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9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为马氏是油料商,而油料仓隔着一个坊,一来一回,寻常人都是骑马骑驴最不济也要搭个便车。像这种用两条腿跑的,反而不多见,而且还是为了买个早点。

  “煎饼带上,学堂快要上课了。”

  “是,郎君。”

  小厮嘿嘿一笑,拿起煎饼就开始啃,一边啃一边跑,糙汉见了,在摊位上嚷嚷着:“上学哪有叼着煎饼跑的——”

  话音刚落,旁边路上,又有个小郎,嘴里叼着个烤饼,看的糙汉一愣。还没回过神,又见一个胡种少年,嘴里叼着个馒头,同样狂奔。

  “这大早上的,都变了狗?”

  诸多少年都到了一处营寨,陆续已经能够听到童子的声音,念的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也有着急的中年先生,骑着快马背着行囊,一边把马交给门房,一边嘴里嚷嚷着:“入娘的,差点迟到!”

  到了门房处,披坚执锐的大兵共有三个,两个持矛一个仗剑,仗剑的有金属头盔,见了穿戴好的先生,拿出印章一一盖章。

  印章只有一个字,到。

  “总算签了到。”

  抖了抖包巾,一边走路一边往上面戴撲头。到了一处走廊,走廊口有个镜子,是锡镜。差点迟到的先生冲镜子做最后的收拾,收拾停当之后,便深吸一口气,气定神闲地到了走廊另一头。

  “吴兄,今日来得怎地这般晚?”

  “噢,路上吃了个豆腐脑,诸位是知道的,我这个人嘴刁,所以绕了些路,专门寻了一家放长安糖的铺面。”

  “吴兄讲究。”

  “讲究,讲究啊……”

  气定神闲的先生嗯嗯点头,然后收拾了一下包裹,拿了教材和批改好的作业,迈着步子抖擞着精神朝教室走去。

  “呸!甜豆腐脑只配喂狗!”

  “喂狗狗都不吃!”

  “可他是年级主任……”

  “说的是啊,也只能学一学蒙兀人了。”

  教室很大,多是适龄青少年。这些青少年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汉字,不同于童子,还需要开蒙习字,或是辨识拼音,反而是被强行塞了大量的“无用”知识。

  其中就包括教授“地理”的高年级主任吴虎,尽管为人“不羁”,但这个吴虎也是“行万里路”派的门徒,而且家底丰厚,即便是在苏州老家,也是属于土豪。

  吴虎是苏州吴氏分支,后另开门户,移居常熟,故也称常熟吴氏。门第也就比江水张氏高那么一点点,和江水张氏分宗南北不同,常熟吴氏是深耕本土,苦抓农桑。也就是这几年才被冲击的受不了,开始转型。

  而转型才几年的常熟吴氏,手头织机就有八万张,跟吴氏签了契约的织女超过三万,每年卖生丝都能富的流油,更何况还跟张氏关系不错,自然是更加非同小可。

  吴氏主家,到吴虎这一代,和张德一样,兄弟三人,只是吴虎行二,家中不做主,于是就显得“浪荡不羁”。

  张德十岁之前,跟吴虎还见过一面。

  “上课!”

  “礼!”

  哗!不拘汉胡,学生都是笔直地站了起来,然后鞠了一躬。

  “坐下。”

  “坐!”

  学生们这才落座,和寺庙中年轻僧侣喜欢交头接耳不同,这里的学习气氛相当的特殊。不上课还好,一旦上课,教室外一声不响赤足走动的巨汉就会让整个学堂胆颤心惊。

  整个学堂不管哪个先生求情都是没有用的,一旦被发现学生有所“违规”,巨汉就会进来,将学生衣服扒个精光,然后用久经考研的藤条,狠狠抽上一顿。

  这种“低配军规”管理,别说学生,教授的先生都是看得哆嗦,但这是程将军的铁律,不拘汉胡,半个屁都不敢放。

  也不是没有自持家门显赫的白痴跑去程处弼那里装逼,结果就是这个笨蛋不但被扒了干净,还绑在木棍上,被人抬着游街。“家门体面”顿时扫地,饶是官司到到御前,最终也是对方全家有爵位官位的一起罚俸。

  “今日有个好消息跟你们说。”

  学生很喜欢吴虎,除了他见多识广之外,这个先生为人着实潇洒,尽管吹嘘每每被人看破,但即便是拆穿,吴虎也不会恼,反而会哈哈一笑,下回继续。

  “先生,是个甚么好消息?”

  “明日来碛西的驼队,不但有‘太子糖’,还有交州鲸油。为师打听了一番,兴许还有一些‘海角奴’。”

  “是南海之南的么?”

  “是了,有二三百。你们谁家还担着修渠修路役的,买个‘海角奴’,也能轻松些。如今胡虏难抓的很,价钱又高,这些‘海角奴’便宜,只有‘突厥奴’一半价钱,吃的还少……”

  画风陡然一变,教室外的巨汉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只好咳嗽一声,看着吴虎:“应雄老弟,差不多就行了。”

  吴虎老脸一红,羞愧地拿起了教案,开始正式上课。

  实在是……那些“海角奴”,都是吴氏自己从杜正伦那里采购来的。

  原本吴虎想着老子在学校上班,给自己学生推销自家产品拿业绩怎么了?要不是之前有过先例,其中有个先生卖的实在是太嗨,后来被打了半死,吴虎也不会被人一提醒就立刻收声。

  “行万里路”是要钱的,他以前都拿家里的钱到处浪,碰上能给家里谋福利的机会,难得要出出力,怎么会放过?

  再说了,他也没在外面推销啊,都是自己的学生……

  吴虎心中琢磨着,是不是下课布置作业的时候,跟学生们提一下,今年的绩优生评定标准,是不是要加一条有没有买吴氏牌“海角奴”。

  

第四十章 缺口

  浣洗坊在碛西州治所东北处,地方不大,但棚屋连片,多是操持浣洗业务的人家。哪怕是碛西驻军的衬衣、罩袍、裙裾、长衫……都是交由此地浣洗大使分配。浣洗大使往往都是六曹出人,一正二副或者四副,看作战和训练情况而定。

  因为西军较为特殊,所以很多西军子弟都打算把厮杀汉当作营生来做。返回乡籍那几百亩地的产出,还真没有在图伦碛周围打秋风来钱快。

  浣洗坊多的是浣洗女,种种原因,在这地方,开了不少酒肆茶铺。甚至西军只要不出征,“卡瓦哈”都有可能出售,只是不多,而且贵。

  但不管如何,胡地巨富多爱来这里花销。汉人售卖的中国特产,除了拿回去显摆之外,最终还是要在外面爽快。

  浣洗女有突厥女也有突骑施女,甚至还有波斯姬和天竺姬,前几年因为侯氏谋夺某个金矿,连带着还从河中地区带回来不少来历不明的“白奴”。

  这一支“白奴”,是弗林国从北地蛮族捕获来的,准备售卖到唐朝,只是半路被波斯人截了,而波斯人又被侯氏截胡,最终流入岭东。

  “白奴”不管男女,都是金发碧眼,极为受胡人欢迎,胡商但凡好色的,都极为愿意掏钱。以至于浣洗坊的人气,久高不下。

  “安将军,小人打探的事情,不知道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