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2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还是岁数不够外放的。

  还有一些李渊宠爱的,更是从自己的养老金中拿出一部分,让去造。

  而公主里面放债最典型的,就是在省亲的李芷儿。她的安利号因为种种见不得光的原因吧,赚的钱大概两三成是自己拿到手的。

  剩下的,是离京之际。跟皇后之间的交易。中人是李渊,目的也很单纯,换李世民一个承诺。

  当然这个承诺是不能起诏的,只能是看李二郎的人品,然后就是皇后在李董心中的地位如何。

  “偏是让吾这等半截入土的老倌儿来忙碌。”

  史大忠是真高兴,张德这个少年郎,和他打的交道不少。不说这人事好处或者说宫人差遣上的福利吧,就说待人处事这种平易近人的相交,就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哈哈一笑。史大忠也应承了下来:“既是宫人的借债,老夫还是能说得上话的。”

  太极宫的那些个奴婢,有些也要借钱,但又凭着自己躲在太极宫这张牌子下面。往往拖了很久不还钱。

  倒不是说没钱,在皇城当差,月例用度还是可以的,加上因为皇后手头宽裕,后宫中的赏赐,多了不敢说,一个月多个匹绢还是没问题的。

  让史大忠帮忙盯着宫人的欠债。倒不是真的要他去讨债,这等事体,哪里需要他去做。

  纯粹是张德想要通过史大忠,保持着对宫内大方向上把握。国家大事,为什么小道消息最后都被证明是真的因为这是问问风向啊。

  长孙冲别了史大忠,结果他前脚刚走,史大忠就被皇帝叫到了暖阁的办公室。

  “内帑如今金银满地,若是留存不用,只怕都要烂了。”皇帝让人赐了一杯雀舌,史大忠谢恩之后,也不言语,等着主人继续吩咐。

  “芷娘那个安利号,一月利钱听说丰厚”皇帝拿着鸟食,喂着两只鹦哥。鹦鹉的鸟嘴很是尖锐,咬一口也有点疼。

  不过李世民常年弯弓射箭,手指上都是老茧,鹦鹉咬了几下都是无用,然后老老实实地吃着鸟食。

  “安平殿下的安利号,利钱的确可观。不过问安利号借债之人,多是西市胡商,乃是豪富之辈,故而如此。倘使是民间小人,便没有这等利市。”

  “嗯。”

  李董嗯了一声,然后将手中的鸟食随意一抛,转身迈着步子,双手后背,半晌才道,“皇后的意思是,想要从内帑支出一笔,改制皇银,用以经济。可以为否”

  嗯

  史大忠嘴角一抽,心说老子都退休了,特么的还要让老子受这个罪,这要是一个不好,老子全家全族死光光啊。

  可是,史大忠又不能说假话,说什么这玩意儿肯定赚不到钱。他要这么说,怎么解释安利号再一个,安利号现在接近七成是握在长孙皇后手里的。只是这个产权没有转移罢了,但面对李董夫妇,李芷儿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而且能够给李芷儿一个承诺,已经是帝王人家很讲人情味啦。倘使有个甚么豪族看上了安平,皇帝又觉得安利号的收益不如豪族的联姻,怕不是早就一巴掌摁过去,直接让安平去配对,还有出京省亲不归的余地 当然这后面李董还有对自己爸爸的妥协忍让,毕竟,现在老董事长是失势了,可毕竟没死不是李靖李勣都在,张公谨的老婆又是李蔻,要是再有老不死的心思活泛,搞不好真有二次政变,像李靖李勣这种原本就观望的,会继续效仿玄武门之变观望。而九大走狗之一的张公谨,因为老婆的关系,也很有可能作壁上观。

  这不是李董希望看到的,乃至也不希望他的继承者看到。

  所以,适当的松一松,给人希望,也不是不可以。

  经济决定政治。

  “陛下欲建皇银,不知可有章程”

  史大忠不敢嘴炮,也不敢骗人。再一个,经济之道,他一个阉人,真不能随便发表看法,哪怕是皇帝命令他说说看,他也不能随便开口。一个不好,将来替罪羊一定是自己,虽然他忠心,可不代表喜欢死啊。

  “华润号在河北多有投入”

  皇帝眼眸闪烁,意味深长。

  史大忠流着冷汗,暖阁也不是那么暖和嘛。

  出宫的时候,史大忠打了个喷嚏,这时候才感觉到后背都湿透了。良久,他才喃喃道:“不知道大郎当如何应对啊。”

  而在沧州,过来偷情的李芷儿天天缠着张德啪啪啪,一心想要怀孕生孩子,累的老张差点死在榻上。

  薛大鼎叫他去浮水大堤视察的时候,他两条腿都是软的,马都不好骑,只能坐车去了浮水。

  因为治水有功,虽然又成了黄泛区,但沧州已经放弃了黄河沿岸的田地,专门用来种植苜蓿和羊草,淹了就淹了,也是损失不算太夸张。再一个,黄泛一次,牧草反而还能更茂盛一些,加上现在沧州青料塔也修建的不错,一年的青料都能存下来。

  去浮水大堤的时候,突然有一骑迅速过来,一边追一边喊:“操之公操之公长安急信”

  “停下。”

  让马车停下,就见福威镖局的骑士解了横刀递给张德的护卫,然后把鸡毛信交给了张德。

  张德眉头微皱,打开后一看,顿时骂道:“这臭不要脸的,又开始打这个主意了,逼急了老子,老子豁出去叫你爸爸”

  ps 5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未完待续。

  第五十几章 杜断

  三月的大朝会上,礼部的人说了倭人不愿面朝北这事儿。群臣也没有激愤什么的,皇帝也无所谓。毕竟夜郎国还会问使者:咱们夜郎国大不大 无知者无畏。

  鸿胪寺那边也没有说去找遣唐使喷什么,再说了,去年死了一个遣唐使,也有人特意去哀悼了一下。今年再来喷,抹不开面子,不少人都在弘文馆里讨饭,能说什么呢。

  不过,因为长孙冲在朝贡馆的卓越成绩,加上黄头室韦这事儿发酵了这么久,也该出幺蛾子了。

  果不其然,在新罗女王金德曼遣密室在朝贡馆商量什么时候来大唐进贡,然后李董什么时候给个册封的时候,大动作来了。

  “倭人愚昧,不足与谋。然则百济勾连倭人,合击新罗,乃无礼也。大唐为其宗主,兴兵无礼,未告之于大唐,当惩之。”

  魏征除了代表山东士族以及李建成余孽,同时也兼顾着另外一个身份,唐朝版的政府鹰派。

  总结老魏的对外方针,其实就一个字:打。

  当年要不要收留突厥,老魏跟温彦博是扳过手腕的,当然老魏不是温彦博对手。首先两人都是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