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4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这辈子倒霉就倒霉在李靖这个“猪队友”身上了,搞得全世界都以为他唐俭唐茂约的特长是跑得比谁都快!

  别人一提杜如晦,好,牛逼,强无敌。

  一提唐茂约,跑路技术哪家强,长安城里找老唐……

  吃味归吃味,老唐也清楚,一个亲王帮忙求情,这买卖做得。

  “老夫也是半只脚入土的了,凭什么不捞一点?杜克明能做初一,老夫还不能做十五了?”

  李祐摊上这么个舅舅,算他倒霉。

  别人不知道,他老唐还是晓得李祐运气是不错的。原本李祐滚去齐州,那就是个屁,山东老铁能把他这么一个王爷放在眼里?没往死里逼,那就是人性光辉。李祐顶天就是欺负欺负小老百姓来发泄忿怒。

  可偏偏杜构跑去登莱组建“水军”,创收效率高的惊人,连带着齐王李祐因为成了“坐地户”的缘故,当真是捞了不少汤汤水水。关键问题是,不犯本钱啊,白捡的开元通宝茫茫多。

  有钱的王爷不好好享受,总不能都学吴王李恪,一有空就撸点小蝌蚪,然后拿显微镜观察观察吧。

  爱生活,爱享受,爱混吃等死,本王是李祐,和别的亲王不一样,本王给自己一袋登莱海盐……

  是的,齐王府还涉及到“盐业”,虽然不正规,虽然不合法,但亲王违法只要不是谋逆,都还是可以接受的。

  旁人都以为李祐就是个瘪三,却哪里晓得,他本钱那是相当的雄厚。就算是现在,放登莱商帮中,他也是属于大型资本集团。整个齐王府养着的白手套有二三十个,其中过半都是船行、物流行。

  山东地诸州县,都布置了物业,主要业务就是卖海产。

  当然了,齐王殿下学习能力强,有的地方卖咸鱼,那是一百斤盐上面一条鱼。他齐王殿下的海产铺面,那必须是一车海盐上面一条咸鱼……价钱么,便宜,比官盐便宜的多。

  所以,李祐是属于亲王里的富豪,产业规模认真点讲,不比李恪差多少。唯一缺陷就是抗风险能力极差,吃一代人福利就差不多了,指望下一代还能像他一样搞腌渍品咸鱼买卖,可能性不大。

  下一代皇帝没活剐李祐后代全家,那就是厚道帝王。

  作为一个智力正常的亲王,李祐能不知道自己的那点破事吗?抛开咸鱼买卖,剩下的产业,泰半都要跟登莱搭上关系,而每一个跟登莱有关的物业,那都是跟海船联系在一起。

  当今世上,只要下海,肯定绕不过去某些人某些集团。李祐头铁了去得罪自己的“衣食父母”?他又没疯。

  当然了,他没疯,不代表他舅舅阴弘智不疯啊。不代表他舅舅阴弘智不会在自己“老朋友”杜构杜大哥亲爹葬礼上发疯啊。

  原本派了长史过来见礼,也就是应景。

  可谁曾想阴弘智公开叫板张德,尽管江汉观察使没有计较的意思,可人刚刚到洛阳,还在两京板轨上的李祐,就见到了从长安赶过来传消息的长史老人家。

  听完消息之后,齐王殿下眼睛一黑,差点就跟着杜相公去了。

  老唐是知道这事情底细的,于是仔细琢磨了一番,心中暗道:杜如晦啊杜如晦,你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我老唐发财啊。

  

第四十二章 刑天舞干戚

  杜如晦的葬礼更加不能让人接受的地方,就在于他是“薄葬”。

  灵堂可以摆很久,但是那块棺材板,按照杜相公的遗愿,摆三天就下葬。这要是换做寻常人家,杜构杜荷兄弟绝对是大不孝。可自家老子就是这么个意思,顿时让人无可奈何。

  至于头七的法事,居然就交给了铁杖庙的殡葬业新丁来操办。然而铁杖庙这几年的流程,主要就是模仿“傩戏”,演的就是先登死士到处砍人的那一套。

  动作上比较夸张,但还是能看得出来,是从厮杀技术中演变出来的。

  这一套要是放以前,杜氏先祖能气的活过来。

  然而杜如晦就点了这个,杜构不是问过他老子,为什么弄这一套来膈应人。杜如晦讲的很明白……不要钱。

  不仅不要钱,长安城的某家铁杖庙,按照约定,未来二十年都要给杜氏分一点“利润”。

  业务要铺开,除了产品过硬,还得广而告之。

  杜构本想说咱们家不差那几个钱,后来吧,杜大郎就知道自己太年轻。

  图样。

  长安城百万人口,东贵西富,那也是跟着标准走的。

  杜相公这一套说道很多,首先花费不高,响应了国家号召,“薄葬”之余还勤俭节约;其次麦铁杖是新朝二十年来第一个“神”,神力目前来说很强,全国各大会馆都挨着麦公住,能跟麦公打交道的,必须是有钱人士;最后,皇帝老子刚从辽东浪了两年,符合麦公精神,还悄悄地拍了马屁。

  这情况要是长安富豪死到临头,不跟风混个脸熟,等什么呢。

  万一皇帝就高兴了?就算皇帝其实没兴趣,反正还赚了口碑不是?

  长安城哪个月不要死人?但正经来讲,又有几家是能够大肆操办丧事的?正好借着效仿杜相公的由头,不但省了一大笔开支,面子上还过得去。

  只这一点而言,杜如晦对长安城的中青代,绝对是“减负”到位。

  丧葬成本降低,对一个家庭而言,本来就是一个“幸事”。长安城这么多人家,哪怕用度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对铁杖庙而言,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总营收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而这笔钱,是要给杜相公的。

  当然明面上走账肯定不可能给杜相公抹黑,在中间扮演个中角色的,自然是有专业人士进行处理。

  不过二十年的“分红”,足够让整个杜构当场辞官不干,天天在家里吃牛肉吃到死都没问题。

  至于其它类似杜相公同款棺材板,相较长安城殡葬业未来二十年的“红利”,毛毛雨,绝对毛毛雨……

  “有道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沾了一样,便是富可敌国啊。”

  燃料、主食、调味料、油水……这些大宗物资,任何一样,都是传世的物业。反而杜如晦临死之前,虽然表面上什么都没有给杜氏子弟留一些,可一场葬礼,便是让杜氏子弟尽数参与到了其中。

  这比留多少人脉、多少钱财还要惊人。

  “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杜相这一遭,可谓高明。”

  事上又有几人可以用自己的死,自己的葬礼,改变一个地方的经济消费模式呢?

  或许原本这个地方的人本来就有这样的冲动和意愿,或许原本这个地方已经有了这样那样的基础和条件,但是,没有人“保驾护航”,终究等于是没有。

  而此时此刻,长安城内,年轻人不必因为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