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4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户!

  怕个毛啊。

  “有劳甚么,我也只是怕了烦扰,实在是烦之又烦。索性行事畅快,由得旁人说去。嗳,说来也不怕游韶兄笑话,我如今最爱去的地方,便是工坊码头,寻个大通铺,坐上片刻,若是愿意匀个肉包出去,便能和人聊上半天,获益匪浅。”

  “大通铺?工坊码头?”

  贩夫走卒之流,上官仪是从来不去理会的。

  士人风骨,贵贱有别,这是纲常道理。

  这也是为什么李奉诫是“狂士”,但又被人敬佩。有人叫他“李江北”,也有人叫他“癫子李”,称呼变化,便见微妙道理。

  “游韶兄志不在此,就不必探究啦。”哈哈一笑,李奉诫抬手给上官仪又添了点茶水,风度翩翩的上官仪点头致谢,然后双手持杯,浅饮品味。

  而李奉诫则是随意给自己倒了一碗,接着就是“顿顿顿顿顿顿”

  “你拿我当朋友,可以这般随性。若在贵人面前,还是要收敛一些。”

  上官仪劝说道。

  “游韶兄你也说是朋友啊,旁的人,岂能见我现形?”

  说罢,他挑了挑眉毛,憋了口气,然后扭头望着上官仪,“上回瞧了个苏州戏,演的是猴儿,能变化,有神通,你瞧我有那悟空的精神没?”

  “莫要玩闹啦。”

  上官仪摇摇头,哭笑不得。李奉诫这个朋友,同他说话,是要松泛一些,他也是羡慕,却终究做不到。

  闭上眼睛想一想,上官仪又摇了摇头,他琢磨倘若真个学李奉诫这般洒脱,到了官场中,早晚被人喷个“仪态鄙陋”“恣意妄为”,要是再恶心点,被人算计的话,怕不是“君前失仪”也会有。

  做官怎么可能跟个猴子精似的?

  猴精可以,猴子精,这不是欠干什么是欠干?

  二人正聊着,出去闲逛的上官庭芝一副“大开眼界”的神态回来,一旁还跟着一个胖大汉子,虽说肚腩挺着,又是一身布衣,可双掌如斧,双腿如柱,显然不是一般肥胖中年佬。

  “水哥,逛了甚么地方?”

  “还要天阴,没甚日头,上官小郎这真是好后生。我这怕不是走了百几十里路,连公厕都钻了三回。”

  说罢,张绿水竖起三根手指,啧啧赞叹,“今日真是成了牛马骡子。”

  “哈哈哈哈”

  李奉诫大笑,上官仪虽然也是没忍住笑了出来,可还是浮现出了尴尬的神色。

  “大人,世叔。”

  不过很显然一脸微笑的张绿水很喜欢这个年轻人,而且似乎还混熟了。上官庭芝行礼之后,满肚子的话想要说,只是抖了半天的手,居然都想不起来得先说什么。

  “大哥,拜师的事情,已经妥帖了。”

  不等儿子说话,上官仪先开口给了个好消息。上官庭芝虽然长相随了上官仪,但性格做派却不似。究其原因,倒也简单,那就是有上官庭芝这个儿子的时候,上官仪连十八岁都没有。

  说是父子,其实站在街上,大多都以为是兄弟。

  实际上也是有这么点意思,上官仪并不是做表率来带儿子,对上官庭芝还是相当宽容的,这也形成上官庭芝颇为好奇有点胆大的性格。

  于是乎,当听到上官仪先行报喜。上官庭芝想也没想,眉飞色舞地献给李奉诫行了个大礼,把喝茶的李奉诫差点没呛死。

  “先生在上,学生必定勤学苦修,不负先生所期。”

  李奉诫本心其实也没什么期不期的,但上官庭芝都这么说了,他也不能说“我干了,你随意”,只好道:“给你琢磨个表字,也算有了字号,将来行走江淮江南,也是有头有脸的。”

  “多谢先生!”

  正说话呢,张绿水把门带了一扇,就见云消雾散的,阳光唰的一下,就从门窗窜了进来。

  因为用的玻璃偏琉璃色,质地不怎么好,通透性也一般般,可就是这么个“劣势”,倒是让这一抹阳光,宛若一道金色匹练,闪的李奉诫下意识眯了一下眼睛。

  “嘿!有了!”

  李奉诫猛地一击掌,“既然天公所赐,那某就顺了好意。这一道光,便做自号。”

  一旁上官仪哆嗦了一下,心中暗道:老夫以为不摆上一场,已经够随便了,不曾想,这“李狂人”随性到这般地步。

  取了表字,李奉诫难得磨墨提笔,专门给上官庭芝做了印鉴字帖,然后拜托张绿水,寻了江都厉害的金石巧匠,给上官庭芝做了一枚金玉印章。

  几天后得了印章的上官庭芝很是欢喜,在江都玩了几天,种种新奇让他大开眼界,四处游玩,倒是还真认识了不少人。

  上官仪也没有去管他,毕竟这里有李奉诫,能出什么事情。

  “金虹兄!金虹兄!这里,这里!”

  这一日,上官庭芝要去鱼市码头看看,因为临时保镖加向导张绿水说过,鱼市码头每天早上,都有稀奇古怪的海货靠岸。前几回去的晚,但也见着切了一半的鲸鱼,着实让上官庭芝兴奋不已。

  期间认识了一个在吴王府做伴读的后生,都爱这稀奇古怪的东西,于是就成了朋友,搭伙去鱼市码头看个风景。

  “李兄!怎地恁般早!”

  上官庭芝打了个招呼,还从手袋中,摸了一块酥饼,“先生自家的酥饼,好味无比。”

  “金虹兄当真快活,李总编管你倒是不严。”

  “怎么,李兄很严么?”

  “如何不严?这回来扬州,也不过是因为王府出来采买玻璃,这才得空跟着出来。唉,本以为吴王府要潇洒些,没曾想也是一撮撮的俗务。”

  言罢,这后生笑道,“不去提这些个烦恼,对了,金虹兄,今日是王东海那边的扶桑船过来,少不得有古怪物事,若是有个大蟹,买回去吃一顿也好。”

  “大蟹,有多大?”

  “好大。”

  正说着,远处就有挂着幡子的渔船陆续靠岸。

  

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

  “李兄,听你口音,怎地像是关内来的?”

  因为同岁,虽说没互换生辰,但同龄人志趣相投,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上官庭芝本就对扬州之行充满好奇,如今自然是越发满意。

  “也不是没学洛下音,只是舌根短一些,说不灵光。”

  说罢,还伸出舌头,给上官庭芝看他舌头下面那根不长的“筋”。

  “咦?还真是啊。”

  上官庭芝有些好奇地看了看,然后道,“说出来李兄不信,我老家是陕州哩。”

  “当真?如此说来,还能称个乡党。”

  “他想闻乡音,此乃大喜。”

  二人说的快活,顿时更加亲近,不敢说勾肩搭背,却是手牵手闲逛市场。

  只是手还没牵上,有个身材佝偻的老汉开了口:“二十郎,莫要忘了,府里还有活计呢。”

  “是是是,知道了。”

  李二十郎顿时一张开心的笑脸就垮了下去,看着上官庭芝很是苦逼的模样。

  半晌,叹了口气,李二十郎才道:“让金虹兄见笑了。”

  “见笑甚么,在京城,见惯高门之内辛苦。李兄努力就是。”

  “那就承你吉言。”

  那佝偻老汉顿时又开了口:“二十郎,以身作则啊,当初来王府,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