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之下,县令老大人巴不得你给本县送政绩呢。所以,想要和平分家,必须相对公平。物业少了,那就别的多一些,大多都是现金财帛。
只是普通小农,哪有那么多现金,自然是要举债借贷。
至于世人嘴上挂着的“父母在,不分家”,那都是放屁。急着分家的,往往都是父母。
真要是儿孙满堂,家里几百亩地哪里够分的?一代人还好,两代人直接垮了,最终不还是要沦为佃户农奴?
眼下恰好有个机会,只要有人下海,兴许就发达,尽管风险重重,但万一呢?
毕竟说到底,留下来的话,儿孙下一辈肯定穷的掉渣。分家走出去一个两个三四个,行情就可能大不一样。
在筹谋家庭的未来收益上,漠北的蒙兀人和江南的苏杭老乡,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
历朝历代是因为技术和环境限制,便没有这样输出的渠道和途径。贞观朝发展到现在,权贵们几经盘剥,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起义,归根究底,一是本朝的大饼做得实在是够大;二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翻身上升的渠道变多了,远没有南北朝时期那么逼仄垄断。
“这不好么?”
张德面色淡然地看着张贞,“有道是‘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四郎你可以体恤那些不得不背井离乡之人,只是这世道,倘若留下来,也不过是存活一代人罢了。至下一代,还不是生死难料?”
几经冷血的言语,刺激的张贞脸皮发抖,锻炼了这么多年,张四郎也是见惯了各种残酷。
但是像现在这样,一口气清掉这么多人口的方式……头一回。
他不是不知道安北都护府也是这么个路数,但是,漠北太远,江南太近。他自己就是江南乡土养育出来的,情绪上难以接受,也实属正常。
宗长讲的道理是对的,他也不是不能理解,只是面对张德这种极端的冷酷无情,作为本家子弟,还是内心战栗。
“唉……”
一声长叹,张贞情绪相当的低落,“宗长,我想请几天假……缓一缓。”
“好。”
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
汉阳书院的斜对过,就是“江汉数学院”,成立时间不长,但主研人员从事数学研究的时间却很长,大多都有家学,刘氏、祖氏的成员都有。
能够汇总起来成立“数学院”,多少还是因为数学研究的特殊性,武汉这里有相当成熟且完备的数学体系,其吸引力,大概相当于天下第一美女全身赤裸站在一个三月不知肉味的老嫖客面前。
之所以放在汉阳书院斜对过,而不是跟着进山,那是因为汉阳书院一向安静,而数学研究同样是在静谧的黑暗中摸索前行。
最重要的一点,数学院的第一任掌门人,名义上是曹宪这个老夫子。
有人瑞撑腰和没有人瑞撑腰,是两回事。
尽管数学院背后有张德这个大佬撑腰,但整个社会层面上,针对数学,仅仅是把它的“算”作为数学的全部构成纳入社会制度中。
朝野自古以来都只认可“应用”,谁玩概念谁爬开……
从实用角度来看,这是无可厚非的,而国朝也没那么多精致且拥有“独立王国”的大中小贵族,于是乎,历朝历代凡是致力于数学研究的贵族精致boy,往往都是为了某些特殊的个人癖好,比如说音乐。
所以如果找寻前朝各代数学家的特点,大致上分三类:土木狗、穷逼、神棍。
老张十岁那年从江阴前往长安的时候,就发现了长安很多搞乐器发明和音乐创作的,往往数学思维都超强,而且还能发明各种符合自己需要的数学工具,但偏偏目的和数学本身半根毛的关系都没有。
唐朝的风格一度让他怀疑人生,想他非法穿越之前,搞音乐的老铁对数学大多都是和谐共处。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大概就是这样。
而唐朝的流浪歌手,大抵上都是会自己折腾一两把乐器出来,或是打击类乐器,或是吹管类乐器……总之,他会跟你头头是道地讨论二分之一簧片和四分之一簧片的区别,还会跟你讲解五孔、七孔、九孔的音阶差别。
关键还能用数字来表达,贼鸡儿直观。
然后“江汉数学院”的第一个数学衍生品,就是一台钢琴。
用的是汉阳造零件,调试出来的。
老张三令五申让这帮老铁专注数学本身,偏偏他们还特有理由,“君子六艺”啥的张口就来,还说掌门人曹夫子都认可的。
所以说,哪怕是一条数学狗,也有一颗“我注六经”的心。
好在老张也不介意,至少总体来说,“江汉数学院”依旧是迥异于传统数学研究的。尽管依旧把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应用”上,但也无伤大雅。
归纳和演绎的概念只要有了,其它的都是细枝末节,尤其是对于这些数学达人而言。
“今年端午节没赶上,只能等来年啦。”
“横竖也不是在端午节消遣的,杀蛟滩那里用的游船罢了。”
“听说府内对这新船很是赞赏,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奖金。”
“有个小雀的奖金,也就坐个二十来人的破船,扔长江里一个浪过来就翻了,还奖金……”
“可使君过来看过之后,也说是有大用场啊。”
“你知道个甚,这要是做大了,用蒸汽机,自然是好东西,可眼下蒸汽机恁大的物事,连上轨道跑起来都不成,扔船上,怕不是无风无浪也要沉啊。”
数学院打杂跑腿的后生仔都在议论纷纷,杀蛟滩那里开办了一个游玩的地界,原本也不是没有画舫、花船,但那边不满意,想要一条趣味一点穿,于是乎,数学院的秃顶的小年轻们就又打起了汉阳钢铁厂的主意。
链条传动的叶轮就这样装在了船上,想法怎么来的呢?一台装载斯特林发动机的轮船模型和一辆保利营造出品的自行车……
“死飞”游船在杀蛟滩的平静水面跑起来动静还不小,当然了,速度并不快,可趣味性相当的不错。
家庭组团的玩非常的嗨,至少休沐的武汉土鳖官僚家庭,都很愿意掏钱走一遭。
野外、运动、出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人民公仆自然也是喜欢的。
脚蹬船速度虽然不快,可灵活性相当的高,前进后退原地打转,相较原先操船的技术性要求,这个就相当的无脑,除了安全问题,那就是完全没有问题。
然后大概是从“死飞”游船上获得了灵感,长期在武汉厮混的西军“探子”就开了一个脑洞,跑去数学院问秃顶的年轻小哥哥们,说是要设计一种三百六十度自由转向的弩炮台,有难度吗?
秃顶的年轻小哥哥们就问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