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闷闷冷冷的面瘫,其实内里住着个有些张狂、总是得意洋洋的小娃娃,在另外的社交软件弄了个小号用屁股想都知道说些什么,无法是‘我好棒棒啊!’‘我好厉害啊~’‘我最最威武啦~’之类自恋的话~
“咳咳~爱不爱国和这些有什么关系?你别瞎想了,等你有机会为了国家去比赛的时候,那些人夸你还来不及,网络喷子哪里都有啊,哦~我也会去喷的,比如我妈拍了张自拍,配图今天的酒不错?我就会评论你明明是为了炫我爸新给你买的鸽子蛋~然后我就被骂了~哈哈~”
“哈哈~”沈秦也是笑了出来,鸽子蛋炫一炫没什么嘛。
“没事儿别乱上网,在意别人的想法最傻了。”
“哦~那你怎么想我呢?”
“我是别人吗?”寇驰瞪眼!
“不~不是~”
……
“这俩孩子~哈哈哈~不知道摄像机一直对着他们吗?哈哈哈哈~笑死我了~”艾丽卡整个人都快趴桌上了:“小可爱完全就是小朋友的摸样嘛~我儿子生气的时候就和他一模一样~要是不知道年纪我都要以为小可爱是寇驰带大的了。”
理得斯摸了摸下巴上的胡渣也是有些好笑:“我先是比较好奇到底发生什么惹得小可爱不高兴了,林多上场前也在憋笑哈哈~”
托德连忙把两个跑题的人给拽回来,虽然espn的风格就是经常的插科打诨,可镜头停太久了可不行:“咳咳,光和太一这名投手的心态调节的很快啊,第一局掉了那么多分的情况下这一局倒是立马就找回状态了。嘿!林多也想偷点,嚯~光和太一的反应非常快,直接自传处理了,完美的三上三下,后段打线的能力和前面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啊。”
艾丽卡可算是调整好了状态,顺着托德把话给接了下去。
休息室里的沈秦这会儿已经开始穿起了护具,寇驰帮着他擦了擦眼镜:“其实带隐形比较好,你戴这个打击我有的怕。”
“戴眼镜我眼睛舒服多了,隐形每次取下来我总有种要掏出眼珠子的错觉,而且万一忘了摘更麻烦,不会有问题的,这种镜片不会碎的。”
“而且我觉得自己戴眼镜挺好看的。”
“呃……”这话没法接,寇驰帮着沈秦扣上胸前护具后面的搭扣:“他们的中心棒次看录像真挺不错的,你配球的时候注意点,球路千万不能高起来。”
“明白的。”沈秦拎上面具推着寇驰出了休息室,视线扫过在场上挥棒准备的一刚司,两厢对视笑了笑。
沈秦挺喜欢这个壮壮的孩子,当时上杉秀也的事情还是他来找自己帮忙的。
记得当时上杉秀也的松焦油事件所有人都不相信他,因为是他的捕手搭档小泽雄把这件事情给捅出来的,只有偶尔打了次球的一刚司来找自己~是他的好朋友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
122 日本队累了
一刚司向来就是他们这年龄段的强打代表,只是这队伍是在甲子园比赛后集合的,磨合少,教练也没能教几天,要说打击技巧到底不比沈秦他们这边职业选手两年整合教出来的。而林多在变化球上或许无法比的上自小苦练的对方,可在球速上却有先天的优势。
而且美国这边最重二缝线,加上球速,各种位移的二缝线速球就非常的难打。
变化球不太好?没关系啊,这边的直球不太直,自带变化效果。
无论是过去挑战大联盟的松阪还是后来的达比修到了美国之后都加练了二缝线,仅靠四缝线的直球可对抗不了大联盟的顶级打者。
按这么说来,现在这些高中生们自然也没多少接触过个极快的二缝线速球,或者根本没接触过?
这么一想沈秦就信心满满,不过又有些可惜,如果这会儿是寇驰主投就更好了,毕竟在二缝线的球速上,他才是最快的,速度越快,打者就越难判断。
二缝线速球的球路会依速度,挥臂角度以及手指在球上的施礼点不同,甚至吃缝线的深度而产生变化。
像是卡特和伸卡都是二缝线球。
当然这里的卡特(cutter)和日本混淆的不同,美国分四缝线的外扬快速球以及二缝线的外切快速球。(切球)
手指偏离中心为切球,食指多施礼则为下沉快速球,也就是俗称的伸卡球。
寇驰就是精通于这两者,林多的二缝线则是只有外切的卡特一种,速度比不上自己的四缝线,但球质却非常的好。
借着沈秦的配球以直球、滑球让打者熟悉球路,最后再以卡特终结。
“乓!”
界外!
一刚司松了松棒子,在前两球挥空后终于是碰到了球。
这让林多很是惊讶,猛然下坠的卡特竟然打到了?
最不喜欢这种第六感大于自身双眼判断的怪物了。关于下一颗配球~二缝线还是四缝线呢?沈秦侧眼看着这个满脸淡然的打者不由的撇了下嘴:对这样的人一定要送K啊!管他几缝线了,吓他一跳才最好!
变速!
变速?对一个强打且刚刚抓住突如其来的二缝线卡特求的人竟然要用变速?那种球一被抓住可就出去了。当然掉1分没什么关系,可对方气势起来了呢?林多刚想摇头就见沈秦面罩后的颧骨位置的往上挤了下……
咳咳咳……充气了~又把脸鼓起来了~戴着面罩就不要做这种动作了啊……好了好了听你的听你的~林多手套掩嘴,抬起左腿迈跨而出^
和速球一模一样的出手,球却在一刚司挥棒出去后才慢慢悠悠的落进沈秦的手套。
呼!
砰!
三好球!OUT!
咦?林多诧异的看着走下场的一刚司,这怎么可能啊?
是什么让他误会自己投的是速球?
在棒球中,投捕与打者之间其实就是智商的教练~不过沈秦认为这个词太高端了,用欺骗比较合适,明明就是骗到打者就对了嘛。
之所以选择对决一刚司用变速球自然是有原因的,无论是之前的分组赛大爆炸还是今天的第一个半局,林多根本就没有使用过变速,在没有样本的情况下有谁会想到这是一个变速出色的投手。
在高中阶段与擅长变化球不同,日本大多数投手的变化球对美国打者没什么作用。当然这不是他们投不好,而是本身速球的球速就不快,打者面对这种球速的球挥棒自然轻松。那更加慢上许多的变速就更简单了,完完全全等判断清楚再出棒。
有了过去几届少棒赛的教训,回去后自然会调整,以至于到了现在对变速球的经验少的不行。
哪怕是一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