海外珍奇货物,可获大利。”方子寿大喜,跟这个人搭上线,今后可就财源滚滚了。

当下商定,精米按官价交易,价银折算成海外的货物,一旦出手就有数倍的利润。

一时宾主尽欢,各取所需。

燕南楼细心观察,发觉这位方老板的筋骨根本不像普通的商人,行动极为轻盈。

可是极为瘦削,又不像练武之人,百思不得其解。

特意询问,方子寿笑道:“我小时候生痢疾,百药无效,堪堪丧命,多亏一名僧人救活,后来无论怎么补也是这个样子。”燕南楼点头,这样的解释也说得过去。

反正事在燃眉,能买到粮就行。

生意谈妥,各自回去准备,燕南楼派人察看精米,方子寿派人估算货物,事情进展得极为顺利,燕南楼吩咐人把二十船精米送回南海,自己留在中原主持。

方子寿精于生意,根本不用账房,账目丝毫不差,燕南楼认定,这个人确实是生意场的老手。

于是放心交易,尽快把精米送走。

方子寿验看过货物,知道这一趟收获极大,匆匆赶回成都征集精米,把手上的货物出手。

这么大的事当然惊动了段青霄,一边派人调查方子寿的底细一边想对策,把唐先生叫来商议。

唐先生思索片刻道:“目前不能贸然行动,我感觉这件事情不简单,好像背后有人操纵。

南海船队已经山穷水尽,这个方子寿忽然冒出来,还带着平南将军的公函,怎么会这么巧?”段青霄点头:“老夫也觉得可疑,所以派人调查这个人的底细,相信很快就有回音了。”唐先生劝解道:“门主不必过于执著,燕南楼不肯臣服没什么大不了,况且南海船队的生意很大,平白落到旁人手里实在可惜。”段青霄笑道:“南海的珍宝根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