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0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糙汉了解到的公文,只是大概,真正细致的,却还在广州交州这等岭南边陲之地。

  只是新政试点,多在港口,也是稍稍让有心人琢磨其中的味道。

  再想起“以奴换奴”的传说,以及东天竺北天竺诸邦的十几年混战,这几年眼界得到极大扩张的唐朝土豪,纷纷揣测其中的好处到底有多少,才让朝廷直接豁出去脸皮,连哄带吓的这般催促生产。

  武汉没有被用作试点,自然是有考量的,也没谁敢在武汉瞎搞,实在是武汉是个大钱仓,不能随便折腾,安安稳稳在某条土狗操持下稳定发育就好。

  不过武汉人民群众吃茶的光景,便从武汉晚报上了解到不少消息,一时间也是民间热闹,政商激动。

  “这李景仁的爹,有点意思啊。”

  “够狠,逼迫交州蛮修通真腊道,又将交州反叛洞蛮尽数运往儋州崖州为矿奴。这不声不响的废物,居然也能有这等本事。”

  “李道兴被削爵之后,居然能绝地翻本,倒是让人刮目相看。”

  “李景仁的商号,原来还下过这等黑手?在真腊圈了地不说,还受真腊国主所邀,驱逐叛逆,剿灭山匪?”

  “原来骠国庄园的人丁,是这么来的?万万没想到啊。”

  几年中发生的事情有点多,李道兴和杜正伦如果没有新式工具新式药品新式产业结构,也只能空耗人生,守着一点点本钱看能不能临死攒个棺材本。

  然而现在却是大不相同,交州、欢州、爱州的稻米产量连年翻番,水牛的存栏量已经超过了广州,这使得李道兴和杜正伦,仅仅以“粮仓”来看,起码是比广州要强的。同样都是海运,交州米并不会比广州米成本更高。

  而除此之外,和广州不同,交州、爱州、欢州的地位有些特殊,所以杜正伦和李道兴,在“域外”可以干一些中国绝对不可以干的事情。至少是名面上不能够干的事情,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自然也是可以做一做的。

  虽说不至于占个基业造反,更何况他们的基业也不是交州欢州之流,而是自己的家族存续,但就像李道兴一心拼打的目的,只是为了给继子李景仁留一份家业,杜正伦同样是为了杜氏绞尽脑汁。

  原本的士族风流,远不如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利润来得有用。

  借着朝廷大政的东风,不管是李道兴还是杜正伦,开始非常强势推动汉蛮通婚。

  

第九十八章 朝野“合流”

  贞观十八年初的朝野风潮,张德作为一条工科狗,是有点看不懂其中的道理。在老张看来,没理由啊,国内这么多地都种不过来,国内这么多市场都没有开发,凭什么要出去浪,还要下海?

  就因为金银传说,还是铜山铁山?

  这不科学。

  当然了,老张把地图海图往桌上一摊,场面还是很壮观的。南海河口地区,或多或少都被唐人黏上填上。

  从交州的红河三角洲,到林邑真腊的湄公河三角洲,再到湄南河三角洲,但凡能建立优良港口并且能圈地驻扎的地方,都有了贞观八年造以及十四年造的舰船。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时代,唐人并非是小国寡民的海洋民族,对于海上航行,舒适性要求极高,于是普遍近海都是平地沙船之类。可是为了利润,南北底层的冒险者,又愿意登上平头尖底船 这是一个水手数量远远不足,淘汰率最少两成的时代。一百个水手死二十个,比战场恐怖多了。

  即便如此,南北底层不管是走马还是操船,该上的都得上。

  “原来如此,广州船行能在林邑占地,居然是因为帮忙在雾温山吓退文单国之敌?还帮着把真腊人打出罗伦江?”

  “林邑国主范氏,素来仰慕天朝,前隋时就曾入贡,武德四年武德八年,亦曾遣使入贡。如今大明宫最大的那颗火珠,就是范氏进贡。”

  “就是那颗宛若玻璃的南海火珠?”

  “正是。”

  “这林邑果然是温顺,广州人今年少说占了有三万亩地。虽说都是受范氏相邀,以助剿匪,不过这三万亩地,都是连成一片,甚是肥沃。”

  “南海诸邦当真奇怪,真腊打不过山贼,便请唐人襄助。林邑打不过真腊,也请唐人襄助。这算个甚么?要是换做突厥,怕是先要和唐人作对,或是万万不会叫唐人前去的吧。”

  “小国而已,懂个甚么?丁口不如中国一州,这等国主,日子怕过得不如县令。焉能在意这个的?倘使他富庶繁荣,便是怕了,可这光景,汉贵胡贱,他自是不疑有他的。”

  唐朝内部,自然是觉得南海诸国简直是脑子进水,让唐人的商团船队占了地盘,这不是与虎谋皮开门揖盗么?

  不过唐人自然也不觉得自己真是那个盗,横竖还有一句“小儿持金招摇过市”不是?哪天林邑失了国祚,还真不会有甚么良心上过意不起,即便林邑范氏一向是温顺有加,但关他们屁事?

  此时唐朝南北的套路各有不同,南国尤以广州交州突出,李道兴为了“儿子”,那也是蛮拼的。除了大力招募医师之外,更是在交州设有同仁医学堂的分馆,开沟清淤几乎是一年到头都在做,干这种事情,人力总归是不缺的,有交州蛮么?

  自从稳住交州局面,李道兴就又砸了重金,请来王太史的徒子徒孙测绘。目前有一个数据,国内知道的还不多,只有六部堂官以上才能晓得。为了这个数据,李道兴还专门请张德帮忙转呈一封交州土地疏给长孙无忌,然后由长孙无忌给了他的妹夫。

  李道兴用时一年多,对交州可耕地的测绘,得出两千万亩以上的结论。照这个数据,起码就是眼下武汉的一半水稻田,而交州的农时相当早,二月就可以开种,用的稻种又比较奇特,是林邑早稻。因为林邑又称占婆或者占城,这种早稻,也被称作占城稻。

  这种两个月就能收获的稻种,使得交州一年能有三季收成。前几年水利投入不大,交州和广州的粮食产出,还看不出什么优势,但对着李道兴把棺材本都砸出来给“儿子”铺路,大力“投资”交州,交州的粮食产出,不管是总产量还是单位亩产,已经超过了广州。

  二州人口差距极大,又同样有大量的甘蔗田,但交州的粮食产量增长,较之广州非常惊人。

  自李道兴掌控交州开始,水利工程包括了类似都江堰的交州堰。因为修建交州堰,在此地复建交趾城,上疏朝廷之后,便置县交趾。故而交州堰又称交趾堰。

  交趾县分水之后,西道江下游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