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7 英文 字 2个月前

掏钱?开什么玩笑呢。

  “这……”马周有些犹疑,眉头微皱,沉声道,“实在是周不知从何说起。”

  “莫非你是来做说客的?”

  老张笑了笑,随口一说。

  “正是。”

  “呃……”

  张德眼珠子一鼓,愣在那里,“还真是?”

  “实不相瞒,周宴请张公,除答谢提携之恩,更是受陛下所托,为大明宫营造一事而来。”

  “明白了。”

  点了点头,张德喝了一口清酒,拿起筷子夹了腌渍的冷盘,吃了一会儿,才正色道,“此事吾已明白,汝代吾回复陛下。”

  马周一脸歉意,他其实也知道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此事太子的仁孝名声,就像这天气,还十分的火热,而且看不到什么时候消散。

  皇帝是要借这股热潮,让人知道他也是仁孝的,大明宫一事,就要全天下都知道,他李世民要给自己的爸爸李渊盖避暑山庄!

  朕,就是这样一个汉子!很孝顺。

  领会了领导的精神,抓住了最高指示的重点,接下来,就要看员工们给力不给力了。

  马周只是适逢其会,李董不介意提拔他一把,甚至不介意无视马周背后的推手,只论他的才能来加官进爵。

  但是,拿了朕的好处,你就得给朕办事。

  和一千五百年后任何一家企业领导对自己的升职员工说的那样:“我个人是很看好你的,希望你以后在工作上和现在一样认真用心。”

  我一定会努力的!

  每一个升职加薪的员工,都是这么跟老板保证的。

  当然另外一家公司薪水更高还配前凸后翘白嫩秘书,那就另当别论。

  然而这年头,全世界就这么一家大公司,玩个卵。

  马周别无选择。

  老张其实无所谓的,别说李董吩咐,就是李董不吩咐,最后琅琊公主这个婶婶,肯定也要磨自己。

  反正逃不掉的。

  张德现在要琢磨的,就是如何在大明宫这个楼盘中捞到好处,是不是顺利带一批熟练工出来,然后滚去河北呢?

  ps:我到河北省来,只为了一张月票。如果你没有月票,请投推荐票。如果没有推荐票,你留个地址,我去探望你,保证不打死你……

  

第二十二章 万万没想到

  太子很贤惠……嗯,很贤明。≠∥要看≤⊥∧≤≮v≥書≈∧·1·c·c

  作为老子,李董很高兴,如今长安城大家一提孝子,那肯定是太子啊。太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就罢了,他还不贪婪,到手的大珍珠,绝大部分都上贡给了内府,也就是他爹。小部分上贡给了后宫,也就是他妈和小妈们。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有两种,一种是权贵们都是傻逼成天欺男霸女在家里开无遮大会,另外一种就是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弱鸡版,皇帝家里都是好的,他们助人为乐爱民如子而且还很喜欢小动物。

  所以,在渴望明君在朝的封建时代,升斗小民并没有能力去改变当皇帝的生活习性和爱好,只能寄托在美好的想象中。

  青天大老爷为什么经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因为现实没几个人愿意做青天啊。

  不过一件事情过头了也不好,会让某些人反感,所以各种流言蜚语又冒了出来。什么某些人自己不孝顺,儿子倒是不错。什么某些人对自己的老爸抠门的要死,结果儿子倒是对长辈很大方。

  于是某些人出离的愤怒了,就下了诏,说要盖个避暑山庄,给自己的爹。∧要≦看≡书?≈≡∧∈≦≦≡≦·1╋·c·c

  工地在龙原,在旧有的宫殿群上加盖违章建筑,取名大明宫。

  朝廷内外一听,卧槽皇帝真是太孝顺了,这得多大的规模多大的投入?皇帝对他爹真是太好了,舍得啊。

  然后在草原上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帕特里克。恭不屑地说道:“给大人的东西,最后还不是要落在自己手上?”

  这话传到了长安,然后安北大都护的临时差遣被去了,落实了职称:副国级。

  不过这也让外朝的瘪三们回过味来:没错啊,太皇还能活几年?他天天在禁宫不是玩女人就是吃吃喝喝,早晚死在女人肚皮上,这大明宫修的再好,不也是皇帝的吗?

  于是就有人想喷,可惜皇帝迟迟没有说要搞税赋贴补工程。这就让人纠结了。毫无喷点啊,没劲。

  “你待如何?”

  李董吃着冰镇西瓜,西瓜子也不吐,就这么一边吃一边看着张德。

  “丰州银矿……”

  “银矿也是你能打听的吗?!”

  皇帝把瓜皮往盆里一扔。双目圆瞪。

  卧槽让我把话说完呐!老子当然知道银矿是你的!

  老疯狗的封地在那儿,丰州银矿就是老疯狗献媚李董的长期卖身券,每次上贡就有两万八千之巨。李董现在一个人就能撑起一场战役的财政,完全不用担心地方军头搞小动作。

  “微臣的意思是,丰州银矿的矿工。可以拿来先做一期工程。”

  “噢?”

  一听不是要黑他的银矿补贴太上皇爸爸,李董顿时恢复了正常,“说说看。”

  又拿起了一片冰镇西瓜,慢条斯理地啃了起来。

  “暑期结束尚早,先修个避暑小苑,也是好的。亦可堵一下市井流言。”

  顿了顿,张德又道,“太液池可以扩大,往东尚有余地,蓬莱山上再修饰一番。即可入住。”

  此时的蓬莱山,白天还好,晚上根本没法住人,且不说蚊虫,就那闷热潮湿的感觉,跟江南有的一拼。

  “所费几何?”

  “十五六万贯总是要的。”

  “这么多?!”

  “陛下,蓬莱山在太液池中,施工本就不易,且还要先在东边开挖新池引水,臣用丰州银矿的矿工。也是为了省去一笔工钱。”

  突厥奴需要的饲料如今也便宜,稍微有点油水,再搞点鸡蛋,凑活一下煎饼就行了。

  “怪不得阿姊投了恁多。连个宫墙都打不好,靡费之巨,罕见啊。”

  然而李董双眼放着光,“若是建好,比之汉宫如何?”

  “强之多矣。”

  “罢,朕准了。”

  张德连忙低头躬身:“臣定当尽心尽力。”

  他算是看出来了。李二这特么就是为了给自己修啊。估计修好了大明宫,也不用修好,修建过程中,肯定就得盼着李渊早点死。

  死了过去的事情就算彻底说拜拜,然后还落了个仁孝的名声,白捡一个避暑山庄自己爽。

  这特么不愧是做皇帝的,脑子就是好。太机智了。

  接了皇命,这次得好好干,可不能像夫子庙那样糊弄。夫子庙那是皇帝收买知识分子用的,政治上来说,皇帝允许了士大夫跟他勾三搭四。一定要庄严点,那么李董就是在夫子庙前大声地宣布:全世界的地主阶级联合起来!

  然后一起剥削贫下中农,当然了,五姓七望到底咋想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反正他们又不带张德一起玩,然后老张也瞧不起这群耕读传家的渣滓。

  出了宫,正要滚蛋,却听到一声娇叱:“张德!你这贱人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