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8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西军的对手,朕琢磨的,就是今年西奴先盘亘在河中,趁这个时机,程处弼将军要胆子更大一点,不要有顾虑,兵部、礼部还有朕,都是希望最好这个夏天,且末军碛南军,就只管大胆的北上,拿下‘大清池’,占据西奴旧时王庭,彻底让西域都怕了,让西域不敢再想着造反……”

  “……”

  “……”

  “……”

  边塞诗人们纷纷想死,大白话,特么都是大白话。都怪那帮贱人,搞什么“雅俗之争”!都怪洛阳新南市的商贾贱人,都怪李大亮的儿子!都怪曹宪!都怪张德!都怪吴王李恪……

  然而大兵们觉得皇帝老子有想法,果然不愧是当皇帝的,开春以来的雪还没彻底花掉呢,就琢磨着占据西突厥当年的王庭,要把“大清池”彻底占为己有。

  大兵们还琢磨着,皇帝老子既然敢说这样的话,而且放给程处弼甚至安菩北上的权力,岂不是将来碛北建督府,自家将军很有希望?

  程将军连三十岁都没有,搞不好要直接封侯啊。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西奴号称控弦三十万,朕是一点都不怕的。就算二十年前,朕一张弓,尉迟恭一杆马槊,随便选何处打,朕丝毫不惧。现在西军几万张弓,几千杆马槊,那就更放心,更不惧。朕现在还要和阿史那氏认个亲戚的,瀚海公主是朕的义女,是朕亲自册封的,你们将来打西奴,可以用公主的名义,这是不怕的。只要今年控制‘大清池’,葛罗岭以东,就算是彻底安稳,朕是要给你们且末军碛南军首功的,这是开疆辟土,朕可以承诺,只要打下‘大清池’,占据西奴旧时王庭,要是还能建制驻军通商,朕就封程处弼将军为‘冠军侯’。朕言出必行,说到做到,众将士可以一起作证。”

  阉人把敕书一收,卷好之后,递给了一旁傻了吧唧的程处弼:“程将军,切勿辜负圣人期望啊。”

  “哦。”

  “……”

  “……”

  “……”

  哦尼玛个头啊哦。一群边塞诗人出离的愤怒了,要不是打不过程处弼,更打不过一群如狼似虎的碛南军大头兵,他们一定要拔剑和程处弼当街决斗。

  这特么都是什么鬼?!什么鬼?!

  皇帝不可能是这样的!不可能是这样的!皇帝不可能是关中老农的架势,不可能是长安老哥的语调,不可能是这样的!不应该是这样的!不应该啊!

  “陛下还吩咐过,敕书内容,不要外传诸部诸族,众将士记在心里就是。”

  环视一周,大营内都是自己人,边塞诗人也是自己人,因为边塞诗人也是要吃饭的,想吃饱吃好,就得打工。而边塞诗人一般剑术还不错,字也写得好,所以都是在边军里面做个临时工什么的。

  搞文艺串联搞文艺创作,既能提高士气,还能增强凝聚力,更能让自己活得有价值,肉体到灵魂的洗涤,那叫一个爽。

  最重要的是,程处弼将军给钱爽快从不拖欠,且末军碛南军伙食又好,边塞诗人离开阳关,就超喜欢在这里打工的。

  大兵们不少人头一次接触这种简单明了的圣旨,怪不要意思的,赶紧跑去疏勒城凑一桌搓一顿,得好好地消化消化今天的经历。

  至于程处弼,则是被突厥阉奴拉到一旁,然后小声道:“程将军,陛下特意让奴婢同程将军私下再提点两句。”

  “天使请讲。”

  “陛下命奴婢告诉程将军,不要怕西域无人可用,只管去做,今年最少还要流放十几万人过来。碛南的政策,将来碛北是比照的,免税赋奖生产,只要程处弼能完成,冠军侯不算什么,大国国公都可以。”

  “处弼一定不负皇恩!”

  程处弼拱拱手,冲东方遥遥一拜。

  热闹散了之后,程处弼连夜写了一封信,亲随中有人编成密码,然后发往碛南,接着就是且末,然后就是蒲桃城、阳关、敦煌……一路向东,直到凉州、岐州、长安……直到武汉。

  “流放十几万人?”

  老张嘴角抽搐了一下,“卧槽,这特么得怎么玩,才能一口气流放十几万人?”

  遇上李董这种不按套路的,老张也觉得蛋疼菊紧。

  然而李董表示玩牌嘛,重要的就是高兴,先来个两万。

  “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时候,警察卫通过不懈努力,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终于在江淮地区,破获几桩大案要案。涉案人员之多,涉案金额之广,创下大唐建国以来的新纪录。

  警察卫都督张行成表示:打击暴力犯罪不但要从重从严,更要制度化。

  江淮行中书省首府扬州非著名报纸总编辑总档头李奉诫特别撰文,以《谁是那把保护伞》为标题,对江淮地区黑恶势力遍地开花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抨击……

  “你特么逗我?”

  蹲坑的时候,手里捧着一张贞观版《法治与社会》,老张感觉地心引力有点问题,要不然怎么解释他便秘这个问题?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特么一个个都是身怀绝技啊。”

  而不远处的一间儿童茅房,张沔正带着一帮衙署子弟,手里攥着草纸,一脸兴奋地在那里叫嚷:“脚跨长江两岸,手握秘密文件。前面机枪扫射,后面炮火连天!”

  “啥是机枪?”

  “就你屁话多!”

  

第四十六章 饕餮

  四月时,洛阳城东的河畔,紧挨着河堤上的柳树,多是一些密密麻麻带刺的串串花。它像是迎春花那般,夺目的鲜黄、艳丽,团成一团,像是黄色的火,极为的好看。也只有这个春去夏来的光景,它像是疯了一般长上这么一团又一团。

  时人多爱去摘花,将它那些藤条上的刺耳,一个个地折断,再折一些不开花的嫩条儿,剥了皮直接塞到嘴里咀嚼,甜滋滋凉丝丝,是个别致又雅趣的食物。

  二十几年前,王世充还占着洛阳,城外被肆虐到无以为继的农户,都会来这里折一些枝条,折一些嫩柳叶,倘使有香椿或者灰灰菜,再加一些南国来的羊草叶子,便能做成充饥的菜饼子。

  这既是文人淑女的情趣,同样也是平常人家的心酸。

  皇帝也许是为了情趣,也许是为了体会心酸,总之,四月时节,他带着后妃到这里欣赏风景,时不时地也去折了一支嫩条儿,然后剥皮,然后塞到嘴里。

  “还真是甜的。”

  微微一笑,李世民抖了抖脚上的靴子,“这内府新制的皮靴,不错。”

  “陛下谬赞……”

  康德小心翼翼地在一旁谦虚着。

  “听说,元祥去了扬州?”

  “羽林军传来消息,江王确有前去扬州。”

  “嗯。”

  李世民点点头,背着手,随意地在河堤上向前走去,“元祥还是个少年性子。”

  江王李元祥,如今也只不过是十七岁。但是,他的身份是有点特殊的,也因为他的身份有点特殊,所以李世民决定把这个兄弟,放到江南去。

  谁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