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6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1个月前

朝廷要主持信号机修建……需几年,方能贯通四方?”

  李董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盯着马周问道。

  周围弘文阁的学士们,都是大气不敢出,这光景皇帝的怒火,眼见着就要喷出来,也就是“千古一帝”的修养还在,才压制住了这种暴躁。

  “二十年。”

  早就聊到李董会这么问,作为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还是金牌经理人,马周早就找过“权威”人士咨询过,除了“权威”人士,马周还抽调敦煌宫出身的历年官吏,细细推敲,才得出了一个相对不怎么保守的数字。

  实际上,修信号机不是难题,难题在于,修信号机用不上现行帝国的“人才”。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当年鼓励“王学”真是走对了路,至少在运行的时候,帝国上下不缺这方面的“人才”。

  一个消息从河中传递到洛阳,只要天气合适,就能控制在一天之内,还能给予反馈,这种效率,对帝国的统治者来说,实在是太有诱惑力。

  只要能够有效运行,帝国疆域之大,将会旷古烁今!

  马周心知肚明,这种诱惑放在老板面前,根本是没有任何免疫力的。然而头疼的事情就在这里,信号机就在那里,可是制造和修建信号机所需要用到的人才,必须从武汉这个“地上魔都”中寻找。

  不错,“帝国祥瑞”当真是忠臣,皇帝要什么给什么,鲜有阻挠挣扎的时候,除了说尚公主,其它都是好商量。

  可是帝国上下,难道只会拿了就跑玩装逼跑路的刺激感吗?当要把信号机这个特殊的系统掌握在手中的那一刻起,帝国最核心的知识教育,就出现了偏差。

  这不是说一句“奇技淫巧”就能糊弄过去的,想要把人才贬低成“贱人”,还要合理地有效地运行信号机这个系统工程,马周很清楚,这是痴心妄想。

  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将会是帝国内部发生剧变,绝非是武汉这个“地上魔都”的图谋不轨。

  一切的一切,都是心甘情愿,都是自我选择。

  每每想到这里,马周甚至诞生过一个念头,要是张公是个奸臣想要做权臣那该多好,至少,战场只会在争权夺利之间,所用无非是权谋二字。

  可惜,某条土狗对于争权夺利对于权谋是非,寡淡到简直像个圣人……

  “朝廷现在的税赋,撑得起?”

  李董冷冷地问道。

  马周叹了口气,在众目睽睽之下,摇了摇头。

  “也就是说,还要增加进项。”

  “陛下圣裁。”

  这是个很清晰的答案,但是,进项这个东西,不是说你想增加就能增加。在外抢劫只能抢一时,贞观君臣这都很清楚,重头戏,还是在合法合理地收取保护费。

  “海外”开了个头,但这个头要不要扩大,贞观君臣都处于犹豫之中。

  只不过,这场弘文阁会议,在内容传播出去之后,就在进奏院中发酵出了别样的味道。

  “朝廷现在缺钱,想来是要增加收入,立竿见影见效最快的,无非是加税。”

  “粮税是不可能再加了。”

  农业上的税赋,卡在对对半在贞观朝已经算是极限。规模不小地区的小农覆灭,导致农业税赋要是进一步拔高,搞不好就要出大问题。

  洛阳城中的老司机既然都能看明白,没理由“千古一帝”贞观名臣看不懂。

  “莫不是要加盐税?”

  “再加又如何?就恁多人吃。”

  “茶马税、丝帛税……”

  一个个数过来,总觉得有点不够数的模样。

  终于有个院士幽幽地冒出来一句:“说恁多,不若增补商税,还怕没钱么?”

  一言既出,全场静默。

  商人们是绝对不愿意多掏一个铜板出去的,但是贞观二十二年,还真是不一样。

  要是能掏钱出去,未必不是好事。

  “此事……还要跟诸院士多多商议,才能提交上去。”

  “房相那里……”

  “且再等等看。”

  五百多条恶狗都在那里忙碌着,而洛阳宫的主人终于有了闲心,捧着鱼食喂着池塘中的锦鲤。栏杆处挂着一只鸟笼,鸟笼中有只能说会道的鹦鹉,这只鹦鹉是幸运的,它不用被魏徵逼死……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鹦鹉的“洛下音”很是标准,听得李董很是高兴,赏了鹦鹉一块鸟食。

  逗趣之间,却见康德过来:“奴婢参见陛下。”

  “甚么事?”

  正在投食play的李董没有看康德,直接问道。

  “马相公到了,就在宫门外。”

  “带他过来。”

  “是。”

  不多时,康德领着马周到了亭台栏杆处,行礼之后,马周直接道:“陛下,饵料已经投下,鱼儿上钩了。”

  “噢?”

  听到马周所说,李董来了精神,难得又脸上带着微笑,“商贾逐利,天性如此,身不由己啊。”

  “可是……陛下,倘使开了这个头,只怕……于社稷有害啊。”

  “总有取舍。”

  李董神色陡然变得平静,将手中的鱼食扔回鱼食罐,看着还在争抢漂浮在水面上鱼食的锦鲤:“朕赴黄泉之后的事情,不是朕能左右的。这世上……”

  池塘水面倒映出来的,仿佛是当日张德那张信誓旦旦的脸。

  这世上没有万世一系的王朝!

  他李世民已经打下了前所未有的基业,终唐一朝,绕不过他;古往今来,依然绕不过他!

  抛出去的鱼饵,既然有了鱼儿在那里争食,那就争吧,抢吧。

  半个月之内,进奏院的院士们不断地联络,或是聚餐,或是宴会,整个城市比杜如晦的葬礼还要热闹,简直就像是新年一般。

  而导致这一切的,不过是一个消息,一个念头。

  “进奏院不是摆设,倘使事事瞻前顾后,还做个甚么大事!这议案,我看行!”

  “朝廷缺钱,咱们就让朝廷多收钱,增补商税,没甚么不妥当的。只是,道理要两边分说,朝廷可以多收钱,但也要准许百姓行商。”

  “就是,哪有只许胡商赚钱,汉人种地的!”

  “莫要说这可有可无的,这议案,倘使诸君不反对,那边如此提议,交由房相。”

  “我同意。”

  “我没意见。”

  “我赞成。”

  ……

  

第八十八章 难论输赢

  进奏院的五百多条恶狗打了鸡血一样在那里兴奋,然而在长安城陪着表妹养胎的老张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有点想笑。

  一帮“贱人”推出来的大嗓门,也想指望能够左右“江山社稷”,做梦呢。

  且不说进奏院里面的恶狗到底有多少是李董调教的,或者是洛阳大佬们偷偷摸摸养着的。只说将来哪一天进奏院出了一条狗王,大约上台后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杀“贱人”给众恶狗打打牙祭开开荤。

  “阿郎不看好进奏院新进的案子?”

  “没有不看好。老夫不看好的,是进奏院背后那些人,以为得计,以为能显贵。”

  商贾贱业想要翻身,靠一个案子就能成功,那他张某人几十年土狗白当了?

  梦里面就能商人左右社稷,反正中原大地这行情,老张两辈子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