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2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她想起今年武汉就要在江夏城再建新校,渝国公虽说称得上家道不兴,可刘政会的“牌子”还是有点用场的。到时候在新校混个“东关博士”,好歹也能混个七品头衔。

  沉寂个几年,转个下县混个县令,旧年往事,谁还去专门提起?

  总之还是有些“家底”,不求一二代人就翻本,但只要保住祖宗“香火”,说不定刘玄育还能看到孙子辈再起风云呢?

  “甚么计较?”

  一听女儿这般说,武士顿时意动,便道,“如今这世道,能有出路,便是好的。”

  “今年年底之前,张小乙就要以曹夫子、其恩师名声,筹建武汉师范专科学校。”

  校长择选不去说它,只说校内先生教授,若能混个“东关博士”,将来也算是有了门生。到时候转任一县为长,门生就可以当幕僚用。

  如今的一个“样板”,就是昆山和华亭二县,这二县县令的重要实务幕僚,就是出自临漳山书院。

  “这师范是个甚么意思?”

  “学生毕业,都是出去做先生的。”

  武媚娘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纠缠,她也是后来才知道,张德在这么个学校上面,砸了多少资源。

  甚至原先在百济的门路,全一股脑儿打包给了马周。

  至于牛秀任朝鲜道行军总管,人未上任就开始吹风,就有黑齿部的少族长大力拥护,这就是牛进达跟张公谨的交情。

  一般人想要在边疆区混的这么轻松,门也没有。

  武士也没有去细究“地上魔都”到底要搞什么鬼,反正只要能混个一官半职,那就是非常不错。

  跑洛阳,眼下他们这帮老臣子的后代,混个看大门的都要看人脸色。搞不好还真就成了看大门的,这还用琢磨翻身?也就是混口饭吃。

  尽管这几年对“地上魔都”是相当的妖魔化,外朝纵然保持沉默,但也是纵容民间对武汉多加攻讦。

  而且高官厚禄金银财宝的收买,使得张德的一些盟友,还真就跳返了出去。

  其中典型,就是荥阳郑氏和洛阳白氏。

  “王下七武海”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换做武士,内府跑来拿这个收买他,他想也不想就答应,绝对不会多加思考。

  外朝的纵容,其本质还是外朝官僚的主体属于世族士人,哪怕是寒门,到如今也就是个马周拿得出手。

  在利州大杀特杀,在荆襄结仇无数的武士有一点是看得很清的,李皇帝虽然“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但他和“地上魔都”这个奇葩团体的现实具象一样,都要对掌控天下英杰的世族之家往死里怼。

  李皇帝攒了十几年本钱,拖家带口一波流,也不过是借着崔慎崔季修,弄死博陵崔氏一家罢了。

  其余几家,正应了那句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愚公移山。李皇帝不愿做愚公,恰好“地上魔都”有一堆的愚公,那就顺水推舟,还能掌控全场。

  李董大开杀戒,世家大族只要跪地求饶,还能苟且偷生。

  然而面对“地上魔都”,这几年不管财力物力人力,损失之大,简直不可想象。

  而自从临漳山书院正式建立,曹夫子这个人瑞续命有道,招牌一挂,还真是颇有点无敌金身的意思。

  老张的恩师陆德明要死要死好几年,还是没死成,天下第一嘴炮的威慑力尚在,武汉诸多寒门庶民子弟,自然是捡到了不少便宜。

  曾经的英杰,只能出现在高门巨宦之家,如今么,至少武汉的少年郎,哪怕家里只是个修车的,起码嫖个娼不需要托人写帖子念歪诗,自己识字三千,还怕个卵?

  嫖优质娼妓的社会成本大大降低,“地上魔都”功德无量,饶是武士不信佛,也要道一声善哉善哉。

  可以说,“地上魔都”是给了不少绝望的人一条出路,如武士之流也不得不承认,在京城洛阳得不到的东西,退而求其次,在武汉好歹也能“镀镀金”,将来宦海沉浮,或是商道厮杀,总也能有个友朋同窗。

  不至于像如今不少不知道变通服软的,连种个地都要被人欺辱,最后搞不好全家没饭吃喝西北风。

  只是武士实在是不敢断言,“地上魔都”就真个能和世家大族扳手腕,更不敢断言,“千古一帝”“圣人可汗”的那位老爷,真就会一直这般观望下去。

  “若能淘换个‘东关博士’,去武汉走一遭,也是好的。”

  半晌,武士突然蹦达出来这么一句话,让武媚娘微微一愣,随后她微微点头,显然是认可老爹的看法。

  

第三十二章 诱惑力

  鸭绿水和乌骨江的河口,水草相当的丰富,尽管附近依然多山,但是水资源并不缺乏,工部新晋的官吏几近勘察,已经找到了几处非常适合利用水力的地方。

  顺着鸭绿水一路南下,至西南入海口,便看到密密麻麻的舟船,或大或小,如阅兵一般,安安静静地伏波栈桥。

  其中一艘尤为特殊,是一艘双体巨舰,船上不但有数层高楼,船舷处,还能看到骑马的武官在那里巡视。

  每一层的望角,又有身形巨大臂膀极粗的大戟士,手中兵刃只是远远看去,就觉得寒光四射,令人望而却步。

  楼船内,李世民拿起银杯随意地饮了一口,然后豪放无比地撕扯着案桌上的螃蟹。

  “这白蟹肉不如何,膏黄甚是美味。”

  言罢,他笑了笑道,“也难怪南人喜食螃蟹。”

  一旁马周有心提醒老板南方人其实吃的不是海蟹,但话到嘴边却变了模样:“南人靠海者多,喜食也是正常。”

  马宾王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

  与会众人,吃的所谓“白蟹”,其实就是梭子蟹。除梭子蟹之外,还有各色螺蚌鱼虾,可以说相当丰富。

  便是“清汤”,也是用开水冲开虾米和紫菜干,饶是老家山东的马周,眼见着密密麻麻的海货,也是食指大动,肚子里顿生馋虫。

  这是皇帝请的“便饭”,没什么计较,颇有行军用餐的意思。除带在身边的六部侍郎、主事之流,军官、内侍同样不少。

  朝鲜道新设,地位上不如国内十道,否则,与会吃饭的牛进达,就应该是朝鲜道黜置大使,而不是朝鲜道行军总管。

  以往要消化边疆,非三五十年不能见效。如今却是大不相同,皇帝在朝鲜道是有大动作的,仿佛是要在朝鲜道置亲王府。

  只是还不清楚放什么样的亲王,配置比照国内还是另行点拨,可以说皇帝留给了朝臣无限遐想,又颇有底线。

  “到年底,辽东蛮夷中,男丁青壮出多少,这一二月,就要拟个章程出来。”

  嘎巴嘎巴嚼着蟹腿,李董似乎吃的不爽快,抖了抖手,在盥洗盆中洗了洗,随意地拿起毛巾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