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30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地头搞大生产。

  帝国要扩展,自然有需求,府兵总数没有变,但帝国的疆域这么大,肯定有其它的资源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委托李恪帮忙的人来头相当复杂,除了杨氏之外,还有薛氏。薛世雄之于隋朝,有点程处弼之于贞观的意思。而且薛世雄的儿子们,一个比一个能打,当然运气很不好,遇上了一个帅哥,他们赶趟子喊爸爸……

  “大王要明白,水泥自产倒是无妨,这炼铁炼钢,想要在西域铺开,怕是不易。”

  “这些本王自然晓得,本王就是赚个差人钱。”

  言罢,立刻好奇地问道,“邹国公跟薛氏和解了?”

  “不和解还能怎地?”

  话当然是这么说的,但原因当然不是两家高风亮节各种道德,而是某个比城北徐公还帅的老帅哥牌面太大,已经碾压得薛氏喘不过气来。张叔叔虽然很少折腾,可不代表他没有折腾的实力。

  当然了,主要还是因为他倒了霉,做了国朝驸马,低调行事是肯定的。

  可眼下东南西北只要是军方事务,他张公谨还真是都能勾搭一点。西军程处弼、敦煌郭孝恪、漠北尉迟恭、朝鲜牛进达、剑南龙日天……真要是不要脸就是要喝兵血,张叔叔有的是路子。

  同样反过来讲,张叔叔要是圣母心发作,想要给大兵们发福利,也有的是路子。那末,是喝兵血还是发福利,不都是全看张叔叔心情么?

  和张叔叔不同,不混军队他照样是个富家翁。薛氏现在有什么?不给李世民卖命换富贵,就是死螃蟹一只。

  屁股决定脑袋啊,当年大声喊了爸爸,还差这后来几十年喊的次数么?

  薛万彻愿意在宴会上跟张叔叔碰杯,那绝对不是因为道德节操,纯粹是利益使然。

  眼下薛氏之子的出路也不多,再加上薛万彻也搞了个公主,世道艰难,再要是想要装逼,除非又是大业年间有烽火……可这年头,烽火不烽火的,跟他们薛氏有个蛋的关系。

  人房玄龄掏出来的九根大“鼎”,要说不是“汉阳造”,他薛万彻敢当场自杀。

  “那操之怎么说?”

  “大王都来做中人了,我还能不给个面子?”

  “好妹夫!”

  “……”

  

第七十六章 非理性

  ? 唐军不是说离了优质装备就会死,而是正常人用过好东西之后,再回过头吃苦,显而易见没可能一如往昔。

  即便是跟着唐军序列“捡垃圾”的“民团”,哪怕在“治安战”中扮演“皇协军”的角色,可装备上也是不含糊的。

  横刀一把、弓弩取一……箭矢管够!

  搏命的买卖,要求高点总归没错。

  只针对“民团”这种民间组织,敦煌宫光加工箭矢就够赚上一笔,比当年杨师道不会差到哪里去。

  随着“图伦碛”更名“昆仑川”,西域逐渐开始建制州县,官僚体制逐渐在这块地区形成了影响力。大量的旧有贵族或是跟着西军冒险,或是被强行迁往长安、洛阳,整个地区从汉朝灭亡以来的“血统”政治彻底瓦解。

  而这些年因为曹夫子的《音训正本》,大量原本作为“财产”而生存在这里的牧奴、农奴、契约奴的后人,头一回明白了一些道理。

  他们对旧时代中的贵族充斥着不可名状的极端仇恨,而官僚体制,则是把他们的仇恨转移到了为帝国服务之上。

  时代就是这么微妙,在帝国的核心,洛阳权贵只觉得西域治理相当“残暴”。却哪里想到,西域那些劳苦底层,却对原本十分陌生的帝国“感恩戴德”。

  至少,从此以后,他们知道自己不是谁谁谁的“财产”,而是人,尽管日子过得依旧艰苦。

  大唐帝国在“昆仑川”的政治军事行动,瓦解本地区“血统”政治的同时,蕃地受其影响,也大量出现唐蕃联合的戍堡、军寨。

  依然是《音训正本》的作用,配合军事力量,再腐朽并且散发出恶臭的泥坑,也会被小小的石子砸出一片水花。

  纵使泥泞不堪,还是让那些灵魂得到洗涤的可怜虫感到无比幸福。

  当敦煌宫受中央命令,发出“蕃地田亩令”之后,底层蕃人至少名义上都能够获得一块草场或者土地。

  第一次,蕃人和汉人一样,可以拥抱土地。

  这种诞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的“小农经济”,以特别奇怪的方式,登上了雪域高原,然后伴随着象雄诸部“法主”向南向西传播,一时间“太昊天子”的威势更加炽烈。

  整个时代,唯有大唐是官僚社会,也唯有大唐的人才晋升充满着多样性多重选择。

  于是乎,让老张都有些始料不及的事情发生了,武汉在爆产能的同时,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番邦“爱国忠君”情绪的高涨,市场被非理性支配。

  以前“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是十二卫大将军,或者这个国公那个郡王。但是贞观二十三年的夏天,老张在武汉吃着凉粉,旧年番邦的土鳖们,却一个个嗷嗷叫着准备为“太昊天子”陛下尽忠……

  消息传到武汉的时候,老张顿时明白过来,这现实啊……它不讲逻辑,更不需要合理。

  “这特么分明是玄学……”

  老张一时无语,大唐的“文化成就”直接影响了周围的番邦体制。不管是因为李道长法力无边还是董事长功力高深,总之,那些个蕃地屁民们,纷纷想要掀翻自己的“故乡”,然后高呼“唐军来了我带路”。

  这种行情,河北刀客表示横刀有多少我要多少,这年头砍人真省力,以前都是追着人砍,现在是别人追着刀抹脖子,太鸡儿来钱了。

  “兵部派了人来汉阳钢铁厂,说是要追加订单。内廷受皇命,准备前往河中增开榷场,突厥人要买兵器还有马匹。扬子江的几个马场,兵部准备赎买五万匹马。”

  “……”

  吃凉粉的老张听着女秘书汇报工作,只是听到这内容,凉粉都变得没味道起来。

  五万匹马……这是要干啥?就算五万匹马到了河中死了一半,算两万五千匹好了,保底也能武装个五千骑士。再加上之前的装备,这他妈看到大西洋然后吃仰望星空派肯定没问题。

  “这是谁疯了?这等要求都答应?”

  “突厥人拿金子来买。”

  “好买卖,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女秘书翻了个白眼,又问道,“今年敦煌宫进口白奴三万,武汉可要买一些?”

  “白奴多是玩物,弄来武汉作甚?这敦煌宫也是奇了怪,怎地进口恁多白奴?”

  “有二万其实是波斯奴,只有一万是可萨突厥进献阿史那思摩的。”

  “原来是‘贡品’。”

  微微点头,老张道,“适龄生育的女子,倒是可以要一些,多了就不必。武汉喜好白奴的还是少。”

  奴婢中最紧俏的,在武汉还是“新罗婢”。原因倒是简单,银楚用的大多是新罗婢,其中一个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