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8 章(1 / 1)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什么都脾气都没有了。

  连巴结孙伏伽的贝州乡党,原本还摆一点臭架子,此时此刻,那真是全面跪舔没有理由!

  “这船摆老夫门口,实在是太霸气了。”..

  要说不得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武汉连这样的巨舰都能造出来,他孙伏伽跟外来户讲武汉的法律法规,嗓门大一点怎么了?肺活量大不行啊。

  然而老张是瞧不上这玩意儿的,这么个东西,连最矬的散装货轮的毛都比不上。非法穿越之前,老张在海上石油平台厮混那会儿,散货船的平均下限是三万吨,上限是十三万吨。老张跑西北吃沙子那会儿,上限已经飙到平均十六万吨去了。

  见识过真正“巨物”的老张,怎么可能对这种货色放在眼里。而且木制帆船的上限,别说触摸万吨,连七千吨都不可能。

  按照汉阳造船厂的实验数据,木制龙骨的木制大帆船,上限可能就是六千吨来去。然而这年头海上漂,不是越大越好,大了说不定会扯到蛋 “要不是再摆几头狮子老虎什么的?”

  “你要是弄个三丈高的宪章,那老夫倒是要的。”

  “三丈的不够霸气,师兄这样的,起码五六七八丈。”

  大理寺衙门的门头,就是宪章头像,宪章是龙子,也叫狴犴,跟官司律法打交道的,自然是亲近一些。

  “这么一条船在门口漂着,实在是与有荣焉啊。”

  孙伏伽依然感慨万千,如此巨舰,犹如重器,放在那里就是实力的象征。别处那些个做小打小闹的港口码头,只要一看到这条船,别说争锋了,连跟武汉比一比的心都彻底散了。

  这种打击是毁灭性的,再如何一个昂扬向上的人,在贞观朝有心跟武汉在江湖较量,可一看到这条船,什么雄心壮志,都是瞬间消亡。

  一条巨舰,不仅仅是巨舰,更是让人绝望的重器。

  过去有人看到九鼎,想要称量一下,现在贞观朝的人看到这条巨舰,要是谁有种说问船之大小轻重他孙伏伽当真是想要看看哪个失心疯的这么不自量力。

  “人定则胜天,一条船而已,终究只是死物,真要是铁了心要往大里造,也不是不能再翻一倍。”

  老张心中清楚这条破船对贞观朝武汉之外人的震撼,但人是有梦想的,没梦想不如做咸鱼啊。

  “还能造就好,还能造就好,他日旁处倘使也能造出,武汉再造一条更大的就是,还摆老夫门口。”

  看着江畔“巨舰”,孙师兄一脸的兴奋,神采飞扬。

  

第三十三章 东海共识

  “这些扶桑‘遣唐使’,倒也沉得住气。”

  王万岁发回来的消息,老张分享给了孙伏伽过目。孙师兄看完之后,对扶桑的局势顿时有了一个大概了解,尽管苏我氏依然是日本小朝廷的一等权臣,但这种“盛极而衰”的迹象,实在是太明显不过。

  而这几年因为摄于大唐帝国的威势,“遣唐使”泰半都是苏我氏一党,早年的物部一族,凡是归国的,无一例外,都被尽数斩杀。可以说学来的一肚子知识,在政治斗争面前,根本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即便想要御前控诉,也得想法子前往辽东。可这朝鲜道……舆图上看着近,想要过去,可不容易。”

  “操之,这苏我氏‘权倾朝野’,甚至已经到了公器私用的地步。自败之相如此明显,又何必为日本小朝廷分忧呢?”

  “分忧?”

  老张笑了笑,“师兄以为这是我会有这等好心肠?”

  “你没有,所以老夫才有此一问,想来是有深意……”

  “……”

  大概是回答“你没有”的时候太直接太没有思考,对话一时间有点尴尬。老张觉得这都是世人对他的误解,真实的他,心肠还是不错的。

  “江东多有舟船入东海,扶桑诸县扶持傀儡者不知几人。那个甚么扶桑小朝廷的宝皇女还是宝女王,也是了得,居然搭上了越州人。彼处王族乃是扶余种,旧年百济、高句丽之余孽,多有流窜扶桑,为其王族中人庇护。”

  “噢?怪不得启年来信说是扶桑流浪刀客日渐增多,想来和辽东诸国诸部覆灭,不无干系。”

  张德点点头,孙伏伽的推测是完全正确的。航线开辟之后,大量的辽东蛮夷为了躲避唐军追杀,都在高句丽和百济的残党裹挟下,南渡鲸海,前往扶桑。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高句丽和百济的军人或者贵族,专业技能毫无疑问是作战。对付唐军虽然连战连败,但在扶桑,对付那些个看家护院的家犬,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又因为扶桑王族以及大量贵族都是扶余种出身,这就导致这些人被迅速吸收进入扶桑上层贵族圈。在苏我氏“权倾朝野”的环境下,新任倭王虽然是被扶持出来的,但她毕竟是上代倭王的合法妻子。

  一场求雨祭祀中,因为连降大雨,使得这个女王带上了神秘色彩,被宣传成了“至德天皇”。而苏我氏求雨失败,这就更加带有一点点“天命”的意味。

  政治斗争在如此微妙的“玄幻”背景下,自然是会出现更大的偏差。圣德太子一脉的上宫王族,遭受到了苏我氏的全面逼迫,但因为接触到了越州商团,加上扶余种武士的帮助,上宫王族在山背大兄王的带领下,居然寻得一线生机,前往“东土”站稳了脚跟。

  山背大兄王的亲信以“东土”几个岛矿、海湾、土地、部落作为条件,从越州商团那里借来了大量的资金。此时扶桑虽然高产金银,但金银被外国势力掌控,整个疆域中最为世人认可的硬通货,反而是开元通宝。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微妙的局面,越州人大量地换购开元通宝,然后出口到扶桑“东土”,再从扶桑“东土”大量进口木材、人口、贵金属、玉石、海产、皮革甚至还有粮食。

  有了越州的大笔资金,山背大兄王迅速地站稳了脚跟,控制住“东土”几个国家之后,凭借雄厚的资本,大量招募高句丽和百济的流浪武士。而原本并不愿意前往扶桑“东土”的扶余武士和贵族,在“英雄”渊盖苏文的号召下,竟是前往“东土”,为山背大兄王说雇佣。

  忙于“复国”的渊盖苏文,也从“出口”雇佣兵的贸易中,获得了宝贵的资金用于周转,维持着已经相当脆弱的“义军”。

  于是整个扶桑进入了一种非常混乱的斗争中,除了内部的剧烈斗争,还有大量的外部势力渗透介入。仅仅是唐朝的力量,就分成了华润系、中原世族、江东世族、皇族、新贵……

  而除了唐朝的力量,辽东诸国诸部的残党,在发现扶桑有着还算可观的耕地和丁口之后,都咬牙前来冒险。

  旧年在新罗故土四处劫