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问题在于,两帮智障都顶着“圣人后裔”在玩火。虽说本家都不承认这些智障是“圣人后裔”,可他们也没有阻止这种行为……
太极宫的主人正在汇总消息,左右屯营的好汉毕恭毕敬,将情报呈上之后,又一问一答给主人解惑。
“传侍中。”
李董没废话,言简意赅。
很快,魏征穿着常服就去了太极宫。
“听玄成所言,果然如此。为争举人,世家地方皆无暇兼顾盐市分域。”
“陛下。”
魏征行礼之后,正色道,“依马宾王之策,西域米粮贩运,却可交由民间。除紧要军需,维持日常运转,可免征民夫脚力。山东巨商,多有未得糖市‘产本’之人,若能转运军粮而换盐市‘产本’,自可得利。”
“青海盐好,却也贵。若能在山东行销,锦衣玉食之家,又岂会委屈自己?”李世民面无表情,然后眼皮耷拉着淡然道,“朕,不也是如此么?”
针对这句话,魏征没有多说,但他接着道:“此事要紧之处,在于青海盐在何处行销。”
“不错。”
如果让商人有资格把青海盐在长安洛阳销售,那么别说运粮食到甘凉西域,就是运到天竺,这买卖也可以干。
不过,坑就是挖在这里。拿到了青海盐,却未必能在膏腴之地发卖。但也不能是贫苦之地,需要一个折中的,可以接受的地区,让盐商有得赚,但也不能和太子糖那样暴利。
“山东世家,多有马骡牲口,民夫脚力更是不缺。如今又有新式车马,如博陵崔氏,召集马骡数万,民夫十数万,亦非不可能之事。若能得青海盐行销,必铤而走险。”
但是,魏征也清楚,这个政策一旦白纸黑字落实,那么朝廷就不能直接撕破脸耍赖,这涉及到朝廷的信用问题。
“如果朕所料不错,只举人一事,山东人就要闹起来。”李世民说罢,竟是负手而立缓慢踱步,“能推举朝廷制吏而为己用,谁又能忍得住呢?难道清河崔氏,就是浑然一体,上下一心?突厥尚且分崩离析,清崔怕不能免俗罢?”
这像是自言自语,也像是自问自答。
魏征虽然耳朵里听到的宛若呢喃,可心脏却是狂跳不止,只觉得背脊发麻。 。
第四十一章 政策空子
山东的糟乱最终是要归于平静的,只是什么时候平静,用什么方式平静,不得而知。
汉阳城中,长史张德也觉得这世道真是变了模样,不过洛阳的浑水,他如何也不会去趟。
为了响应国家中央号召,安陆地区的名义上老大李恪,马不停蹄地在自己的地盘上搞“推举”。
经过不懈的努力,一个举人名额,可以卖到八万贯的均价。
“眼下也顾不得‘位卑’了,要的就是‘权重’啊。”
老李感慨万千,安陆地区的怪象,简直让他大开眼界,比当年河北“羊吃人”还要来得滑稽。
“区区一个制吏,就是这般喧哗。上品无寒士……呵,什么东西!”
嘲弄归嘲弄,事情还得做。
因为“经济之才”缺乏的缘故,地方士族也不是没有手段,“王学”不是官方在推么?那就砸钱,收买“王学”徒子徒孙。接着批个马甲,上去就是自己人。
这乱糟糟的情况,连一向不动弹的土老财以及没地位的地方大商户,也偷偷摸摸地浑水摸鱼。
万一自己也弄个举人上去呢?
如今洛阳新南市,简直就成了“推举”圣地。但凡有资格去做一回举人的,都准备努努力,将来跑到东都来做。
虽说这不过是吏员,顶多从九品的小官,可“权重”相当大。他们就像是一只只筹码,赌博的主角不是它们,但没它们玩不转。
“现在朝廷又出新政,由民间商户贩运米粮至西域,再由行军总管交付盐业‘产本’,凭‘产本’前往青海换取青海盐。不过侍中拟有章程,西域米粮所换盐业‘产本’,只可在楚地发卖。”
“楚地如何划分?”
“听说是江南道西部地域,彭蠡湖以西吧。”
老张摸索了一下下巴,“有得赚,是个长久营生。只是,不如在两都利润丰厚。”
“我有个兄弟。”
老李突然咧嘴一笑,“如今在丹阳筹措了脚力,准备借下这一铺。”
“丹阳?太远了吧。”
“这些脚力,多是善耕作的农户,可不是寻常脚力。”
“甚么意思?”
一时间老张没听懂。
“我那兄弟琢磨的,可不是甚么贩运米粮去西域。他准备在西域直接种地。”
“……”
眼下的西域,沙漠戈壁还没有一千多年后那么嚣张,绿洲数量是相当多的。可耕种地区,图伦碛南北都有不少。尤其是高昌故地,也就是西州伊州地区,真要是种豆麦,还真不亏。
不过很显然,丹阳郡公的儿子,不可能真是为了那点豆麦瓜果,那玩意儿对丹阳郡公来说,就是个屁。
“侍中所拟新政,莫非不要求米粮来源?”
“正是。”
李德胜满脸的羡慕,怎么能不羡慕呢?按照他兄弟的计划,显然是准备在西域屯田,直接就地产粮。
这些粮食,可以直接跑去行军总管那里交换盐业“产本”。“产本”到手,立刻就能从丝路走甘凉,路过青海之时,弄一批盐直接就入关。
关外搞不好还能和诸羌换上一批牛羊物资,到巴蜀出手牛羊,到长安被人“抢劫”一批青海盐,又恰好“捡到”一批意外之财,然后剩下的青海盐,就能很顺利地通过汉水云梦泽,直达汉阳码头。
而汉阳这里,沔州长史跟竟陵县令关系不错……
之前丹阳郡公又给竟陵县令帮了忙,加上血脉上更是父子关系,怎么地……也不能不给点面子吧?
好吧,就算不给这个面子,怎么地丹阳郡公和卫国公关系糟糕,帮忙殴打一下卫国公的儿子,也不是不可以的吧。
这就可以了。
尼玛……
老张心中暗骂:这李客师够奸的啊,这样的政策空子也钻?
不过听上去相当的科学啊。
光靠驻军来屯田,那还打不打仗了?让西域杂胡来帮忙屯田,到时候他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喝点酒吃点猪肉就想跟希木叶尔人一起念一句“孔夫子阿克巴”,结果喝醉了砍错人,那怎么办?
所以说,屯田也得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啊。
“这盐……咱们这里,怕是不会要吧。”
肯定不会要啊,江汉平原这里,盐价相当的低,一般人还察觉不到。但实际上,因为张德的缘故,海州登莱沧州的海盐,规模相当大,只是比较隐蔽,主要消费人群,是石城钢铁厂、河口市舶司之流。
民间一时半会儿,还沾不到这个光,享受不到这个福利。
青海盐实际上的销路,还是存在的,华润系的外围,或者说下级经销商以及配套企业,还是有能力消费也有意愿消费。
毕竟,发苦的盐巴,又有几个人爱吃?
“还是有销路的。”
张德琢磨了一番,“而且销量不会差,若是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