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3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医学堂,这两个地方产出的“黔首”型“知识分子”,是能够提供有效财富积累以及产业增加的。

  而反过来,他们增长的新兴产业,在减小土地需求的同时,又对“黔首”型“知识分子”更加饥渴。

  毫无疑问,当房谋杜断两大智者看到这些的时候,如何不欣喜若狂?贞观年,还不是“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时代,科举也还只是步履蹒跚的三岁儿童,门阀们的獠牙利爪,还是能够让帝王打起十二分精神的。

  同时,房谋杜断还发现,如果仅仅是靠他们那点产业产出,还不足以和“忠义社”所有熊孩子们的后台比拟。贵族土豪们的市场是有限,还处在“休养生息”中的大唐,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那么,这时候房谋杜断就觉得棘手了,没有市场,他们又不能和“忠义社”撕逼,多出来的东西,卖哪里去呢?

  他们就想,要是百姓们也买得起就好了。

  他们继续想,怎么让百姓们买得起呢?得让百姓们有钱。

  他们然后又想,这年头,百姓耕田有钱得到猴年马月啊,还不如征辽的新兵抢一把来得多……嗯,抢一把。

  他们一个在河南,一个在长安,都静静地想了想,想到了张操之,想到了东海,想到了张操之在东海的小伙伴,其中一个叫王万岁,还有一个是单道真,他们在干什么呢?为什么每天都有好多好多的大船漂洋过海又回来啊。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名臣贤相就必须是好人啊,当宰相,难道就不能朋友圈治国吗?杜如晦房乔有几个朋友,算得了什么?

  王珪是朋友,程知节也是朋友。

  这很合理,也很科学,并且很平衡。

  于是当着长孙无忌儿子长孙冲的面,程处寸躬身道:“哥哥,今年平吐谷浑,当有大机遇,明年灭西突厥,更显中国威仪。然则大军出动,粮秣先行,大人有意举荐哥哥出任工部,利其运粮之器。”

  你说,你爸爸程咬金到底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老张一脸懵逼地看着程处寸:你们玩的有点大啊。

  

第六十八章 吃人有理

  修桥铺路并非易事,但总体来说,修桥的难度要比修路高一些。而且和一千五百年后不同,唐朝的关中地区,河道不说堪比江南,但绝对算得上河流丛生。

  而且这些河流之间,还夹杂着大量的沟坎,宛若炮弹坑的灌水塘,以及汉朝使用至今的灌溉渠。坎儿井这般的玩意儿,各种各样的原上,都有痕迹。

  平日里还不觉得如何,但这几年战事颇多。轮换的军旅时常要从长安地区走一遭,皇帝几次从朱雀门阅兵外加视察,路桥都让人不省心。

  以这个年代的生产力,寻常的木桥,能够承载一军一次顺利通过,就算是非常不错的质量。

  然而往往发生的情况就是,两百里的距离内,军粮运转需要的时间,只要有两三座桥,可能就会花费超过平地运输五六倍的时间。

  贞观三年时候,唐军在河北就遇到过这种尴尬,好在贞观三年的唐军已经蜕变成了狂战士。没吃的一时半会儿也不会闹,冲过去抢就是了。

  面对当下天王级大佬们的胃口,老张现在并非是去做大市场还是如何,而是首先解决现实需求。

  皇帝朝廷以及百姓还有不入流的商人,都需要在关洛地区行走的更加畅通。

  而张德在贞观五年,就疯狂地推销前朝李春的赵州桥。

  在滑轮组等新式工具的帮助下,石拱桥的施工难度并不大,真正制约完工时间的,反而是对石块的打磨。然后就是长期使用后的桥面铺装开裂以及渗水。

  河南道,尤其是洛阳地区,就出现过制作不佳的石拱桥因黄河而垮塌。

  因地制宜,此时的长安地区,水资源还是相对丰富的,于是问题并非是路面渗水,反而是拱土填料湿软,产生形变,让石拱桥水平推力降低,耐压性下降。

  解决这个问题不难,两样东西,一是水泥,二是煤灰。

  后者很好解决,两京甚至是太原,如今中户人家以上,都开始使用石炭,好一点的都用上了煤球,门第之家,自然都是张德所属河西煤矿的无烟煤。

  但是水泥缺口极大,生产难度除开煅烧这个问题,就是粉碎。木制球磨机的使用条件当然是水力资源,所以这就限制了很多水泥需求缺口大,却又不能当地大规模生产的地方。

  像塞北地区,尉迟恭在草原大兴土木,主要就是修建乌堡、棱堡、藏兵所还有粮洞。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水泥来支撑草原控制这个战略工程,甚至青料塔修建,都只是配套工程。

  再比如吐蕃高原地区,棱堡修建就更加迫切,寻常的关隘终究容易被打破。虽说人们常说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然而技术上来说,还是前者要靠谱一些。

  “江西要兴办水泥,倒是好的。不过像庐陵诸地,獠人时常作乱,岭南灰糖,已经鲜有走此处北上,反而是溯流北上,走的海路。”

  张德所说的江西,自然是江南道西边一块,主要就是岳州、洪州、饶州。

  这三州在一条线上,东西两个大湖,水网极为发达。鱼米资源对“忠义社”来说,已经不算是卖点,这一条线上的卖点在于丰富的人力、很丰富的水力、极为丰富的原材料。

  真正让人眼馋的,正是饶州的独特土壤。

  往后数百年风流的瓷都,就是在饶州。而且无解的是,其中有几种特型黏土,只有这里有,全世界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今年饶州多种菘菜,得旧年社中窖藏之法,今年能得腌菜百几十万斤。”李奉诫现在时常外出奔走,作风像极了他的父亲李大亮。朝上还不如何,但在底层官僚和民间,已经有人夸赞李奉诫是“小凉州”,佩服他的梳理之能。

  “说来这菘菜吃水着实厉害。”长孙冲一个堂堂公子,如今沦落到和一群小伙伴讨论蔬菜的产量,分外的有趣,他嘬着清茶,秋冬时节喝茶很是舒服,只见他拢着双手在棉袍袖口中,像极了河东田埂上的老农,只是这一身行头更加华丽一些。

  茶水咽下去后,长孙冲才又道,“去年河东的菘菜……主要是白菘,亩产不过是三四千斤。饶州那地方,山多地少,反而亩产几近破万。贾君鹏跟我说是水量干系,原是不信的,如今却是服了。”

  论种地,全大唐没一个够贾飞打的。

  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李奉诫看了一眼张德:“哥哥,饶州洪州几个地方,人力还是可以的。今年三月祭祀,抓了两万的獠人,洪州人力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