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54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城,很有名声。因身材窈窕,多有人拿‘尪娘’称她。”

  “这是甚称呼,当真蹩脚。”

  一旁给张德捏着脖颈的梅姬听了,连连点头,兰二姐笑而不语,四个宫婢互相递了眼神,随后一起点了点头。

  放空了身子,夜里早早地入睡,睡眠质量还出奇的好。

  隔壁李丽质大概是肚子里的狗崽还在折腾,无奈之下,便捧着书卷看个传奇故事。

  “他便是这般说的?”

  “这几日累的不行,到后来虽说还有些性质,便是甚么也出不来,多是一些清汤寡水。奴婢四个人,他便是平日里素有锻炼,也是抵抗不得。”

  “嗯,你们几个辛苦了。”

  “奴婢为殿下效命,岂敢言辛苦二字。无非分内之事。”

  梅姬和兰二姐说罢,又看着李丽质:“殿下,那闻喜县主……当如何处置?”

  “这光景,便是那贱人脱了干净,想来阿郎也是无甚心思。便是有……有心无力,又有何惧?”

  将书卷放下,灯火摇曳之下的李丽质一如既往的美丽,氤氲灯火更是增添几分光彩,只是眼眸之间的自信气度,跟当年懵懂少女比起来,毫无疑问是天壤之别。

  “到底是阿娘差遣过来的,又是皇族女子,不能怠慢了。她要见阿郎,便让她见见好了。”

  轻描淡写之间,却是底气十足。

  

第九十六章 蜜糖

  当年李婉顺和郑观音还在掖庭宫的时候,远远地也的确见过张德。后来李董的“贞观”大业越来越稳,这种“建成余孽”,也就无所谓有没有人裹挟跳反。真有人出来造反,对李董来说,他“贞观”大法根本无所畏惧。

  刚放出来那会儿,郑观音还琢磨着李婉顺有机会跟张德搞上,可惜,某条江南土狗运气还不错……

  当然了,也可能说运气很糟糕就是了。

  一窝的公主在家里养着,精神抖擞啊!

  “这张梁丰逗留长安多日,却又不去武汉料理公务,朝廷不过问的么?”

  大宁坊孙伏伽的故宅内,伺候李婉顺的新罗婢有些好奇。当朝诸公,哪个不是矜矜业业的?便是马相公,皇帝陛下去辽东,他便去辽东;皇帝陛下去河北,他便去河北;皇帝陛下说要回家,他还是得陪着,多劳碌啊。

  偏偏还是有另类。

  “既然如此,必有缘由,这还需要我来说?”

  李婉顺说罢,招了招手,婢女将蜂蜜水端了过来,拿起勺子,慢条斯理喝完了蜂蜜水之后,才长长地舒了口气,“便是这蜂糖,如今能养起来,也全多亏了他。你以为随随便便来个地方官长还是说边关封臣,就能如此?”

  蜜蜂养殖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已经相当的科学。最重要的是,蜜蜂过冬比以往容易的多,有白糖喂养,怎么地也不至于死全家。

  武汉现在定点养蜂的蜂蜜年产量,时节好也能有二十斤,这跟某条土狗非法穿越之前的新世纪水平几乎是一致的。

  至于说能够到处浪的意大利蜂……暂时还没有意大利呢。

  如今蜂蜜还是贵重物品,并没有下放到普通消费阶层,顶级蜂蜜还是皇室特供。剩下的才是豪门贵族的享受,七品以下的官吏,就已经很难消费。须知道,七品官已经属于地方“巨头”,一人身家影响万人吃饭不是说笑的。

  相较番邦“取蜜”靠野外捕获蜂巢然后压榨的方式,“高产”的唐朝蜂蜜,同样成为了硬通货。

  尤其是在天竺地区,如东天竺十六雄国,一罐品质中下的蜂蜜,就足够换取五十个奴隶。

  一罐蜂蜜,大概也就是三十斤左右。

  但是,三十斤蜂蜜,却又不能等同为三千贯或者几千贯。唐朝是彻底不认的,有狠角色可以通过倒卖蜂蜜和奴隶来赚钱,但能够做这种买卖的人,也不是等闲之辈。

  能够把蜂蜜顺利地大量运送到东天竺,本身就是一种实力。至于能够在唐朝内部搞到大量蜂蜜的人,少之又少。

  武汉方面并没有把“秘方”流露出去,而每年蜂蜜作为“土贡”,留给市场的配额是相当少的。

  所以,对很多眼馋的“巨头”们而言,这是一个知道很赚钱,却又只能眼馋干瞪眼的事情。

  毕竟少量的蜂蜜扔到东天竺,也没有任何意义。

  “娘子,今日见那张梁丰,可要有甚准备?”

  “从京城跟来的女子,气色如何?”

  “都还好。”

  “他少年时便极为好色,应国公有一双女儿,年幼时,便被他掳往河套。多年已过,却还未曾结婚,虽说定下湖州徐氏之亲……想来,也未必有甚变化。”

  “而立之年,还喜好幼女不成?”

  “他当年在长安,乃是有名的‘幼女狂魔’。”

  李婉顺一脸惋惜,心中暗想着,当年要是能和张德见上一面,说不定是有机会的。

  婢女听了,双目圆瞪:“未曾想还有这般过往。”

  “奇人总有些许癖好。”

  喝完了蜂蜜水,李婉顺整个人又精神了不少,倚靠在椅子上,面带微笑道,“便是这椅子,若是无有‘保利营造’,也是不曾有的。”

  “这般厉害……啧啧。”

  那边大宁坊中有人啧啧称奇,从隆庆坊找了匹马就上路的老张打了个哈欠,整个人萎靡困顿,喝了咖啡居然也没什么卵用。

  原本还想坐马车的,但李丽质说骑马显得精神,他就依了她。

  可骑马之后,整个人都觉得最后的一点气力,都要浪费在骑马上。

  明明大宁坊离隆庆坊才一丢丢的路。

  “宗长,怎地瞧着气色不甚太好?”

  亲随牵着马,回头关切地问着张德。

  “夜里办公,总是要累一些的。”

  不等张德说话,一身男装的梅姬接过话头,跟亲随说道。

  亲随也不理她,只是看着张德。

  老张抬手摆了摆:“这几日就是公务多了些,无妨。”

  “是。”

  亲随这才点点头,继续牵马往前走。

  梅姬见状,若有所思,心中暗暗道:这几个跟着阿郎的……不简单。

  尽管年纪不大,梅大姐搞“学区房”那真是什么样的奇葩人都见过了。眼力什么的,该历练的,也都历练了出来。

  张德带来的这些亲随,典型的藐视天家目无王法。

  不过梅姬毕竟是长乐公主的人,长乐公主又是张德大人,她自己也是跟张德睡了不知道多少回,说不定此时此刻,肚子里也怀上了一条狗崽。便是一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怎么地也不会拿张德这点“痛脚”作死。

  “师兄当年为大理寺少卿时,就住这地界,只是要简朴一些,没如今这般雅趣。甚么太湖石都能弄过来。”

  到了大宁坊,如今改名“李宅”的园子很是有些格调。进门之后前庭就有假山,倒是有点镇宅的意思,也没注意看上面的题字,只不过用了朱漆,想来也不是阿猫阿狗写的字。

  李婉顺亲自迎接的张德,一番客套,这才进去。

  也没废话,老张打着呵欠入座就问:“县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